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商圈是游客来长沙必到的打卡地之一。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锋 摄
“五一”假期,梅溪湖上演多场音乐喷泉秀。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今年“五一”假期,熟悉的“人从众”模式再度回归。根据全省文化旅游行业统计监测系统显示,长沙文化旅游经济加速恢复,文化旅游市场加快活起来、红起来、火起来、亮起来、潮起来。
5月5日,长沙市纳入全省统计范围的30家旅游接待单位接待游客28.06万人次,假期累计接待游客169万人次,同比增长分别为:255.79%、130.3%。岳麓山、橘子洲5月5日分别接待游客6.68万人次、6.58万人次,假期分别累计接待游客44.26万人次、35.01万人次,接待量位居湖南省景区第一、第二位。5日,携程联合新华财经发布的《2021“五一”旅行大数据报告》显示,长沙为“五一”假期十大热门旅游城市之一,在三大新晋夜游城市中排名第二。
门票预约让旅游更文明
长沙各大景区“五一”假期全线飘红。浏阳市西溪磐石大峡谷风景区的客家文化美食节,望城区千龙湖景区的浪花嘉年华,宁乡市沩山景区的茶旅文化节、紫龙湾景区的夜泡温泉灯光艺术节,长沙县隆平稻作公园的播种节、花田厝鲜花艺术小镇的花田玫瑰节,雨花区湖南省植物园的“夏之恋”群花展、石燕湖的首届芝樱花海节……文旅活动此起彼伏,到处可见如潮客流。据悉,花明楼、生态动物园、铜官窑古镇等景区接待游客均在10万人次以上。
“五一”假期前夕,文化和旅游部要求各地景区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的要求,根据自身承载能力和当地疫情防控指挥机构要求,合理确定、严格执行限量要求,控制好接待游客数量,并全面实施门票预约制度。
长沙28个4A级以上景区全部实现网上预约,鼓励3A级景区参照执行网上预约。5月1日中午,麓山景区和橘子洲景区发布通知,因为近两日预约参观量已经达景区最大承载量,景区将严格执行“未预约不参观”。
为了引导游客有序扫码入园,维护排队秩序,麓山景区所有干部职工、志愿者、保安员、民警每天坚持工作12小时,上午8时到岗,晚上8时离岗,在岗位轮流就餐;景区共计发放文明劝导手举牌60块,安装云广播3个,新增排队护栏200米、人车分流栏杆600米,在景区南门游客中心新增电子显示屏一块,新增宣传展板、横幅120余块(条),通过语音广播倡导游客文明旅游、减少聚集、佩戴口罩。
“都市夜生活”展现魅力
今年“五一”假期,消费者积蓄已久的长途出行需求得以释放。为推动长沙假日文旅消费再创新高,长沙市启动“百年风华 走红长沙·长沙红色文旅年——夏之恋文旅消费季”,从5月1日起推出“当红活动伴您游”“网红线路任您游”“优惠红包请您游”三大活动,并整合近3000万元文旅消费礼包,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一场文旅饕餮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其消费场景也渐渐由“日”向“夜”,实现全面覆盖。《2021“五一”旅行大数据报告》显示,在热门旅游城市之中,重庆、长沙、广州成为夜游代表城市。其中,重庆两江游、湘江游轮·橘洲之星夜游、珠江夜游等玩乐体验热度较高。
这个假期,长沙“都市夜生活”再次展现了其令人目眩神迷的魅力。春节期间火爆全网的“一江两岸”云烟花秀,5月1日晚继续在湘江两岸上演;焰火盛宴、星空水秀,提灯夜游、篝火晚会,火龙钢花、花火集市……铜官窑古镇国风焰火节“五一”开启,当日铜官窑古镇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5月1日,由长沙方特东方神画打造的“九州华裳聚方特”拉开帷幕,汉服大秀、神画大巡游、国风市集、国潮演艺、璀璨炫目的主题烟花,吸引了众多游客。
红色旅游分外红火
“五一”假期,长沙接待游客量前三的景区均为红色旅游景区,分别是麓山景区、橘子洲景区、花明楼景区。
为增强红色旅游吸引力,长沙精心策划组织开展红色文旅年系列活动,发行“一卡通”助推红色文旅消费,开通“橘洲线”“省博线”“洋湖线”直通车等红色精品线路,开展红色景区畅游、红色文创开发等系列活动,红色游吸引全国游客前来“打卡”。
“灯火里的中国,青春婀娜;灯火里的中国,胸怀辽阔;灯火漫卷的万里山河,初心换回了百年承诺……”5月2日上午,在苍坊旅游区(胡耀邦故里)游客中心前坪,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长沙歌舞剧院、胡耀邦故里管理局联合承办的“在灿烂阳光下”长沙市“百村千场文化进万家”惠民演出正式上演,引来众多游客驻足观看,让景区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五一”假期,市属文艺院团共组织“百村千场文化进万家”惠民演出20场。
长沙县结合陈列内容、人物故事、当地历史及民俗文化配套创作了一部沉浸式、体验式、参与式的舞台剧目,在全国率先打造“一馆一剧”情境式教学及演艺模式。“五一”假期,原创红色主题儿童剧《我的妈妈杨开慧》《少年许光达》《小戏迷田汉》在杨开慧故居、许光达纪念馆和田汉故居上演,展演和展览相结合,让游客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随着旅游市场加速恢复,相信在接下来的暑假以及国庆假期,长沙旅游经济会迸发出更为强大的活力。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胡兆红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