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新高地上迸发新活力 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雨花区块加快推进建设走笔

自贸试验区雨花区块获批以来,新增市场主体574家。截至2020年底,雨花区市场主体总量达19.2万户,位居中部城区第一。

高桥区块、高铁新城区块纳入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范围,致力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和内陆地区高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跳出雨花看雨花”,推动自贸试验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等优势在长株潭地区共享。(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长沙市雨花区委宣传部提供)

自贸试验区雨花区块拥有国家级空铁复合枢纽中心,是全国唯一包含高铁特等站的自贸试验区。图为长沙火车南站。

自贸试验区雨花区块重点打造高端现代服务业。图为高铁新城区块绿地长沙城际空间站项目。 高兴 摄

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已经半载了,始终是省内外关注的焦点。

这块“试验田”是一个展示窗口。人们可以从中观察作为内陆地区的湖南开放崛起的新路径,了解开启“十四五”征程的新思路和新方向。

5.17平方公里的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雨花区块,承担着中非经贸深度合作、高端现代服务业崛起探路先锋的任务。

这里是一个新的高地,在制度创新等方面走在前列,澎湃着发展的活力。

去年9月以来,雨花区块在许多方面展开了探索:政府职能正在加快转变,投资开放领域不断扩大,要素保障更加完善。

立志担当探路者和领跑者的雨花区块,究竟“试验”出了哪些“新意”?

更开放、更蓬勃

对标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去年12月,全国首个中非经贸研究机构——湖南省中非经贸合作研究会入驻雨花高桥区块,“大脑中枢”作用明显;今年以来,尼日利亚、几内亚比绍、东帝汶、佛得角、圣多美等国家和地区代表纷纷来考察,贸易推介会、采购商对接会等陆续开展;自贸试验区人才一站式服务、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雨花)分中心等服务机构相继成立。

……

从政界人士到商界到智库,从企业家到高端人才,从洽谈会到达成合作,多则近期新闻、多个不同维度,道出了同一个心声:到湖南自贸试验区去,到雨花区块去!

越来越具国际性的开放活力,正是当前雨花区块的鲜明写照。

——开放的雨花,用最好的资源吸引最好的投资。

作为长沙片区的核心区域,雨花区块包含高桥和高铁新城两大区块,分别肩负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和“内陆地区高端现代服务业中心”两大核心战略任务。

其中,高桥区块是全国唯一以市场主体为载体的自贸试验区,是建设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的主阵地,也定位为国内国际双循环引领区。而高铁新城区块是国家级空铁复合枢纽中心,是全国唯一包含高铁特等站的自贸试验区,定位为内陆地区高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高铁枢纽经济开放创新区。

——开放的雨花,以核心功能区加联动创新区拉开布局。

高桥和高铁新城定位清晰、目标明确。但这远远不够。“举全区之力推进自贸试验区雨花区块”,这不是口头上的表态,更是发展的思路。

在核心功能区,除了布局中非经贸功能区、总部经济功能区之外,雨花区块还依托交通产业优势打造创新金融功能区、文旅健康功能区。

在联动创新区,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雨花区块联动雨花经开区设立全球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应用等特色产业推广中心;建立可追溯电子存证服务的企业区块链推广应用中心;建立中非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孵化器。

联动雨花现代电商物流园,联动自贸试验区共同探索高铁快运、跨境电商物流等制度创新;创新发展物流金融产品,探索建设园区物流金融网上服务平台;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建设或拓建覆盖重点国别、重点市场的海外(公共)仓,鼓励发展“前展后仓”营销模式。

联动红星全球农批中心,在自贸试验区建立“一带一路”批发市场联盟、农副产品进出口物流大数据平台和智慧供应链平台,建设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探索海关监管作业场、“口岸+跨境电商”等改革创新。

雨花区块更是“跳出雨花看雨花”,推动自贸试验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等政策在长株潭地区共享。

雨花区块“牵手”株洲、湘潭,深化长株潭商贸行业合作,拟在高桥区块湖南出口产品聚集区增设长株潭优势出口产品展示厅,帮助企业产品外销,预计今年9月前投入使用;在湘潭岳塘区建设非洲产品加工园等,推动咖啡、可可等非资源型产品产业链建设。同时,推动三地企业依托自贸试验区建设,探索“区内注册、区外运营、加强监管”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产业互融、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在探索中前行,在前行中加速。一个区域锐意创新、握指成拳的担当印证于此!一个区域与时代同行、奋楫前行的力量倾注于此。

江海相连,激荡澎湃,雨花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大胆闯、大胆试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作为制度创新的试验田,自贸试验区应该进行哪些探索和试验?

