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携手共进奔小康 长沙市天心区对口帮扶一线探访

1.jpg

天心区对口帮扶通道侗族自治县援建的重点扶贫车间——“通道绿藤仿真植物加工厂”生产的仿真花“开”满了芋头古侗寨。邓富铁 摄

1.jpg

“锥栗丰收咯!”农民正将锥栗装车外运。2018年起,天心区对口帮扶龙山县洛塔乡,带领老百姓种植锥栗3000余亩,惠及300多户农民。  王 振 摄

一个是长沙南部的璀璨明珠,一个深藏于长沙东部深山,这是长沙市天心区与浏阳市富溪村;一个在湘江之滨,一个地处莽莽武陵腹地,这是天心区与湘西自治州龙山县洛塔乡;一个洋溢着时尚青春活力,一个摇曳着少数民族万种风情,这是天心区与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

山水相望,千里结缘。近年来,天心区与三地,在长沙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指导下,开启了一场互学互助、对口帮扶的“接力长跑”。

多年来,累计投入财政资金9800余万元,撬动社会资金3000多万元,外派12名扶贫干部进驻三地,强基础、拓产业、优民生,用智慧和汗水向贫困发起挑战,将党中央关于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每个细节,将深情镌刻进三地每一位父老乡亲的心灵深处。

改面貌

——安居又乐业

浏阳市富溪村地处湘赣边境大围山腹地,景色秀美。村民枕着满山葱翠却生活贫寒。

2015年,天心区扶贫工作队进驻富溪村时,村集体仍无任何产业、全村无一家正规企业。经过调研走访,扶贫队商同支村两委确定了茶叶、竹木加工两大主打产业。

茶叶产业发展之初,由于村民普遍存在各种顾虑和担忧,土地流转工作一度陷入困境。在几经波折后,天心区扶贫工作队提出让村民享受“土地租金+务工收入+项目分红”三重收益的合作模式,并带领村民到金井茶厂实地参观,终于化解了坚冰。2018年,迎来了一期150亩茶叶示范基地的落地实施。

不懈的引导,也引发了村民的共鸣。刚开始村民不愿到茶园务工,现在本地人稳定就业30余人;2018年流转土地150亩耗时3个多月,2019年项目二期260亩茶园流转仅用3天,富民产业的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茶叶种下去后,茶园高昂的人工除草费用,成为了又一个“拦路虎”。

经反复研究实验,扶贫工作队从云南西双版纳引入了一种食草土鸡,该鸡还不吃茶叶。在天心区的协助下,很快实施了茶园土鸡养殖项目,第一批2000余只土鸡成功为40多亩茶园除草,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除草“鸡器人”。同时,优越的环境和品质也吸引着社会投资的目光,如今,富溪村与湖南箱里鲜生冷链物流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长期直销富溪土鸡。

紧接着,扶贫队引进该村在外经商的能人李荣庆,村集体入股成立长沙富溪源竹木制品有限公司。

该项目预计总投资超1000万元,其中村级保底分红入股50万元,一期已投入运营,带动30余名本地村民就业,保障了全村竹木资源就近得到有效利用。

现在正在推进的二期项目——环保炭,将就近利用竹木加工下脚料,可带动发挥更大的效益,确保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富溪村全村茶叶种植、竹木加工、泉水养殖和毛竹林、土鸡、黑山羊、蜜蜂“三大四小”的产业布局已基本成型,产业带动就业增收态势良好,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发展产业、就近就业。

强产业

——留下“永不撤走的工作队”

“今天给大家推荐我们洛塔乡的招牌——锥栗,味道甜糯,欢迎大家下单。”走进湘西自治州龙山县洛塔乡电子商务服务中心,“90后”掌柜吴添春正对着手机,向直播间里的“粉丝”推荐特产。今年“双十一”期间,她的网店和直播间人气满满。

“要不是天心区扶贫工作队拉了我一把,只怕到现在还在还债。”吴添春关上直播,笑脸盈盈。短短3年时间,她从贫困户到脱贫户,再到致富带头人,实现了三级跳。

因幼年不幸染上类风湿性关节炎落下残疾,吴添春跟这个疾病抗争了十几年,家里负债累累。2017年,天心区驻乡扶贫工作队来了。走访中了解到吴添春的情况,决定助她一臂之力。不但协调乡政府免费提供场地、帮她添置电脑,建起了电商服务中心,还帮她打通了物流和销售渠道,以前托人带货、销路逼仄的历史一去不返。

和吴添春一样,越来越多的洛塔乡贫困户借助“龙山锥栗”这一品牌,搭上电商“致富车”。但起初,锥栗推广的过程却并非一帆风顺。

“起初一些村民持观望态度,对锥栗种植没信心,把专家引进来是我们想到的办法之一。”天心区驻洛塔乡扶贫工作队队员王振说,为了让贫困户真正实现自我“造血”,扶贫队因地制宜在大山顶上地无三尺平的梭椤村、枹木村成立合作社,让贫困户来当“合伙人”,种起了500亩锥栗。

