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27日,一台最大开挖直径达16.07米的超大直径盾构机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长沙第一产业园下线,是我国迄今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曾诗怡 摄
以机场为依托的长沙临空经济区,将在新的历史坐标中,成为服务全省、联通海内外的“大枢纽”。 资料图片
周游 宁霞
1925年3月,长沙县首个农村党支部中共清泰支部成立,点燃燎原星火。百年来,杨开慧、缪伯英、陈树湘……这片红色沃土涌现出的大批革命先驱和仁人志士,在中国革命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回首百年风云激荡,品味初心历久弥坚。长沙县奏响奋进奋发的主调,勇立县域经济的潮头,从制造到智造,百强排位不断刷新,“力量之都”的名片越发闪亮。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勉励湖南要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
殷殷嘱托,言犹在耳,三湘儿女,豪情满怀。
3月7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桂英在长沙县调研时,寄语该县要打造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引领区、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创新区、乡村振兴标杆区、文旅融合示范区,奋力推动长沙县发展再上台阶、再创辉煌、再谱新篇。
从“引领”“创新”到“标杆”“示范”,方向再明确、定位更精准、坐标再抬高。长沙县迅速研究部署落实,紧扣省市“三个十大项目”“五个十大项目”,分块分线出台了打造“四区”的“1+4”行动方案及责任落实清单。
6月25日,长沙县长沙经开区长沙会展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表彰大会举行,再次吹响进发集结号。
“县区城的发展永远只有创业,没有守业,推动星沙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就是我们的使命担当,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建功者。”长沙市委常委、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长沙县委书记沈裕谋认为,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率先打造“三个高地”“建设现代化示范区”,全面抬高坐标,奋力打造“四区”,不断提升“九力”,在忠实践行“三高四新”战略、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彰显星沙新担当、贡献星沙新作为。
“要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长沙县委副书记、县长张作林表示,“十四五”期间,长沙县将深耕实体经济、坚持创新引领、勇立时代潮头、筑就新锐之城、践行美学经济、笃定生态文明、逐梦民生幸福,率先示范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现代化城市文明典范、乡村振兴标杆、生态秀美宜居样板、最具幸福感城市范例。
星沙应有英雄气,战在高地勇向前!
1 勇争一流,争当“三高四新”战略引领区
6月11日,装载SWDM600旋挖钻机的车队缓缓驶出山河工业城南门。这款履带式旋挖钻机将奔赴目的地菲律宾,并快速投入到菲律宾跨海大桥建设项目的桩基施工任务中去,进一步拓展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一带一路”朋友圈。
当年,国内大型机械90%以上需要进口;如今,越来越多打着“星沙智造”标签的产品扬帆出海,在国际市场中开疆拓土,展示中国工程机械的实力与高度。
以制造业为本,以创新与开放为两翼,在新的征程上,满载光荣与梦想,“中西部第一县”展翅腾飞,行稳致远。
重塑“星沙制造”新高度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察看装备制造流程,了解技术研发、生产制造情况,对他们的创新精神表示赞赏。总书记强调,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根本。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要坚定不移把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做强做优做大。
逐梦路上高歌不断。以山河智能为代表的一批“湘”字号企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矢志创新、砥砺奋进。
打造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引领区,长沙县独具优势。在“2021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上,长沙县独占其三,其中三一重工位居全球第4,铁建重工挺进全球30强,山河智能位列第32。一个世界级产业集群拔节生长,奏响了新时代最激昂的号子。
但长沙县的决策者们清醒认识到,当前,既有转型之考带来春风动力,也有高质量发展赋予竞争压力,必须继续保持闯劲、久久为功,进一步重塑“星沙制造”新高度。
今年以来,长沙县突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按照补链、强链、延链思路,紧扣“五个重点”,发力“4+2+3”产业链建设和硬科技揭榜挂帅,加快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轨道交通4条卓越型产业链发展。
发展势头持续向好,产业建设喜讯不断:大众80亿元新能源车项目计划9月动工,三一道依茨发动机生产下线,本地配套率达50%,高端装备制造业全球售后中心加紧探索建设,五新隧装成为今年全国首家成功闯关新三板挂牌企业……
