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坚持创新发展,挺进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1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上,三一重工震撼亮相。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2021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上,三一重工震撼亮相。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长沙高新区威胜科技园内,威胜智能电表生产车间里机器人装配流水线,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完成多项重复复杂工作。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启晴 摄

长沙高新区威胜科技园内,威胜智能电表生产车间里机器人装配流水线,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完成多项重复复杂工作。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启晴 摄

  去年开通的全国首条智能网联公交运行路线——智慧公交315线,开启了长沙公交车智能化改造的序幕。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启晴 摄

去年开通的全国首条智能网联公交运行路线——智慧公交315线,开启了长沙公交车智能化改造的序幕。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启晴 摄

  在宇环数控生产车间,技术人员正在调试设备。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在宇环数控生产车间,技术人员正在调试设备。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在中国版图上,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犹如一道“脊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部地区这个‘脊梁’要更硬一点,‘补补钙’,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

7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为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擘画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发展新图景。

产业发展,是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在《意见》中,“坚持创新发展,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首当其冲,并细化为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承接制造业转移、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四大部分。

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长沙大有可为!

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是长沙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长期以来,长沙市委、市政府始终坚信“长沙发展的基础在制造业,发展的优势在制造业,发展的出路还在制造业”,全力以赴发展以工程机械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特别是近年来,长沙坚持以智能制造为统领,以产业链为抓手,以“三智一芯”为主攻方向,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构建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同时,持续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不断积蓄新优势、新动能,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上体现省会担当、贡献关键力量。

东方风来满眼春。

重大战略机遇,正在向长沙走来。

原文摘要

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统筹规划引导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基地)发展,在长江沿线建设中国(武汉)光谷、中国(合肥)声谷,在京广沿线建设郑州电子信息、长株潭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在京九沿线建设南昌、吉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大湛沿线建设太原新材料、洛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建设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基地。打造集研究开发、检验检测、成果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基地)服务平台。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重点促进河南食品轻纺、山西煤炭、江西有色金属、湖南冶金、湖北化工建材、安徽钢铁有色等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加快推进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

长沙实践

长株潭规划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兴国之器。

二十多年前,省市两级党委、政府就将工程机械确定为长沙主导产业,进而带动全市制造业发展。

长沙的笃定,奠定了长沙“工程机械之都”之名。

长沙的主动,为工程机械产业及制造业转型发展赢得了的先机。

2015年,长沙率先响应国家号召,提出以智能制造为统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

在三一集团的18号工厂,安装了100多台智能机械设备,“通过对整个工程机械行业的深度理解和持续技术攻关,我们自主实现了对整条产线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三一集团品牌总监贾翡介绍,在三一18号厂房里,60多个车间、5600余个水电油表、8200多台机械设备以及10多万米的物料,均实现了在线平台的互联,“以泵车为例,其响应速度从以往一个多小时提升至45分钟。”

作为在“智能制造”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市,长沙可谓是“尝尽了甜头”。

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1041家企业入选国家、省、市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其中27个企业(项目)获批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项目)数量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

“与原有生产车间相比,我们产能增加了10倍,关键生产工序数控化率达95%、生产效率提高20% ,并且产品生产周期缩短10%、能源消耗下降10%。”天地恒一有关负责人介绍,企业于2020年投产的全自动数字化中药提取车间,是企业积极转型的成果,“新车间运用了信息化手段,建立一体化管控体系,能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和产品质量数字化追溯。”

进入2021年,长沙依旧以智能制造为统领,推动制造向“智造”转型,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月至6月,长沙新增市级智能制造试点企业213家,提前完成智能制造试点企业累计达到1200家的年度目标。

今年,长沙紧紧围绕深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携手株洲、湘潭全面推进长株潭重大产业协同发展。今年4月,长株潭三市工信部门签署《全面推进长株潭产业(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规划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推动工业园区深度合作、推动共性技术服务共享等六项主要任务,全力推动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

“下半年,我们仍将坚定不移推动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制造’转型。”长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产业,鼓励企业紧扣关键工序自动化、关键岗位工业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应链管理智能化等重点环节,推进制造业企业采用智能装备、先进工艺和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方式进行智能化技术改造,加快智能工厂建设。

原文摘要

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主动融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将长板进一步拉长,不断缩小与东部地区尖端技术差距,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加快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探索国家实验室建设运行模式,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化发展,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攻关。选择武汉等有条件城市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武汉信息光电子、株洲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洛阳农机装备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新培育一批产业创新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建设一批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和双创示范基地,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联合区域创新资源,实施一批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中小企业创新活动。

