10月26日,长沙市建设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座谈会在长沙市会议中心召开,在省会文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与会代表、相关行业人士等纷纷表示,大家备受鼓舞,非常振奋,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2020年7月,长沙市首批文艺名家工作室正式授牌。26日,这批文艺名家也来到了座谈会现场。著名作家谭仲池激动地说:“文化这件事,有时候不是一两天、一两年就可以看出效果的,它是一种长期的积累。今天我们长沙要建设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先走一步,这个命题非常好。”谭仲池回忆说,当年他在长沙工作的时候,就形成过一个观点,“长沙要在全国闻名,一是长沙的文化,一是长沙人的幸福指数”。谭仲池认为,当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人们物质生活比较丰富的时候,这里的人就要去追求高质量的精神生活,长沙建设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就是以文化高质量发展引领城市,增强长沙人民的精神力量。
建设国际文化创意中心,谭仲池也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提高市民参与度,二是抓好精品创作,三是力戒低级趣味。他说:“我们要创作有深度、有内涵、有审美的作品。作品到了一定档次,就一定会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著名书法家张锡良听了座谈会内容,感叹长沙市委市政府对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让他深感重任在肩,同时又无比自豪。“书法远不是写字那么简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书法能提升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张锡良说,长沙建设国际文化创意中心,书法在其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座谈会还邀请了部分文化行业人士与会。中广天择的李彦导演团队是长沙专门从事媒体艺术的一支劲旅,李彦告诉记者:“我觉得很受鼓舞,提高站位、抬高坐标、拓宽眼界这些话语听得我热血澎湃,预示着我们长沙文化将迎来良好的发展势头。”李彦还对“有‘网红’缺‘长红’”这句话印象深刻,她以正在打磨的媒体艺术产品《橘洲·江天暮雪》为例说:“补齐短板谋突破,我们就是要从潇湘八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力量,丰富深化‘网红’城市的文化内涵,打造‘长红’的艺术精品。”
与会的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王俏表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市文联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抬高工作坐标,强化责任、主动加压,团结引导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立时代潮头、发时代之声,在新时代壮阔现实中实现文艺新创造,深刻反映时代巨变,精心书写新时代新史诗。”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尹玮 黄能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