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全覆盖、高质量、勤监管……看长沙市雨花区课后服务实践路径

6.jpg

雨花区莲湖小学“三点半课堂”,孩子们展示活字印刷成品。雨花区每年拨付160万元,为40余所学校提供非遗课后服务课程。

7.jpg

雨花区为有午餐需求的学生统一配送。

红网时刻记者 胡芳 长沙报道

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遴选确定首批23个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典型案例单位。

推动课后服务公办中小学100%开展,有需求的学生100%参加,有午餐需求的学生100%落实——长沙市雨花区以“三个百分百”的具体内容,入选教育部首批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典型案例单位,是湖南省唯一获得此殊荣的区县。

科学实施、多元课程、良好生态……近两年,课后服务在雨花区已经先行试点,“三个百分百”就是前期试点的成果。红网时刻记者通过走访,梳理了有关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来看雨花区课后服务的实践路径。

全覆盖:定位准确,课后服务三个100%

针对家长的“三点半”课后服务需求,雨花区做过细致调研。有家长表示,不需要课后服务;有家长希望,学校提供课业辅导;有家长提出,课后服务延迟到晚间七八点;有家长认为,课后服务要以发展学生兴趣特长为主;也有家长说,希望孩子“零作业”回家。

如何满足千差万别的需求?如何化解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如何保障课后服务的质量?如何实现课后服务优质均衡?如何平衡学生、家长、教师等各方诉求……一道道难题,让三点半”课后服务成为摆在雨花教育人面前的一张高难度社会问卷。

雨花教育局多次召集校长会,一轮轮解决问题。雨花区教育局局长张新卫表示,“课后服务工作是一项社会工程,也是一项民心工程,一定要把好事办好,让家长满意、学生开心,老师积极。”

2.jpg

“三点半课堂”发展学生兴趣特长。

“课后服务要为学生减轻作业负担,保证充足的睡眠,减轻学生课业与校外培训的负担,增强体质,发展个人兴趣特长。”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五项管理”与“双减”工作的相关精神,雨花区教育局建立了一套课后服务的工作思路与实施路径。

数据显示,2021年春季,雨花区参与三点半课后服务学生95445人,占比87%;参与教师6930人,占比99.44%,16所学校实现学生100%参与,为1470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和481名其他类型贫困学生免除课后服务费用159.13万元,实现三个100%目标,即:公办中小学校100%开展,有需求的学生100%参加,有午餐需求的学生100%落实。

高质量:一校一特,多元成长“新沃土”

根据城乡差别、学段特点、个体差异,雨花区供给转型,实施“一校一特”。各校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巧妙加入“自选动作”,灵活安排内容供学生选择,实现课后服务精准供给。

“规定动作”,即学生利用延时时间完成家庭作业,确保书包“减负担”、作业“不回家”。“自选动作”,即在学校开发丰富的社团课程和益智类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给每个孩子私人订制“套餐”服务。

“我喜欢游泳,放学后,老师会带我们去游泳,而且能和同学一起比赛,很开心!”砂子塘魅力之城小学张同学说。“孩子们参加三点半课堂,回到家作业已基本完成,我们不仅省心,而且还省下兴趣班的费用。”来学校接孩子的家长龙先生说。

25.jpg

孩子们在上烘焙课。

为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砂子塘魅力之城小学在课后服务的课程设置上下功夫。本学期开始,孩子“点菜”,学校“做菜”,学校以“学习+兴趣”的服务模式,优化了三点半课程。游泳、布艺、射箭、烘焙等28个社团供孩子们选择。

课后教育在形式和内容设计上不做花样拼盘,不做“一锅炖”,雨花区各中小学校精挑细选、提档升级,本着遵循教育规律、学生成长特点、个人爱好特长,从本地实际、校情实际出发,精心调配、定制,做到校校有特点、班班有亮点,一桌桌营养大餐有色有味,热热乎乎,称心可口,回味无穷。

121.jpg

沙画课程上,孩子们可以自己动手。

作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砂子塘吉联小学的绿茵场上,一群孩子身穿足球队服驰骋,或争夺足球,或大声呐喊……作为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学校,长塘里小学已在一至六年级常态化开设人工智能课程……

9.jpg

树木岭小学分年级开发了“作业辅导+专项训练+校队特长训练”的三阶模式课后服务。

树木岭小学是雨花区进城务工子女占比最大的小学,秉承“让每一个孩子被看见”的理念,学校分年级开发了“作业辅导+专项训练+校队特长训练”的三阶模式课后服务,并且为一千余名贫困生减免了费用。

勤监管:真金白银投入,构建服务“新常态”

高质量的课后服务需要真金白银投入。雨花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给予适当补助。

方方正正 、横竖撇捺、一笔一划、不失风骨……在枫树山莲湖小学“三点半课堂”,同学们覆上宣纸,拿起刷子,滚轮来往十数趟,一首首诗词便跃然纸上。该校1500名学生是雨花区首批非遗“练习生”。

雨花区每年拨付160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40余所学校提供了木工、棕编、陶艺、剪纸、茶艺、花艺等系列非遗课后服务课程。

小收费,解决大问题。2019年8月5日,长沙市发改委、长沙市教育局共同发出《关于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收费标准最高不超过每生每期1000元。

“如此,参加三点半课程,每个孩子每天只需要10元,不仅家长满意,老师也积极。”雨花区教育局学生科科长伍高峰介绍,“作业辅导、课外阅读类,不超过70元/课时,社团活动、体艺特长培训专业类:不超过90元/课时。”

对外以课程换师资,对内以课程养师资。与此同时,雨花区在实践中找到了一条师资培养路径。以砂子塘魅力之城小学羽毛球社团为例,学校把“龚睿那羽毛球基地”请进来,小学生能拜世界冠军为师。在这里,羽毛球专业教练任教,本校老师则以助教身份,进行组织管理和课程监督,同时深入课堂,吸收专业知识。

课后服务既需要学校全身心投入,也需要来自家庭以及社会的力量支持,家校社形成合力,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

雨花区全面建立学校少工委,2019年3月,雨花区又率先成立湖南省首个社区少工委。经过两年时间,社区少工委发展到25家,成为少年儿童的“校外首选地”及父母家长的“放心地”,可为校内课后服务时间结束后不能按时接送孩子的家庭,继续提供公益延时托管服务。

1.jpg

湖南省首个社区少工委成立。

考核激励上,雨花区教育局联合多部门开展教育教学常规、教育督导,确保评价常态化,监管常态化,一看有无有责投诉,二看课后服务经费使用是否规范,三看学生问卷调查满意度测试。四看督导反馈。

如何确保课后服务不变形、不走样?雨花区对课后服务时长、人数、学生家长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考核发放课后服务补贴,以确保学生是按需参加,不是“被自愿”同意。

为写好课后服务落地“后半篇”文章,雨花区教育局指导各校均建立健全课后服务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确保课后服务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良性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胡芳

编辑:吕周阳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s.rednet.cn/content/2021/07/14/9665541.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