科技创新不断突破,成果转化来势喜人:40多个项目与科研院所合作,2条战略型产业链积极推进,3条成长型产业链来势喜人……
清晰的战略目标指引下,长沙县力争到2023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3.5%,县区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3600亿元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780亿元以上,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电子信息产值规模分别达到2050亿元、700亿元、350亿元。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
奏响“开放引领”最强音
千百年来,开放的因子一直流淌在长沙人的血脉里。
时光回溯到唐朝,巧夺天工的铜官窑匠人自信地将文字和图像绘于瓷器之上,惊艳了世界,也让绵亘万里的海上丝绸之路,始终闪耀着湖湘文化的光芒。
不临海,不沿边,走向世界靠蓝天。而今,一条条空中丝绸之路,续写着新时代长沙的“诗和远方”。
2016年,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2017年,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获批设立。到2018年,这里全货机货量已达1.09万吨,占黄花机场国际货量的39%。2019年9月,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获批,其中长沙片区79.98平方公里,覆盖了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核心区域。6月17日,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二期顺利通过封关验收,成为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临空区块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征程中的又一里程碑。
作为黄花国际机场所在地和湖南自贸区重要实施地,长沙县在湖南乃至全国发展大局中的特色定位、使命担当,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崭新高度。
东望,碧空如洗,银鹰击空。这片热土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核心窗口,也成为长沙最具潜力和投资前景的区域之一。汇集“自贸试验区”“临空经济示范区”“跨境电商综试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四大国家级平台的长沙县,激活开放引擎,聚力向高而行。
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各类功能不断完善,对湖南省拓展贸易通道、聚集贸易产业、发挥口岸功能有巨大推动作用。“湘品出境”和“万商入湘”的美好愿景已渐渐成为现实。开放的胸襟海纳百川,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黄花机场指定口岸由2018年之前的2个增加到4个,国际全货机航线实现从无到有,目前已达11条,基本连通五大洲。
今年以来,长沙县狠抓“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建设,综保区二期验收合格,11个创新案例取得进展。发力自贸区建设,复制推广“113+X”项制度试点任务,首单便利化批量付汇业务在长沙经开区落地,区港联动、跨境电商O2O线下自提等试点课题取得实质进展。
世界经济大潮浩浩荡荡,奔腾向前。站在长沙这艘巨轮的甲板上,遥望远方,临空轰鸣的开放引擎为这座城市的未来发展描绘了无限可能,成为这座城市对外展示的最靓丽风景。
2 擘画宏图,建设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创新区
三市领导共同见证七区县区域一体化发展框架协议的签署,并发布34项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发展重点任务清单和23个重点项目清单。近日在长沙县举行的一场隆重的区域一体化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为长株潭一体化再次按下快进键。
翻开历史,长株潭三地,古代均属长沙府,可谓同气连枝。
纵览地图,三座城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城区两两相距不足20公里,结构紧凑,互为呼应。
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组团之一,长株潭城市群创造了全省40%以上的经济总量,已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引擎。在国家积极打造全国经济增长第五极的新形势下,长株潭迎来了黄金机遇。
规划对接、产业协同、建管优化、开放引领,长沙县以“一盘棋”思考、“一张图”作战、主动融入和服务中部崛起大战略。
转型大都市区经济示范,规划“一核三城”新格局
“十四五”期间,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成为长沙新目标之一。而长沙县推动县域经济示范向大都市区经济示范的转型行动,与大局同频共振。沈裕谋不止一次提出,要推动长沙县割舍“县城”印记,“只有勇敢去拥抱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勇敢地拥抱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星沙才会有未来。”
今年,长沙县大手笔出台关于长株潭一体化的行动方案,按照“一核三城”(“一核”为长沙经开区和主城区,“三城”分别为东部临空产业城、南部国际会展城、北部生态服务城)和“两轴四区”总体规划,目标任务化、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推进节点化的具体要求,从规划、产业、建管、开放等四个方面开展行动。