第一批挂果,销售业绩飘红,村民干劲更足了。

两年多来,天心区洛塔乡共投入近1060万元发展锥栗产业项目,建成枹木、梭洛两个村级锥栗产业示范基地,全乡锥栗种植面积扩大到了3000亩,成了湖南最大的锥栗种植基地。

如今,已有14个村合作社160户贫困户加入了锥栗种植行列。“扶贫队帮我们算了一笔账,丰产期一亩锥栗的收益至少有4000元,3年后锥栗就能成为当地产值过千万的产业了。”种植户沈阳对发展锥栗产业信心满满。

为确保锥栗品质,天心区与中南林科大联合建立了中南林科大林学院华南锥栗洛塔乡“产学研”基地,提供后续产业指导保障。

洛塔乡农村电商平台也成为锥栗销售的重要途径。借助互联网这一“根据地”,包括锥栗在内的新鲜山货成了山外抢手的“香饽饽”。2019年,吴添春经营的洛塔乡电商服务中心销售额突破180万元,合作社荣获湘西州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典型。

目前,扶贫工作队已指导洛塔成立了1个乡级农业产业合作联社、14个村级合作社、2个村级锥栗示范基地、2个村级中药材示范基地,培育了一批产业带头人、技术能人,在洛塔打造了一支“永不撤走的工作队”。

谋长远

——激发内生动力防返贫

“携手奔小康”,帮一把、送一程,但如何让脱贫成效立得起、稳得住?

天心区驻通道侗族自治县扶贫工作队队长邓富铁介绍,要实现从输血性扶贫到造血性扶贫的转变,帮扶的重点在人。为此,他们做好“人”的文章。

——扶贫要扶“智”。

在通道牙屯堡镇逊冲村,一栋三层楼房格外引人注意。“这是我们村里最大最漂亮的房子,今年9月才建成的逊冲小学。”村民自豪地介绍。

两年多来,天心区累计投入680万元,在通道偏远的村寨援建了4所村小。同时,安排了29所中小学与通道31所学校长期有序开展教学交流、师生互动、爱心助学;组织通道5名副校长、56名青年教师和医生到天心区进修学习,投入430万元援建坪坦乡卫生院,帮助通道20个行政村级卫生室完成标准基础设备采购,有效促进当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现在在长沙当月嫂,一个月能赚5000多元,不仅摆脱了捉襟见肘的贫困日子,还实现了自我价值。”谈起自己的新工作,通道贫困户李大姐一脸满足。

在通道侗族自治县,越来越多的像李大姐一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女性成员,走出家门、接受培训,成为了一名“侗嫂”,靠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去年,针对育婴市场需求旺盛,天心区组织第一批22名贫困户接受了初级“侗嫂”育婴员培训班,结业后就业率达90%。今年,天心区再次投入20万元,将少数民族文化与家政服务有机结合,继续帮助该县培训一批育婴员,携手通道打造一张“侗嫂”育婴员的家政服务品牌。

不仅如此,天心区还分别在长沙市、通道侗族自治县的各乡镇为通道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16场次,组织电工、致富带头人、黑老虎水果种植,与中大机械联合举办“订单式”压路机手、焊工等各类培训班,共完成培训贫困户645名。

——家门口有新门路。

扶贫车间不仅有利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也是巩固脱贫成效的有效载体。

在通道东环新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锶鑫电子厂扶贫车间里,50多个工人正在争分夺秒地忙碌着,组装骨架、安装线圈、打包成品……渗着汗水的脸庞带着笑,装着希望。

该扶贫车间是在天心区对口帮扶通道工作队的积极牵线搭桥下,由返乡热心人士杨博钧创办,目前锶鑫电子厂已在通道人口密集的乡镇共开设6个车间,主要生产电子变压器、磁环电感线圈等,年产值约1000万元。目前,所有车间共108人,其中贫困户42人。此外,还有手工外发(在家里加工)共200多人。

45岁的杨淑兰是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贫困户,在该车间负责产品的清点和打包。她笑着告诉我们:“我家原来住传素村3组,位于偏僻的深山,还是木房子,去年6月搬到这个安置点,就一直在扶贫车间做事。子女都在读书,家里有老人需赡养,现在我早上8时上班,下午6时下班,还包中饭。按记件算工资,每月有2500元的收入,日常生活有了稳定的保障。”

3年来,天心区共投入350万元,打造了发热服生产、仿真植物生产、包装袋和茶油加工的县溪镇扶贫车间、电子变压器生产共4个扶贫车间,解决了当地400人稳定就业,其中贫困户180人,月均收入3000元。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张福芳 欧阳倩 张蕊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