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上午,首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长沙开幕。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 冉承其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董事长 芮晓武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主任 徐鹏展
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主任 韩旭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经南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总工程师 申旭辉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教授 张俊宁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导航中心研发部长、导航年会分会主席 唐小妹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震
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CEO 陈金培
“斗”转星移,未来可期。9月16日,首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长沙举行。在最受关注的主论坛上,院士、学者、企业家等10名顶级专家就北斗在交通、农业、网信、电力等领域的应用,分享了最新的展望和思考。本报特摘选专家们的演讲精华,以飨读者。
到“十四五”末北斗应用产值突破万亿元
冉承其表示,北斗三号正式开通服务一年以来,北斗系统全线不断创新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构建运行管理体系,系统运行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北斗应用全面服务各行各业,进入大众消费市场,2020年产值超过4000亿元,形成了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对北斗系统发展构想,冉承其认为,要把握新阶段,抢占国家新基建历史机遇,统筹推进传统设施改造和新基建建设,将北斗作为标准配制,通过“北斗+新基建”相互赋能,构建系统完备、高效、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要创新新理念,科学设立目标,科学谋划“十四五”规划和中长期发展战略,到“十四五”末,产值翻番,突破万亿元,全球市场份额翻一番;要开启新征程,高质量保障北斗系统稳定运行,要启动卫星工程建设,进一步优化卫星系统功能、性能,进一步提高精度和可靠服务能力,实现高标准运行维护,始终以一流指标、一流服务满足全球用户的需求。
高质量推动在湘网信产业发展
芮晓武表示,中国电子坚持“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依托湖南布局核心技术,在通用处理器、操作系统等核心关键领域持续投入,高质量推动在湘网信产业发展。
芮晓武认为,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吹响网信产业冲锋号,推动北斗产业走向世界,助力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要把握“泛在、移动、互联”的数字时代脉搏,发展“先进、安全、绿色”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其中,“先进”是数字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安全”是数字时代发展的核心要素、“绿色”是数字时代发展的发展动力。
将交通强国建设与北斗系统应用充分结合
展望未来,徐鹏展指出,交通运输部将紧跟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PNT)体系建设进程,将交通强国建设与北斗系统应用充分结合,探索形成新一代北斗系统行业应用模式,加快推进北斗系统与5G、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结合,探索北斗系统跨行业场景化应用,全力助推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北斗在三农领域的广泛应用
韩旭表示,随着北斗应用技术的发展,北斗在一步步改变着中国传统农业,要大力推进北斗在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中的应用。
韩旭提出,要加快建立以北斗、遥感、地理信息等为时空基地的天空地网一体化数字采集标准规范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数据采集设备和标配化程度低、兼容性差、数据采集标准不高等问题。同时构建天空地网一体化的时空大数据“一张图”,推进农业生产各环节的数字化。
为了让“北斗+农业”更加智能智慧,韩旭建议鼓励引导产学研企各方面力量协同作战,开展技术攻关,并引领推动新型经营主体选用高质量智能农机装备,加强农民对北斗运用的培训。
抓住北斗产业爆发式增长机遇
刘经南表示,北斗在全球和区域服务上拥有导航、通信、搜救、遥感、遥测等丰富的功能,同时拥有精度高、星座全、技术特等特点和优势。
刘经南提出,北斗开拓规模应用的第一个重点是给其他技术,如信息、网络、能源、资源等技术,赋予精准时空位置的感知认知能力,使他们提升到智能化管理控制阶段,同时实现管理控制过程的时空智能化。另一个重点是综合开发其通导遥一体化的独门优势,发挥其跨技术跨领域甚至跨时间域和跨空间域的空间智能作用。
刘经南认为,湖南在北斗应用方面有一定基础,可以在应急救援、疫情防控、工业互联网、智慧农业、智能交通等领域进一步发力。
积极发挥北斗在应急救援中的作用
申旭辉表示,目前卫星应用已经深入到各灾种、全链条应急的各个环节,“兵马未到、遥感先行”成为常态。
面对新的、复杂的自然灾害现象,应急管理部希望充分利用北斗能力,研发多灾种检测预警技术,构建全国多灾种检测预警云平台,大力发展基于北斗短报文保底的快递自组网通信技术,面向城市群、生命线和乡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发展低成本大规模量产能力,同时,构建通导摇/天空地一体化应急技术支持系统。
申旭辉介绍,未来应急管理部将发挥北斗导航、定位、精密授时、短报文通信、高精度地表变形监测及大气层和电离层环境反演服务等功能,实施应急管理北斗专项工程,建成全覆盖、业务化的北斗应急保底通信能力,建立“快速响应、高效指挥、全面感知、全域覆盖”的北斗应急技术—产品—业务体系,形成稳健可靠的全灾种、全链条、现代化应急管理技术支撑能力。
北斗农机助推传统农业数字化升级
张俊宁介绍,农业现代化已经到了4.0时代,它的主要特征是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支撑和手段的现代智能农业。目前,“北斗+智能农机作业”已从后装转向前装,提高农机作业质量与效率,推进传统农业数字化改造及产业升级。预计2025年,北斗农机将达到100万台。
张俊宁表示,农业机械精细智能化是现代农业发展必然。农业机械装备迅速地吸收和应用现代传感、物联网、信息化技术,向大型、复杂、高效、节能、环保型方向发展。通过智慧农机和信息化的发展,政府部门提升了精准管理和服务能力,农机企业实现了寻找蓝海和产销两旺,合作社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农户生产更轻松、更有收益。
全国大部分人口密集区域可实现厘米级服务
唐小妹从北斗从业人员的角度,分享了她对北斗开放融合的相关建议。唐小妹介绍,目前,我们拥有全球最大的地基增强系统网,建有超过2800个地基增强站,实现了全国大部分人口密集区域的厘米级服务,也带动了相关行业的进步。
推动北斗RNSS规模化应用的科技密码是什么?唐小妹认为有三个方面原因:高灵敏度接收技术,推动了海量的车载、个人导航应用;低功耗技术的发展,推动导航功能进入手机类终端;大力发展高精度技术,规模化拖动了行业的高精度应用。
“北斗+电力”发展正当其时
黄震表示,“北斗+电力”是支撑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助推实现国家电网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必要时空技术。“碳达峰、碳中和”对国家电网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北斗+电力”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目前,北斗系统独有的短报文通信功能已让国家电网实现了营销、输电、配电等业务数据信息和控制指令安全传输。
黄震介绍,未来国家电网将加大“北斗+电力”的场景化应用,通过空天地一体化全时空感知体系,为智慧能源应用提供高精度时空基准,为电网数字孪生提供技术支撑和门户入口。
让时空基准信息变成数据时代基本标签
陈金培介绍,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公司致力于推动北斗产业的发展,加强了北斗系统的服务能力,实现了北斗服务的大规模应用,创新了北斗应用的空间和模式,建设了北斗产业生态圈。
陈金培认为,在“万物智能”时代,要进一步加强北斗的应用能力,加强智能终端与北斗的融合,让时空基准信息变成数据时代基本标签。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吴鑫矾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