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宁乡横市镇:扶贫爱心超市架连心桥

1.jpg

横市镇拿出集镇黄金地段,建设了白墙青瓦的千手爱心大屋,免费提供给148户易地搬迁贫困户。邹麟 摄

1.jpg

肖涛管理着横市镇扶贫爱心超市。张禹 摄

1.jpg

设在横市集镇上的扶贫爱心超市。张禹 摄

1.jpg

在自家简陋的画室里,肖明正在聚精会神地进行绘画创作。张禹 摄

1.jpg

在后盾单位援建的大棚里,王金龙(右)帮着贫困村民采摘生态黄瓜。张禹 摄

在宁乡市29个乡镇、街道当中,横市镇是十分特殊的一个。

这个千年古镇虽然位于宁乡西北部山区,但交通十分便利,这里有洛湛铁路纵贯南北,省道209线及宁横、宁灰等多条道路贯穿全境,挟宁乡西部九乡镇交通咽喉,是宁乡中西部交通枢纽中心和物流集散中心。横市境内,沩江、楚江和向阳河三江交汇,风景秀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宜居、宜商的宝地。

作为宁乡西部大镇,横市镇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90户、3223人,今年将全部脱贫。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该镇立足传统农业大镇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通过产业精准扶贫扶持政策,使扶贫专项资金向贫困人口倾斜聚集,鼓励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今年以来,横市镇共计发放仔猪347头、鸡苗26945羽,并开展入户督查确保落实到位。新增申报6家扶贫车间全部审核通过,可解决32名贫困劳动力就业。横市镇党委书记贺向阳高兴地介绍,该镇扶贫爱心超市开张之后,以线上线下、直播带货等多种方式销售扶贫产品,成为了拓展农产品销路、助力脱贫攻坚的新引擎。

爱心超市,脱贫攻坚很用心

“高价收购贫困户的农产品,低价供应生活日用品,咱们这个扶贫爱心超市真棒!”自从8月份试营业以来,设在横市集镇上的扶贫爱心超市每天顾客盈门,在这里当营业员的贫困户喻林忙得不亦乐乎。

喻林开心地介绍,扶贫爱心超市的土特产可不少,有关圣村的蜂蜜、高山茶、高粱酒,望北峰村的土鸡蛋、剁辣椒,云山村的干笋、红薯粉,还有从贫困村民家里收购来的腊鱼腊肉、坛子菜等,通过帮扶后盾单位爱心支持,以及超市开通的直播带货等线上线下多种方式销售,为贫困户解决了农产品的销路。

同时,超市还针对易地搬迁到千手爱心大屋的贫困户,以低于其他超市的价格,甚至不赚钱,供应米面、调味品、日化品、学习用品等,受到贫困群众的欢迎。

管理扶贫爱心超市的肖涛很帅,今年31岁的他怀着一颗为家乡作贡献的热心,放下在大城市里已经打拼下来的生意,回到了家乡横市。他对于扶贫爱心超市的未来很看好,一是供应的农产品来源可知,保证是正宗土货,吃过的人会有不少回头客;二是通过线上线下、直播带货等方式,可以将好产品销往全国,有利于品牌拓展。

“这次我送来了100瓶蜜,都是纯正的山里蜂蜜,已经有长沙的客户通过网络下单购买了。”46岁的何中良是关圣村一名贫困户,在帮扶干部的支持下,他从2016年开始试着养蜜蜂,今年已经发展到了50多箱,预计年收入超过5万元。前年,何中良一家四口搬出了山上的土砖房,拎包入住千手爱心大屋的一套两层楼房。面对记者,他激动地说:“脱贫只是第一步,好日子还在后头!”