雨花区块的回答是:结合自身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围绕市场做优服务,落实“三高四新”战略争当排头兵。

雨花区块承接了长沙片区113项改革事项中的96项,其中牵头试点任务5项,承接了320项具体措施中的264项,占比近九成。同时雨花区还自主提出改革任务8大项42小项。

截至2021年3月底,雨花区块承接的总体方案的96项任务已启动实施83项,实施率近90%。长沙片区共形成43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雨花区块贡献10项,在区块中排名第一。其中2项具有全国/全省首创性,2项属于提升改进型, 6项属于应用探索型。从领域角度看,5项属于中非经贸合作领域,4项属于政府职能转变领域,1项属于金融开放创新领域。

制度的创新是系统工程,既包括体制机制,还包括金融支持、风险补偿、市场监管等内容。

例如,创新打造的非洲非资源型产品集散交易平台,侧重解决非洲非资源性产品在国内的销路及定价方式等阻碍货品自由流动的问题;建立的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实现了在非洲将肯尼亚先令通兑成人民币后再汇入国内的汇款路径,推动对非投资。通过在自贸试验区块设立专业支行,推动对非金融业务的专业化发展;构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风险补偿机制,引导和鼓励外贸供应链企业积极服务中小微出口企业……创新成果兼具“广度”和“深度”。

一项项打着“雨花印记”的尝试,“试”出了政府与市场新关系,“试”出了对接国际规则的金融创新,“试”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放管服”改革。

该承接的迅速落实!

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雨花区块迅速落实“极简审批”、“一件事一次办”套餐。推出首批六项自贸试验区块专属的“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套餐,包含食品进口、大宗农产品进口、跨境电商企业开办、律师事务所(分所)开办、人力资源服务(涉及境外从业人员)、从事留学机构或因私出入境中介服务等。

该简政的迅速优化!

雨花区块发布《十大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释放改革红利。如雨花区块降低企业准入门槛,试行企业住所集中登记地制度由高桥、东山街道办事处、自贸试验区管委会指定场地,作为企业注册登记的集中登记地址,并为企业出具注册登记的住所证明;试行企业“休眠”制度,允许商事主体根据生产经营实际需要申请“休眠”,“休眠”期最长可达3年;促进药品流通企业发展,鼓励自贸试验区内药品零售企业开展互联网远程审核处方;升级知识产权便利服务等,围绕简政放权、创新监管、高效服务三方面,着力服务自贸试验区经济建设与发展等。

该争取的强化协同!

在金融协同方面,雨花区块引导银行、保理、小额贷款公司创新金融服务,设立推广“湖南自贸通”等特色产品。目前,由工商银行湖南分行牵头打造的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迁入雨花区,并在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区内开设金汇支行,提供专业跨境金融服务。

在便利化通关方面,海关部门服务前移,星沙海关已落实或正在落实长沙片区实施方案中11项适用于雨花区块的改革试点任务,如扩大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优化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支持自贸试验区适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政策、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口岸和湖南地区通关监管一体化、支持加大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落实启运港退(免)税政策、支持海外仓建设、创新跨境电商海外仓监管模式、开展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工作试点等。

同时还结合雨花区块产业需求,量身定制了“五大支持举措”,如支持扩大对非经贸合作,加强中非经贸博览会展会及签约项目政策指导和通关保障;支持高桥大市场开展保税展示交易业务;支持雨花区块企业享受出口货物专利纠纷担保放行、优化特殊物品的出境检疫查验流程;支持进境演艺道具及文化展品以多种担保方式进行通关等。

