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内,作业人员正在使用专用测试仪器测量轨道电路参数。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吴鑫矾 通讯员 王极 摄影报道
京广高铁浏阳河隧道位于长沙市东部,全长10.11公里,是世界跨度最大的高速铁路穿河隧道,也是国内第一条同时穿越城市、河流和高速公路群的铁路隧道,最深处距离地面达到70米。春运期间,有一群高铁“守隧人”在此坚守,为南来北往的高铁安全运行保驾护航。近日,记者来到此处,跟随高铁“守隧人”体验了6个多小时的地下工作。
28日23时20分
进入隧道
35岁的程斯是广铁集团长沙电务段长沙南高铁信号车间的一名工长,与工区其他5名“90后”工友守护着京广高铁汨罗东—长沙南—株洲西区间的信号设备。在日常工作中,最令人难忘的便是在京广高铁浏阳河隧道内作业。
1月28日,春运首日。当日23时20分,记者随广铁集团长沙电务段的作业人员来到位于长沙南站东北向900米处的京广高铁K1576+150处浏阳河隧道入口。
此时,程斯和3名“90后”工友已戴好安全帽、头灯、反光背心、作业工具,一身全副武装。一名作业人员打开18号工作门,一行人下坡进入隧道。
众人沿着通道一路向下,大约走了20分钟,隧道内温度越来越低,不断有阴冷潮湿的气体扑面而来。环顾四周,伸手不见五指,只能依靠微弱的灯光依稀看到隧道内的路肩。
1个小时后,一行人在隧道处停了下来,这是当晚作业的起点。
29日0时20分
开始作业
“今天的作业终点为K1571+337处,在浏阳河的正下方,作业时间6个多小时,需从隧道入口步行5公里。”程斯说,京广高铁浏阳河隧道走势呈“V”形,两头高、中间低,隧道穿过河流处,即距离地面最深处,深度达70米。
在浏阳河隧道这样的特殊环境中作业,除了要具备较强的业务技能,还需有较好的体能储备,作业人员之间需要配合默契,才能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
记者看到,程斯和工友们马不停蹄地开始作业,忙碌的身影在黑暗中不时闪动,动作娴熟,配合默契。他们掀起水泥盖板检查信号电缆,打开箱盒测试轨道电路电压,用专业仪表测试调谐匹配单元参数,用扳手紧固应答器螺丝,来回对信号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
众人在弥漫着大量灰尘的空气中前行,能见度不足2米。“隧道内灰尘较重,且空气不流通,氧气较地面稀薄,呼吸有点吃力。”程斯说,超过6小时的隧道作业会让人感到压抑,精神压力较大。
29日1时30分
检查电缆箱盒
“电流169毫安,正常。”在轨道上,两名作业人员用在线测试仪对轨道电路进行测试,将测试数值记录在卡片上,随后将卡片放回箱盒内。“电路设备电流有正常范围,他们将每次测试的数值进行记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程斯说。
记者看到,恶劣的作业环境,并没有影响作业人员的专心度。
“隧道内的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影响高铁运行秩序。”程斯说,春运期间的检修绝不敢有丝毫大意,都会有针对性地检修一次,确保信号设备的性能良好。
2019年8月,受隧道内的独特环境影响,电缆槽内积有淤泥,堵住了排水口,水渗入电缆盒,导致隧道内部分电缆综合绝缘不达标。
“当时我们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对隧道电缆槽内的淤泥进行清理,用编织袋将淤泥一袋一袋地扛出来。”一旁的工友说。
29日5时
返回地面
清晨5时,作业进入尾声,混合着工具敲击声、电台应答回声、地下水流声的节拍,一行人开始返回地面。
“下坡容易上坡难,一般时间允许的话,我们有时也会坐下来休息片刻再继续行进。”程斯说,工作五六个小时消耗了大量体能,返回地面还需要全程爬坡,十分吃力。
一个半小时后,程斯和作业人员返回京广高铁长沙南站18号工作门,与楼内联络员确认天窗点销点,现场作业完毕。他告诉记者,他们还得返回单位驻地,进行当晚作业的完工会,之后才能休息。
“今年春运期间,我们全段党员和干部职工以‘平安春运、有序春运、温馨春运,让旅客体验更美好’为目标,坚守春运岗位,保障通信信号设备良好,确保广大旅客安全出行。”广铁集团长沙电务段党委书记虢建国说。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吴鑫矾 王极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