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努力走出长沙路径

  中南智能牵头承担的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攻克了系列关键技术,研发的智能铸造机器人,不仅自主可控,而且更敏捷,运行更稳定。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 摄

中南智能牵头承担的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攻克了系列关键技术,研发的智能铸造机器人,不仅自主可控,而且更敏捷,运行更稳定。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 摄

原声回放

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突显出极端的重要性和空前的紧迫性。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为我国科技事业指明发展方向。

7月19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许达哲在长沙调研时强调,要牢牢把握科技自立自强这个战略支撑,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当日举行的市委十三届十四次全体会议强调,要以构筑“高峰”为引领,持续推进“三个高地”建设;突出抓创新、强引擎,努力走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长沙路径”。

连日来,记者走进多个科技创新现场,看到和感受到的,都是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奋力攻关,向着科技自立自强扎实迈进的身影和信心。

星城见证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进展顺利,一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000根高性能碳纤维的集束,大小不到普通数据线的1/3,单根直径仅有头发丝的1/7粗,拉伸强度却是钢的好几倍,在几千摄氏度的高温下依然可以保持良好性能,是我国航空航天的关键原材料,还可广泛应用于高端制造、轨道交通等民用领域。”这是记者在湖南东映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展厅看到和了解到的一幕。

作为省市十大技术攻关项目之一,由东映碳材、湖南大学实施的高性能碳纤维项目,主要攻克高性能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材料关键技术,为国家航空航天和高端制造业等高技术领域发展提供关键战略材料支撑。

记者在生产车间走访了解到,项目已建成20吨/年高导热沥青基碳纤维生产线,可批量制备高导热碳纤维和高品质沥青,具备从技术工艺到装备设计的全部知识产权,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随时生产。作为中国第一家、全球第四家高导热沥青基碳纤维生产基地,东映碳材经过多年努力填补了国内空白。

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全市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进展顺利。今年上半年,8个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完成年度投资的52.5%、年度研发投入的63.57%。39个省定在长“三高四新”战略科技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的56.1%、年度研发投入的71%。征集43个核心技术攻关需求,确定清华大学等牵头的10项“揭榜挂帅”技术攻关项目,受理101项市科技重大专项,一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日前,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长沙市重大专项航空发动机用高性能压力传感器的开发及应用”项目进行验收。专家组经质询和讨论后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该项目于2018年立项,立足长沙科技自立自强,依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传感器省国防重点实验室”和中南大学“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着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开展高性能压力传感器的研究与开发。经过三年攻关,项目研制出的高性能SOI压力传感器器件,在某型号航空发动机上进行了应用验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负责人李军辉教授介绍,项目取得创新的芯片设计、无引线封装新架构及其制备新工艺新技术等重大科技成果,将引发耐高温高性能传感器的设计原理和制造技术的革新。

沐浴荣光 各类创新主体大展拳脚,长沙创新能力跃居全国前八

出行乘坐定制智慧公交,无人驾驶汽车畅快体验;进出楼宇,刷脸识别身份、监控体温异常;智慧厂房里,机器代人在复杂环境中协作忙碌……如今,普通市民也能直观感受到科技自立自强带来的生活改变。

今年3月,长沙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根据《长沙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未来三年长沙将搭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研发应用平台,加快推进5G商用进程,加速自动驾驶在共享出行、智慧出行、专用车辆和工程机械领域的商业应用落地。届时,“科技改变生活”将充满更多想象。

企业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主体。习近平总书记去年9月考察湖南时,指出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日前,拓维信息发布2021年半年度盘点:上半年整体营收8.9亿元,同比增长47.51%。其中,“国产自主品牌(兆瀚)服务器及PC”,营收2.07亿元,同比增长6015.68%。这一业绩的取得,正是基于拓维信息坚持自主创新。

“我们成立了‘基石研究院’,在持续加强自主研发的同时,全面对接华为研发团队,将华为的技术研究与拓维信息的行业经验实现相结合。”拓维信息董事长李新宇介绍,作为中国领先的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拓维信息持续助力于国产自主创新产业生态建设,先后在全国各地部署鲲鹏产线和创新中心,以兆瀚服务器、PC机等为主推计算产品,加大自主研发创新,加强软硬产业生态协同,其中兆瀚RH220系列均衡型服务器,在政务、教育、交通、考试等领域构建全栈化解决方案,以智能算力为千行百业数字化赋能。

“科技自立自强既是国家战略,也是企业使命和发展之本。我们始终坚定与国家同频共振,通过不断加强自主创新,为科技强国贡献一份力量。”李新宇说。

将工业机器人引入铸造行业,完成亚洲最大一条铸造行业自动化生产线,以高效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促进国家智能制造水平的提升……因为坚持自主创新,短短几年时间,中南智能发展成为智能制造领军企业,依托视觉感知和人工智能算法等关键技术,其生产的机器人产品频频获得头部企业青睐。

“我们用努力证明了,机器人并不只有外国人做得好,中国也可以造出属于自己的‘智造机器人’。”中南智能董事长杨漾自豪地说。

得益于长沙创新创业氛围的营造,各类创新主体大展拳脚,创新事业水生风起。同样,在各类创新主体的共同努力下,长沙创新实力显著提升。

市科技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近五年长沙获国家科技奖86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3项、一等奖9项。第三代杂交稻、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高通量新冠核酸快速检测试剂等为全球抗疫贡献重要力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稳居中部省会城市第1位。长沙创新能力跃居国家创新型城市第8位,跻身第一方阵,成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接续奋斗 推动长沙建设成为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推进科技自立自强,长沙怎么干?7月9日,长沙举行“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新闻发布会,发布了《长沙市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长沙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重磅文件,为未来三至五年的科技创新擘画了蓝图,明确了路径。

大力培育发展创新科技力量。推动在种业等领域培育国家实验室,在工程机械等领域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在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等方面谋划建设国家大科学装置,在战略性稀有金属深加工、生物种业、先进运载装备等领域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紧抓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构契机,在5G高新视频多场景应用、自主可控信息技术等领域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长沙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高效实施,推动与在长部分高校建设创新发展联合体。建立高校、园区为主体的成果转化联盟。设立市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并筹划成立若干个子基金。

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科学家和广大青年科研人员,加快推进人才高地建设是未来的重要任务之一。具体举措包括:引进一批高精尖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和创新团队;进一步发挥院士等顶尖人才支撑作用,积极培育科技领军人才、团队,支持省外(含国境外)科技创新团队来长创新创业,培育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集聚更多创新人才为长沙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赋能。长沙将瞄准优势和战略新兴产业前沿领域,到2023年,实施“揭榜挂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科技重大专项共计60项,突破一批制约我市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和产业重大技术。在人工智能、特种工程装备、干细胞等领域布局一批市级新型研发机构。着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量质双升”,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组建创新联合体。

当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长沙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长沙建设成为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在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中当好“领头雁”。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徐运源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