据介绍,横市镇千手爱心大屋于2016年开始建设,政府总共投入2100万元,安置了148户易地搬迁的贫困户,所有贫困户都是拎包入住。

产业扶贫,望北峰上新希望

王金龙被长沙市派驻到横市镇望北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工作队队长之后,结合当地实际、引导贫困户发展种养业,让这个曾经的省定贫困村变成了“脱贫南泥湾”。

目前,望北峰村的村级主干道已经完成升级改造,成为全国“四好”农村示范公路,90%以上的贫困户实现水泥路到户,村级资产大幅升级,新建村卫生室、村幼儿园,改建养老中心、食品冻库、垃圾分捡中心等,全村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基本达标,自来水入户率达100%。去年实现脱贫“摘帽”的任小明开心地说:“搭帮王书记和后盾单位的全力帮扶,让咱们望北峰村望见了新希望!”

扶贫产业园位于望北峰北部片区,由后盾单位长沙市先导控股集团投资兴建,以百亩蔬菜大棚为基础,扩展辐射产业园区总面积近800亩,2019年配套改建食品冻库一座,可解决蔬菜水果保质保鲜问题。基地以种植蔬菜、水果和药材为主,目前种有辣椒、黄瓜、苋菜、香芋等蔬菜,还有西瓜、草莓等水果,瓜蒌、迷迭香等药材。土地由大户承包经营,统一流转,广泛吸收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每年发放工资50万元以上。项目可增加村级集体收入15万元以上,带动群众及贫困户增收,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就业获得收益,约40户贫困户受益。

王金龙表示,他还广泛宣传“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理念,协调提供技术培训,为贫困户提供就业信息,推荐就业岗位。另外,由先导控股注资成立大病救治基金,对生病住院的贫困户进行费用二次报销,2019年累计救助了贫困户25户36人,成为贫困户口中的“救助天使”。

拓宽道路,村民出行更方便

在另一个省定贫困村关圣村,随着由长沙市公路养护中心等后盾单位工作人员组成的驻村工作队到来,该村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也发生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变化。

力促扶贫开发由“输血式”扶贫向精准扶贫转变,通过发展产业项目、建设村组道路,打造一支“永不撤走的工作队”。在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关圣村新建和拓宽村组公路19.7公里,方便村民出行,促进产业发展;发展油茶林产业800多亩、红薯产业300多亩,同时配套建设红薯粉等加工产业,预计将为村民增收数百万元。

以前,关圣村路面开裂凹凸不平,路面宽度不够,不仅货车难以开进来,就连两辆小轿车相会也要小心避让。修一条宽阔扎实的村道,是村民心中的梦想,也是关圣村发展的需要。

于是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一班人对公路沿线进行逐一查勘,很快确定了道路提质改造方案,并通过后盾单位筹资数百万元,启动了多项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近年来,在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关圣村共建和拓宽村组公路19.7公里,不仅方便了村民的出行,更助力了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

特色扶贫,一支画笔绘前途

在横市镇云山村拱桥组,绿树掩映之间有一栋二层的红砖房子。和其他农家不同的是,墙上挂着一个十分文艺范的木牌“小小画室”,它的主人就是肖明。他告诉记者,房子是十多年前建起的,花光了他打工几年的积蓄,当时邻居们都来帮忙,还不要工钱,他一直铭记在心里。

由于从小听力较弱,肖明不善和人交流,但画画让他找回了自信,通过平日的细心观察和自学,他的绘画几乎是无师自通,不过诸多画作都是放在家中自娱自乐。

在去年针对贫困户的一次入户走访中,横市镇扶贫办主任孙清峰偶然发现,肖明家客厅墙上有一幅巨大的壁画,画中八匹骏马扬蹄奋进栩栩如生。

“呵呵,这是我自己画着玩的!”肖明十分自豪地说,并将扶贫办工作人员请到楼上的画室,只见墙上挂着、桌上摆着甚至是地上铺着的全都是画作,其中还不乏令人惊艳的精品。

穷小伙有这一手绝活,脱贫致富何愁没有门路?横市镇主抓扶贫工作的副镇长喻亚雄得知情况后,专程赶到肖明家,一边和他促膝长谈,打消他腼腆内向的顾虑,增强售画致富的信心,一边拍下画作的照片,发布到镇村干部工作群里售卖,很快就有人出价购买。