据悉,今年,长沙县将完成《长沙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编制,将“一核三城,两轴四区” “西融、北进、东拓、南联、中优”的空间发展策略融入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同时,强化区域规划、片区规划、镇村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等,统筹人—产—城,抓好城市品质提升规划建设管控,打造安居乐业、城美人兴的现代化品质之城。
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构建科学产业体系
产业,是成长之基、发展之要。如果说规划是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先决条件,那么产业一体化则是发展中的“牛鼻子”。共建高质量发展产业体系,是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关键。
站在新的起点上,根据出台不久的相关规划,要形成“一轴一心、三带多组团”的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发展新型空间结构。
在这一发展路径中,长沙县、长沙经开区使命重大,通过突出科技赋能、数字赋能,让产业链条更丰富、产业集群效果更明显,着力构建结构更优、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的现代产业体系。
据了解,长沙县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牢牢掌握高质量发展主动权。通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发展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大力推进产业兴城行动。强链、聚群,乘着长株潭一体化建设的东风,长沙县奔跑的脚步迈过高楼广厦,穿越林立厂房,奔向更广阔的产业蓝海。
新机遇下,更多新实践正在萌发:智联重卡和工程机械扩产项目、蓝思科技视窗触控玻璃面板生产项目、山河工业城三期工程等一批省市重大产业项目正在推进;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南基地建设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雏形已成,打造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脚步铿锵;建设5G基站2432个,“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场景打造如火如荼,打造“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数字经济融合应用先导区的口号分外响亮……
此外,长沙县还通过开展建管优城行动、开放强城行动,完善城市路网、提升形象品质、基础设施配套,着力打造快慢有致、疏密结合、礼让山水、古今同辉、充满现代化大都市气息的省会首善之地,推动制度创新上水平,平台建设上档次,产业发展上台阶,进一步提升“在星沙,都挺好”美誉度和知名度。
星光不负赶路人。长沙县正以创新实干践使命,凝聚合力促发展,合作共赢谱新篇,在谱写长株潭一体化新篇章中彰显星沙担当,贡献星沙力量!
3 抬高坐标,打造乡村振兴标杆区
“今天带来了我们本地的农产品花果虾,绿色养殖、肉质鲜嫩,大家赶快下单品尝……”摆好产品、调试手机镜头、打开补光灯……当了一辈子农民,果园镇花果村的龙虾养殖大户肖娜今年有了新体验——直播带货。
今年2月底,长沙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首家镇级服务站在果园镇正式运营,用直播带货形式,卖起当地土特产。三个多月来,服务站里共开展58次直播,销售额达82万元,有效帮助农民实现增收。按计划,到2022年3月,长沙县将完成176家电商服务站(含村镇服务站点)建设。
如何继续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奔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长沙县决策者以实干作答:紧扣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按照发展美学经济、推动全域旅游、做实乡村振兴的思路,狠抓乡村规划、企业主导、美学经济、红色乡村振兴、数字乡村、乡村治理、协同发展“七个关键”,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标杆区,加快实现“农村有景可看、农民有活可干、农业有钱可赚”的发展愿景。
产业兴旺,激活发展引擎
产业兴,则经济兴、农村兴。
从星沙东行,沿途北上,跨越春华、路口、高桥、金井、开慧、福临、北山7个乡镇,茶树绿意葱翠,宛如一条丝绦,串联起百里茶廊,茶垄含绿吐翠,山水茶韵交融,令人沉醉。
浙有龙井,湘有金井,金井绿茶素有美誉。2015年起,长沙县因势利导,加大政策投入及资金扶持,用于茶叶产业发展及技术应用推广。2020年,全县茶园面积达10.43万亩,年产值3.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 22.1亿元,茶及相关产业综合产值41.6亿元。
通过紧扣国际化、现代化、城市化“三化同步”,长沙县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要义是人才。5月7日,一场特殊的“乡村工匠”技能竞赛在金井镇金龙村举行,包括手工制茶、农机操作、竹编三项技能竞赛,百名乡村工匠现场过招,精彩纷呈。
去年以来,长沙县大力促进人才、土地、资金、产业、信息等各类要素向乡村聚集,带动2000余名科技及管理人才投身现代农业,积极盘活“土专家”“田秀才”等本土农业农村能人资源,为农村发展注入源源活水。
生态宜居,打造美学经济
“两块板,一个坑,蚊蝇孳生臭烘烘。”曾几何时,这是许多人记忆中挥之不去的农村厕所印象。
然而在长沙县东部的春华镇,苍蝇蚊子少了,垃圾污水不见了,打开门就是青山绿水,走出户就是鲜花漫坡,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吃着新鲜的有机蔬菜,喝着干净清冽的泉水,呼吸清新芳香的空气,村民们自豪地说:“如今我们过得一点也不比城里人差!”
