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三位一体”促智能化改造,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长沙经开区新“三驾马车”中的“新技改”,不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设备更新换代和单项技术的应用,更多体现在数字化、系统化、集成化、智能化。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园区要抢抓新基建和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机遇,大力推进新“三位一体”,奋力抢占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制高点。

2017年起,长沙经开区提出“率先打造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目标,智能制造、智慧园区、工业互联网“三位一体”模式成为发展关键词。今年,中央提出“新基建”后,园区立马跟进升级,新“三位一体”框架出炉:将原三位一体、5G+人工智能+区块链与产业链融合推进,为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由此,园区涌现出了三一集团、树根互联、航天宏图、金龙智造和行深智能等一批“新技改”代表性企业。

中央提出“新基建”后,园区立马在此基础上跟进升级,大力推动以“5G+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主要特征、与产业链融合推进的企业智能化改造。企业供图

“5G+人工智能”赋能产业链

5月14日,湖南省“5G+工业互联网”现场推进会将在长沙经开区召开。会上,三一集团、山河智能等园区代表性企业,将被推介,再一次成为全省的焦点。

其中,三一作为“新技改”代表性企业之一,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润提升。此前,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九年前,三一1000亿销售额,用了7.3万名员工。但是2018年也是接近1000亿的销售额,利润高于九年之前,员工却只有2万人。这么大的一个变化,靠的就是科技创新。而三一科技创新的核心就是先进制造业与“5G+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去年,三一与中兴通讯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5G技术与工业领域的深度融合。而在今年,三一又与达索系统联合开发制造管理系统(MOM)项目,计划年中上线,将在5座“灯塔工厂”和重卡新工厂率先试行。本次启动的MOM制造管理系统项目,被视为传统MES制造执行系统的升级版,将成为未来“灯塔工厂”的统一管理平台。

三一集团执行总裁易小刚介绍,新系统上层连接着PLM、WMS等多套系统,下层连接IoT平台,是智能工厂生产制造的“指挥大脑”。通过打通生产、质量、物流、库存等生产环节,与产线自动化设备深度集成等,MOM将建立统一生产数据模型,将排产进一步细化到人和设备,真正实现生产过程的全数字驱动,推动三一的生产制造“由局部智能迈入全面智能”。

据了解,三一着力将国家智能制造示范项目18号厂房打造升级为世界级“灯塔工厂”,在 全球首次实现了大型复杂机械的离散智能制造,工程机械领域首次出现了“一张钢板”到“一辆泵车”的全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在用地减少三万平米的基础上,产能提升了1.5倍,一次合格率高于行业30%。

园区另一家积极拥抱5G的企业也十分值得关注。金龙智造一直致力于智慧城市运营、智能制造产业链升级、5G建设、5G应用的研发和生产。该公司通过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紧密合作,研发并投产5G智慧通信井盖产品,在智能制造、智慧环保、智慧交通领域广泛应用。各项性能指标产品表现出色,已通过国内权威检测机构泰尔实验室认证。

“智慧5G通信井盖以球墨铸铁为本体,表面集成小型化天线辐射单元,不仅适应各类场景的5G信号覆盖要求,施工更简单,后期维护更便利,可大大降低5G建设、维护成本。”金龙智造运管中心副总监胡彦彬表示,每个井盖发射的5G信号,能有效辐射半径150米。同时,井盖自身搭载的云WiFi功能,最多可以支持96个用户数同时在线。

智慧5G井盖还可搭载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物联云平台,实时监测井盖安全、地下水流、水质等指标,并通过后台系统对井盖进行可视化维护。

据了解,金龙智造已借助智慧城市、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专注高端智能井盖研发生产,产品出口32个国家和地区175个大中城市,产量和出口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航天宏图也是5G大潮的众多“抢滩者”之一。2019年,航天宏图担负起长江流域湖南段以及湘江流域入河排污口的遥感调查任务,仅两个月就完成近5000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的排查,比人工排查时间节省10倍以上。随着5G时代的到来,航天宏图正在开发无人机“云平台”。只要链上该平台,无人机能即时将遥感数据传回后台,减少数据分析。

据悉,长沙经开区将投入2亿元支持10个标杆应用型企业的项目建设。

三一与达索系统联合开发制造管理系统(MOM)项目,将在 5 座“灯塔工厂”和重卡新工厂率先试行。企业供图

智能制造扩面升级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

园区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新技改”,智能化是“新技改”的核心内容之一,“智能制造”也就成为了园区高质量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长沙经开区,“智能制造”不是概念,而是切切实实取得实效的技术手段,与生产的成本和效率息息相关。园区企业也已在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实现体系化应用,在智能制造应用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数据显示,2019年度园区42个智能制造试点项目中包含22个生产设计类环节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涉及汽车、食品、装备、零配件等多种领域。园区2019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共收到园区57家企业项目申报书,改造总投资金额达6亿元。

