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实习记者 王杨 通讯员 戴维怡 陆祝玲 长沙报道
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充满爱心、乐善好施,力所能及地帮助那些处在困难和危机中的人们,默默奉献、不求回报,弘扬雷锋志愿精神,传递公益力量,他们的名字叫雷锋志愿者。
近年来,芙蓉区以雷锋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截至目前,芙蓉区共有公益性社会组织50家,各类雷锋志愿队108支,注册雷锋志愿者8.1万人,服务项目覆盖养老、社工、雷锋志愿服务、慈善等领域。在第35个国际志愿者日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
古道热肠 爱洒长沙
雷锋志愿者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
“艾沙社会服务工作站”是韶光社区服务居民、服务社会的平台,韶光社区宣传专干罗园介绍说:“工作站取名为‘艾沙’,是希望雷锋志愿者们通过善行义举,把爱心传递给更多的人,倡导大家热爱长沙。目前我们有5支雷锋志愿者服务队共计413人。”
雷锋志愿者包饺子慰问辖区居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后,艾沙社会服务工作站组建了“红色管家理论队”,负责向辖区居民宣讲会议精神,把党的声音送到千家万户,湖南农业大学大二的学生石颖便是其中一员。
一年前,石颖从江苏省南通市来到长沙求学,被长沙人民的热情所感染,“刚到长沙时,生活在这里的人和发生在这里的事经常让我感到暖心,我就想着也要做点什么帮助别人,便通过学校加入了艾沙社会服务工作站。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爷爷奶奶,我喜欢陪他们聊天,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这不仅满足了我的好奇心,也增加了我的阅历,我感到很开心。”
怎么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给辖区内的老人?这是石颖在课余时间经常思索的问题。“我平时喜欢随手记录些东西,会议召开后,我结合自己的感触,尝试着创作了‘三句半’,希望通过简洁有趣的形式,让爷爷奶奶们对会议精神的理解更加深刻。”谈起‘三句半’的创作初衷,石颖这样说。
郁丽云今年79岁了,听了“红色管家理论队”的宣讲,她显得很激动:“雷锋志愿者们给我传达了党和政府在养老方面制定实施的政策和内容,讲得很耐心很全面,我听了感到温暖和安心,相信我们未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传递温暖 志愿服务让五一商圈更耀眼
五一商圈芙蓉志愿服务站。
湖南第一高楼长沙IFS、平和堂、新世界百货……被誉为长沙“城市客厅”的五一商圈一直是网红打卡圣地。这里人来人往、车流不息,为了提供更好的城市服务,走马楼社区组建了“五一商圈芙蓉志愿服务站”。
一个遮阳棚,两张桌子,几个板凳......这个不到10平米的空间就是“五一商圈芙蓉志愿服务站”的阵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服务站配备了多功能工具箱、医务箱、雨伞等多项便民设施,为路人提供导航咨询、临时休息、简单医药应急等服务。
钟小毛今年58岁了,平日里她穿着红马甲,戴着红袖章、红帽子,看起来精气神十足。钟小毛热心公益事业,退休后便一直扎根在雷锋志愿服务岗位上,她说:“我们在五一华府的设立了心理咨询等活动室,为年轻人释放压力、为老年人提供关怀,做好情感抚慰等雷锋志愿服务。”
雷锋志愿者为路人提供服务。
在“五一商圈芙蓉志愿服务站”,还有一群人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商圈服务。湖南湘晟律师事务所婚姻家事团队主任王艺霏经常为辖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湘春酒家经理王行经常在闲暇时间开展诚信宣传;平和堂大厦的党员陈丽容经常为有需要的孩子上门辅导功课……他们将从事爱心活动当作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加入到雷锋志愿者的队伍中,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
走马楼社区工作者刘莹说:“希望我们的服务让本地人感受家乡的温暖,让游客感受长沙的热情,守护文明、传递温暖,让我们的城市越来越美丽。”
孵化公益之种 让文明之花盛放
在德政园社区的“创益蜂巢”青年公益组织孵化基地,招募雷锋志愿者、对接场地、准备物资......几名青年正为即将到来的国际志愿者日活动忙碌着。
在这个平均年龄25岁,团队工作人员不到十人的基地内,已经成功孵化了15家社会组织,10个雷锋志愿服务项目,6家青年公益组织,与5家省内高校共建了大学生雷锋志愿服务实训基地,为高校青年雷锋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培训达60场次。
疫情防控期间,“创益蜂巢”雷锋志愿者参与消杀工作。
今年34岁的基地负责人夏豪,是在长沙做公益的成都人,参与雷锋志愿服务已经12年。2008年,汶川地震,大量雷锋志愿者汇集成都,在22岁的夏豪内心播撒下公益的“种子”,从此走上了十年如一日的公益人生。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太小,我希望能凝聚起更多的社会力量。”说起从雷锋志愿服务参与者到“引路人”的转变,夏豪如此说。
2018年,夏豪组织成立了芙蓉区依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并依托“创益蜂巢”青年公益组织孵化基地,为热心公益事业的个人和团体提供设施支持、政策咨询、项目辅导、供需对接等孵化服务。
“创益蜂巢”青年公益组织孵化基地。
“我们会根据组织和个人的前期雷锋志愿服务基础,提供差异化的孵化辅导。最开始需要主动上门沟通、推介,慢慢积累了品牌声誉,越来越多热心公益事业的个人和团体自己找过来了。”工作人员彭弈韬介绍,现在,基地与岳阳、常德、益阳等地市正在积极对接,还有7家公益组织在孵化当中。基地将继续挖掘雷锋志愿服务项目,打通连接通道,组织发动更多人参与雷锋志愿服务,解决雷锋志愿者找不到服务项目、对接需求难度大等问题。
一叶知秋,管窥知豹,他们的故事是芙蓉区雷锋志愿服务行动的缩影。时代需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雷锋志愿精神,这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展现着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文明风尚,又传承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体现了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城市温度。
来源:红网
作者:王杨 戴维怡 陆祝玲
编辑:唐甬梅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