这源于一场轰轰烈烈的“厕所革命”。2015年以来,春华镇完成改厕任务6000多座,率先实现无害化厕所覆盖率100%。同时,为有效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春华镇因地制宜开展治理,采用“化粪池+人工湿地”“化粪池+人工还田”“化粪池+自动还田”“化粪池+集中处理”等几种污水处理模式,呵护天然生态之美。
近年来,长沙县严抓环境治理,全力以赴建设生态宜居的乡村,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攻坚战,高质量推进环境美、产业美、生活美、乡风美、秩序美“五美与共”建设,让乡村“美”起来。
“美学”切入,全要素联动,为长沙县乡村振兴开拓了新路子。依托绿色美,绽放生态美,实现经济美,聚力“一茶一花一民宿”产业,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让乡村既美丽又经济。去年,全县茶园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综合产值41.6亿元,长沙市万亩花卉示范园年产值近1亿元,慧润民宿接待游客10万人次。
“美也是一种生产力。”长沙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叶照君看来,用“美学经济”来赋能乡村振兴和县域发展,就是要通过政府的基础设施投入,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吸引社会资本的力量,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让乡村振兴成为一个多赢的工程。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希望的田野上,一颗颗“种子”破土而出,开枝散叶,开花结果——
“十三五”期间,长沙县农业总产值从107.8亿元增至145.9亿元,累增35.3%。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的地方”以及县域农村污水统筹治理、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与资源化利用、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电子商务进农村等一系列国家级示范县称号。
4 红绿交融,打造文旅融合示范区
影珠山上树影摇曳,浏阳河上浮光跃金,浔龙河岸繁花照影……夏风拂过,星沙大地上,处处都有“诗和远方”。
长沙县是一片红色的热土,红色资源丰富,杨开慧、缪伯英、陈树湘、田汉、徐特立……一个个闪亮的名字,在中国革命史的丰碑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长沙县是一城绿色的沃土,山水禀赋天然,浏阳河、影珠山、大山冲、松雅湖、乌川湖……一程程静美的山水,在湖湘大地上绘就一幅独具魅力的风景。
丰富的山水资源、厚重的人文历史、光荣的红色基因、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积淀起长沙县独特的神采气韵。
“让红色文化扮靓绿水青山,添彩金山银山!”长沙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顺林介绍,以“主攻强园富县、坚持人智驱动、推动产城共兴、实现融合升级”为战略,长沙县抬高坐标,推动红色乡村振兴,乘势而上,打造文旅融合示范区。
以红色基因赋能乡村振兴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七一”前夕,位于果园镇的田汉故里,歌声分外高昂。从田汉故居眺望,岁月流转,眼前已是一片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新貌。
近年来,长沙县将发展红色旅游作为政治工程、民生工程来抓,发挥资源优势、创新发展思路、挖掘文化内涵、塑造旅游品牌,大力弘扬革命先驱和仁人志士的崇高精神,建强红色阵地,以田汉艺术小镇、开慧文旅小镇、福临红旅小镇为重点,打造了一批红色乡村振兴典范。
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强大的时代力量。长沙县深挖县域内杨开慧、田汉、陈树湘、许光达等红色资源,打造长沙县红色旅游精品线路IP,开发党建带工建、团建等精品线路。与此同时,长沙县做实做强中小学生研学旅游精品线路,并主动对接宁乡、韶山和株洲,合作开发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共同打造长株潭一体化的文化旅游市场。
用绿水青山添彩金山银山
“在慧润板仓国际露营基地体验到了特殊的旅游氛围,和初识的朋友一起包粽子、吃烧烤,感觉很不错!”前不久的端午小长假,来自武汉的何先生一家踏上归途前依依不舍。
坐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8个、省级森林公园3处、星级乡村旅游点44家,果园镇和开慧镇两个“湖南省十大特色文旅小镇”,以及“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锡福村、“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湘丰村,长沙县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向优。观光、餐饮、儿童娱乐、有机农业种植体验、民宿等不断为文化旅游产业充盈内涵,集“吃、住、行、游、购、娱、生活体验”为一体,拓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旅游产业势头强劲,有数为证——今年清明假期长沙县实现旅游收入4.3亿元,“五一”期间实现旅游收入6.1亿元,端午期间实现旅游收入2.9亿余元。
据悉,目前长沙县已制定“文旅融合示范区建设的三年行动方案”,对文旅融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规划图、浏阳河文化旅游产业带、红色文化旅游园进行深化挖掘,着力推进“两河两湖”“三乡三镇”、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深耕“一茶一花一民宿”特色产业,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文旅深度融合示范点、示范镇、示范片。计划到2023年,接待游客达25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30亿元,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文旅深度融合“星沙模式”。
来源:长沙晚报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