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塘镇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心,工作人员正在筹备线下展厅。 长沙晚报通讯员 崔祥武 供图
5月13日,青山绿水旁,宁乡市坝塘镇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心正在筹备一个“合伙项目”。村民家的下饭菜、蜂蜜、茶叶华丽转身变成了亮眼商品,并入驻在这古朴又韵味的展厅,它们身上还带着一个俏皮的品牌——“呷在坝塘”,背后的大股东是该镇14个村(社区)。生意还没正式“开锣”,近30万元的订单就已到手,让村民们乐开了怀。如今,这里的特色产业正培育乡村新动能,生态塑造乡村新面貌,文化焕发乡村新气象,齐奏乡村振兴之歌。
产业
14个村(社区)成“呷在坝塘”大股东
13日下午,宁乡市宁灰公路旁,青瓦白墙的坝塘镇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心里,几名工作人员忙完了商品上架工作,这也意味着“呷在坝塘”线下展厅正式完成筹建工作。
展厅透着乡村韵味,多样的木质货架、竹编灯罩、精美的老式木门,拉开芦苇窗帘,外面一片绿意盎然。货架上的商品包装精致,各类农家下饭菜、茶叶、粮油、蜂蜜、蓝莓干、蓝莓酒、桑葚干……
“这都是纯正的本地货。”工作人员介绍,这些产品有的来自村民家,有的来自“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的合作社、农业企业,长沙呷在坝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则引入市场化专业团队运营。该公司由14个村(社区)、当地商会、文联、运营商合作成立,其中14个村(社区)占股70%,带动村集体和农民共同增收。如今,除了这个线下平台,该公司还筹建了“呷在坝塘”微信小程序线上平台,预计6月1日正式上线,“现在我们就已经收到近30万元的订单。”
这只是坝塘镇培育产业推动村民致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镇充分挖掘生态或产业资源优势,逐步培育了蓝莓、草皮等千亩产业,以洋西塘模型扶贫车间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千万级模型产业,形成“两产主导”“一村一品”的产业差异化发展格局。
乡村振兴,关键要靠人。为此,该镇不但就地培养种养大户97人,还“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并成立宁乡市首个流动党员党支部,迅速建立线上线下阵地聚集“能人”,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生态
定期公布“红黑榜”,村民共护环境
“坝塘,合数冲之水汇为塘,灌注不竭。”《宁乡县志》的这句话表明了这里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生态环境,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态振兴。
“红榜住户房前屋后都收拾得井井有条,黑榜住户房屋旁有陈年垃圾未清理,鱼塘漂浮垃圾未清理。”13日,“坝塘镇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今年第四期“红黑榜”,不但公布全镇14个村(社区)的检查情况评分排名,还公开表扬了一批“整洁户”、曝光了一批“不清洁户”,让村民共同参与环境整治。
为了塑造乡村新面貌,坝塘镇建立“督、促、考、评”四位一体的环境卫生考核机制,逐月公布“红黑榜”,新建、改建垃圾压缩站,铺设污水管网4.2公里,完成耕地土壤重金属治理1万亩,创建省级卫生村2个、长沙市级卫生村4个。该镇还启动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五年行动,为山水坝塘留住更多美丽乡愁。
文化
数十支文艺队伍推动移风易俗
在坝塘镇保安村,一个党建文化广场正在建设,7月之前将会对外开放,这将为村民们增添一处文化生活新去处。
今年以来,坝塘镇的文化新事不断。4月5日,坝塘镇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这也是宁乡市成立的第一个乡镇文联,不但让乡镇文人有了“娘家”,还推出季刊《坝塘文苑》和“坝塘文苑”公众号,讲述着乡镇的变化。数十支文艺队伍活跃在当地,把党的政策、生活的美好以诸多形式展现在大家面前,并推动移风易俗。
该镇还提质、修缮徐上达故居和曾氏四叔侄、喻季良等烈士墓;抓实建党一百周年庆祝活动和党史学习教育,邀请毛泽东保姆陈玉英的后人、端木冲战役见证者曾桂才等人讲授主题党课。
如今,坝塘人进一步挖掘当地红色资源、历史资源,通过“提质一批、增效一批、深化一批”,加快形成“点上出新、线上出彩、面上成景”的美丽乡村发展格局,以文化振兴让这片土地从内而外焕发新气象。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聂映荣 崔祥武 付蓉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