长沙实践

工业园区成为关键领域创新聚集地

长期以来,长沙厚植“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近年来,长沙分期分批组建了7家技术转移转化基地(机构),撬起产业和科研两头、联接供需两端,仅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转化企业就达393家,1030项专利与企业进行了合作,7个院士项目实现就近转化。

2021年,长沙新增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成功跻身全国“科创中国”试点城市,“揭榜挂帅”项目和39个省“三高四新”战略科技重大项目顺利推进,高端科技资源不断集聚,科技创新等各种关键指标显著提升。

工业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也成为关键领域创新能力勃发的聚集地。

长沙经开区建设了全球领先的工业4.0生产线;长沙高新区的“麓谷智造”代表湖南走向全国;望城经开区引进和培育了一批轻合金、硬质材料领域智能制造企业;雨花经开区成立了工业4.0创新中心,并计划到2022年打造中部地区有影响力的智能机器人装备产业基地;天心经开区以获评“湖南省大数据产业园”为契机,深耕大数据(含地理信息)产业。

创新驱动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的支撑。

近年来,长沙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托创新链吸纳人才链。自2017年起,长沙市主动对标先进发达地区,聚焦实体经济发展需求,重点针对高精尖人才、紧缺急需人才、青年人才、技能人才和海外人才等五类群体,着眼人才引进培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创业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等四个方面,研究出台《长沙市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若干措施》。

三年多以来,市级人才经费共投入20多亿元。全市人才总量由2017年的110万增至2020年的165万,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第二,为全市关键领域自主创新领域的提升汇聚了强大智力动能。

原文摘要

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依托产业集群(基地)建设一批工业设计中心和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创新,大力发展研发设计、金融服务、检验检测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业,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第五代移动通信应用。积极发展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推动生活服务业线上线下融合,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加快郑州、长沙、太原、宜昌、赣州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支持建设一批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增加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产品,支持山西与现有期货交易所合作开展能源商品期现结合交易。推进江西省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

长沙实践

长沙在“互联网+制造业”上引领潮流

工业互联网是数字浪潮下,工业体系和互联网体系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也是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抓手。

位于中部的长沙,在“互联网+制造业”上更是引领潮流,一批批互联网+智能制造的“灯塔工厂”犹如雨后春笋,在三湘大地上演。

“长沙工业云”平台由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研发,是湖南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计划的重要平台之一,其定位于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可提供完整的、通用的工业App运行、计算及各行业子云的基础运行环境。目前,长沙市已有近5万家企业接入“长沙工业云”。

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更是让长沙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让数字经济在长沙风生水起。

特别是面对疫情挑战,长沙以破冰前行的毅力抢占先机,锚定软硬兼施的创新思路,牢牢抓住“软件业再出发”发展主线,以软件业为新的抓手和动能,围绕“三智一芯”精准发力,在应对变局、开拓新局中走出了一条换道超车的产业新路,为长沙高质量发展催生新动能、新优势。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深度融合电子信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信息通信等多个高新技术产业,是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经济的新增长点。

从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开园授牌,到2020年获工信部批复支持创建第三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再到今年获批国家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首批试点城市(全国6个),成为全国唯一获得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四块国家级牌照的城市,长沙一步一个脚印,站在智能网联汽车的风口之上,迎风领跑。

如今,国内首个向公众开放的Robotaxi服务已在长沙安全自动驾驶近50万公里,为区域内居民、学生、务工人员等提供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全年运营零事故。去年开通的全国首条智能网联公交运行路线——智慧公交315线也开启了长沙公交车智能化改造的序幕,目前长沙接受智能化改造的公交车已有2000多台。此外,智能重卡、智能驾驶环卫车、无人送餐车等一批批充满“智慧”的产品在长沙相继落地应用,让“起步北上广、落地看长沙”成为业界共识。

如今,芒果TV、兴盛优选等一批企业迅速成长,涉及百姓生活的吃、住、用、行等方面,不断增强长沙的产业活力。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市共有47家软件企业入选2021年湖南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50强,有10家工业互联网平台纳入了2021年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计划,有6家企业纳入第一批湖南省“5G+工业互联网”示范工厂名单(总数10家),有10个工业App入选湖南省2021年度优秀工业App(总数15个)。

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过程中,长沙持续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2020年,国家邮政局授予长沙“中国快递示范城市”,长沙当年邮政快递业务总额达212亿元,位居中部前列。

在刚刚过去的“618”,湖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的新安、干衫分拨中心飞速运转,单日最高峰收派件量为200多万票,较去年同期增长30%。自动化物流设备的使用,效率提升2倍,“当日达”轻松实现。越来越多的智能化物流企业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市民生活。截至今年5月,长沙5A级物流企业已达103家。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

长沙必定将抓住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书写新的发展奇迹。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吴鑫矾 朱泽寰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