制度创新有没有实效,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表现是最直观的。

自贸试验区成立半年来,雨花区块新增市场主体574家,其中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已引进龙头企业及机构94家,累计引进重点平台及重点项目19个,预计总投资额约417.5亿元。湖南出口产品集聚区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平台已入驻贸易类企业522家,2020年实现出口额69.4亿元。

新产业,新动能

久久为功发展十大重点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营商环境每一个“堵点”的突破,都为自贸试验区雨花区块高质量发展带来巨大空间。

推动雨花区块高质量发展,根基在实体,支撑在产业。

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必然选择。围绕制造业、农业、环保、生物医药、装配式建筑、商贸物流、数字经济等10大重点产业,雨花区块引进培育符合自贸试验区发展要求,具备发展空间和前景的重点项目和企业。

近日,雨花区块发布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十大重点平台,非洲在华非资源性产品集散和交易平台建设不断深化,易货贸易作为一种新型贸易方式,正在全力推进“一对一”试点。

目前,已与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莫桑比克等地区分别签署了咖啡豆、干姜、芝麻等采购协议。其中湖南自贸试验区首单易货贸易即将诞生,湖南省对非易货贸易有限公司与南非某公司签订湖南首单易货贸易框架协议,拟从南非进口红西柚、牛肉、矿产等货物,同时向南非出口小商品、服装、建材等货物,进行等值易货贸易,近日将在星沙海关支持下启动试行。

在目前建设、培育的项目和企业中,他们有的创新贸易形势,打造盟非易货平台;有的走出去,在坦桑尼亚建立东非商贸物流中心;有的拉长供应链,提供金融等服务;有的建立投资贸易平台,实现投资—建设—加工—贸易回流人民币闭环操作……企业在探索中锻造出的有益经验和模式,将激活一池春水。

推动雨花区块高质量发展,还需凝聚磅礴伟力。

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相关区领导任副组长,48个区直部门、单位相关负责人担任自贸试验区雨花区块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他们前往上海、海南等地学习,在调研走访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帮扶政策集成包”。“八大服务体系”、“3个10课题研究”、“七个一人才服务”……一项项政策宣讲,一个个奖励扶持政策兑现落实。

——他们的名字叫“服务者”。

区块获批伊始,雨花便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态势,加速推进项目征拆、项目审批、项目建设。代表性项目浏阳河文化科创基地当年拿地、当年建设、当年销售,跑出了“雨花速度”。

行走在雨花区块,项目建设现场仍是热火朝天。“这几天长沙天气放晴,我们急着抢工期。”“农历年底,工友决定轮流回乡,工地上离不开人。”……简单的话语,最能感人;每一个平凡的个体,都闪烁着光芒。

目前,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非洲非资源性产品集散交易加工中心等项目初见成效,中非经贸合作研究会、中非跨境人民币服务中心、中非驻地服务中心等一批服务机构相继成立,易货贸易等一批重大改革试点有序推进。正在建设的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二期有望在今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他们的名字叫“建设者”。

在获批的半年时间内,一批弄潮儿从四面八方来到雨花,因为看好这蓬勃的市场活力与温馨的市场环境。“85后”的章则涛,今年刚从英国毕业。看到湖南自贸试验区成立后,立刻请国内朋友替他了解情况。两个月后,成为雨花区块的“小老板”,办起了一家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办企业快、政策宽裕、离家里近。”章则涛权衡后决定注册在雨花区块。

——他们的名字叫“创业者”。

随着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海关对雨花区块发展演艺文化产业给予重点支持。浏阳河文创基地意在打造“中国的百老汇”。为此,星沙海关推动演艺道具、文化展品便利化通关,推行演艺道具及文化展品入关履约保函模式,全力帮助企业解决通关、资金等难题,助力自贸试验区国际演艺文化展示企业发展。

——他们的名字叫“改革者”。

创业者、服务者、建设者、改革者……一个个忙碌奔波的身影,是自贸试验区雨花区块紧锣密鼓发展的缩影。

从他们的足音里,我们能听到雨花区块发展的脉动;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区域的未来。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欧阳倩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