据悉,顶层设计曾是“经开人”面对新时代发展考题的第一思考。为此,长沙经开区与工业和信息化部核心研究机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开展全面战略合作,整合国内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排名第一的苏州工业园信息化团队等国内顶尖资源,设计出了智能制造、智慧园区、工业互联网“三位一体”协同合作推进机制,将其作为智能制造“长沙经开区模式”的核心载体。

随后,长沙经开区结合“两主一特”产业、四条产业链发展基础,先后编制了《智能制造发展中长期规划(2018-2025)》《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行动指南》《关于推进智能制造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形成了智能制造“如何走”、企业“怎么做”、依托“谁来做”层层相扣的智能制造推进体系。

今年,中央提出“新基建”后,园区立马在此基础上跟进升级,大力推动以“5G+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主要特征、与产业链融合推进的企业智能化改造。

机器人在流水线上高速运作,收放自如,工人只需在电脑显示屏前进行“人机对话”,监控机器运行状况,无人车就能自动拣配物料,这是发生在山河智能工业城挖掘机事业部机器人焊接车间里的一幕。通过智能化改造,这里5台焊接机器人为一个单元,只需6个工作人员轮流值班,相比传统焊接生产线需要15人工作,大幅度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焊接机器人生产效率从传统人工每月600台提升到了1000台。

在上汽大众长沙工厂,5种车型共线生产;在蓝思科技“智慧车间”,厂房内实现6.7万台设备互联互通,整体生产效率提升60%,成本降低近30%;金鸿顺冲压产线升级机械手取放料,冲压效率由每件18秒提升至12秒;飞斯特应用了具有信息深度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执行自控制功能的制造系统,使得多个机加工中心在自动机器人调度下进行“圆桌”式协同工作,生产效率每班产量输出得以提高50%,产品不良率低于1%,生产周期缩短20%;安道拓开发应用MES生产执行系统、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人员效率提升30%,节约成本20万/年;在工信部组织开展的对全国381家示范基地质量评价工作中,长沙经开区成功入榜获五星评价。

长沙经开区将投入2亿元支持 10 个标杆应用型企业的项目建设。图为博世汽车长沙工厂 4.0生产线。蒋炼 摄

区块链应用场景落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对于“新技改”企业来说,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有效地建立更为安全的运营机制,更为高效的工作流程和更为优秀的服务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长沙经开区高度重视区块链产业发展,发布了支持区块链产业发展的政策(试行)和实施细则,成功引进了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等五家高端平台,开发了20余个科创项目。

目前引进区块链企业108家,在谈意向入驻企业逾100家,打造了“公证确权、食品溯源、智慧党建、智能环保、智慧出行、项目云监管”等应用场景。

良好的政策环境也吸引了一批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慧园区、智能工厂及金融科技等应用项目在长沙经开区陆续落地。其中,天河国云与长沙公证处打造的公证服务平台可提供知识产权证据保全服务,湖南和信区块链研究院开发的“透明监管”平台已有100多亿工程资金数据在链上运行,“和信云链·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党建”正式上线,成为全国首个区块链党建平台。园区先后成功承办了首届星沙区块链院士高峰论坛和2018国际区块链大会。2019年中国区块链产业园发展报告对全国区块链产业园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估,星沙区块链产业园位列第14位。

当前,全球工业互联网正处在产业格局未定的关键期和规模化扩张的窗口期,“新基建”在政府大力倡导和推动下催生新的产业形态,具备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未来工业互联网发展潜力。但同时中国工业门类和细分行业众多,场景应用复杂,各企业发展阶段不同,这些客观因素加在一起,决定了工业互联网企业不能单打独斗,工业互联网生态需要协同发展。

今年4月8日,长沙经开区与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三一云谷为载体,共建星沙区块链产业园,力争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以区块链技术为特色的综合性数字经济产业示范区。

树根互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树根互联旗下的根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定位于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聚集机器互联(IOM)和机器关系管理(MRM),致力于以产业链供给侧平台打通端到端产业链。目前接入工业设备56万台,赋能61个细分行业,已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

疫情发生以来,树根互联还与同为园区企业的长沙优力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通力合作,实现了工业互联网和物流企业高效协同,为“全力打好疫情防控战”做好服务支撑,也让优力电驱动从“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型,成长为业界新星。通过根云平台赋能实现新能源电池包联网覆盖率100%,物流覆盖区域实现100%,根云平台赋能“新运力应用平台”在湖南为千家万户的物资保障提供核心支撑。

4月23日,省工信厅批复同意依托长沙经开区星沙产业基地管理中心设立湖南省区块链产业园(长沙星沙),成为全省第二家区块链产业园。

来源:产经周刊

编辑:韩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