“那天在扶贫集市上,我的画很受欢迎,那张‘一帆风顺’就卖了700元!”肖明开心地回忆,在7月5日宁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的扶贫集市上,他的画作成为横市镇展台的爆款,12幅画作全部成交,收入3000多元。

“脱贫攻坚不仅要真抓实干,也要因户施策,肖明的脱贫之路可谓独辟蹊径。”喻亚雄告诉记者,横市镇通过“一户一策”实施精准脱贫,今年将全部摘掉贫困户的“穷帽子”。

帮扶一线见真情

摩托车一响就知孟书记来了

2018年3月,孟宁因为业务能力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被宁乡市派驻横市镇横市社区任第一书记。驻村以来,他持续建强基层党支部,办好各类惠民实事,狠抓软弱涣散整顿,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决心要把横市社区建成农村基层党建先进村和脱贫攻坚典型村。

“骑摩托车走街入户是我的常规工作,摩托车是扶贫路上的见证者,更是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孟宁表示,摩托车比起小汽车更适合乡村道路,遇上小路也能来去自如。每当听到摩托车“突突突”的声音,大伙就知道是孟书记来了,“快泡茶——”

2019年中秋节前夕,孟宁在去往白马组贫困户家中查看产业发展情况时,不慎摔倒并将眼睛擦伤。当时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孟宁带伤坚持工作,直至工作告一段落后才去就医。经诊断,眼角膜受损,差点失明,难得的中秋节假期他不得不在医院病床上度过。由于诊治不及时,他的眼睛经常疼痛流泪,组织上考虑到他家中孩子还小,眼睛受伤视力不好等原因,有意照顾他调回城里,都被他一一回绝,他说:“这伤算不了什么,看见贫困户安居乐业,心里才踏实。”

由于每天骑着摩托车奔忙在乡村道路上,为群众排忧解难,孟宁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摩托车上的“第一书记”。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解……各项工作中,都有他的身影。只要是帮得上忙的事,他绝不含糊,帮不上的事情也主动去了解,积极建言献策。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孟宁深知身体力行的重要性,必须自己先做起来,用行动感召人。他一到任,就注重推动基层党建、精准扶贫、产业发展有机融合,互促互进铺就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脱贫之路。

横市社区通过党建引领,大力发展“两业”扶贫,号召党员致富能手带动贫困户;硬化先锋组村级公路500多米,方便50多户群众出行;投资7万多元修缮加固白马山水塘,保障白马组200多亩水田灌溉;募集资金9万余元,建成一个标准化的卫生室……在孟宁及居支两委的通力合作下,横市社区党建工作、精准扶贫工作等各项工作排名在前,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在横市镇绩效考核排名第一。

脱贫典型话振兴

两年从贫困户到种植大户

金秋时节,向阳河畔,瓜果飘香。

在横市镇合金村,胡建国还在种植基地里采摘猕猴桃。他一边抹去额头的汗水,一边开心地说:“今年的气候适合水果生长,我种的猕猴桃个大味甜,估计可以收获3万多公斤!”

在胡建国的种植基地里,种满了各类果树,他介绍包括猕猴桃18亩、红心柚4亩、蜜柚2亩、水稻38亩、蓝宝石葡萄4亩,同时套种辣椒10亩,还在果园里养殖土鸡1800多羽。

“真的要感谢党的政策好,干部们的帮扶好,要不然我还在为生活所累,徘徊在贫困线上。”胡建国小时候不幸被撞伤了右脚,至今仍需拄着拐杖才能行走。由于胡建国和妻子都是肢体残疾,劳动能力缺失,夫妻俩成了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之前夫妇俩艰难探索,种植过玉竹、烟叶等,都没有赚到钱。

2018年,胡建国瞄准了猕猴桃种植,在驻村帮扶第一书记熊正洪支持下,成立了长沙凤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熊正洪还多方奔走,为胡建国争取到小额贴息贷款4万元以及后盾单位的支持,为胡建国发展种养殖产业做好准备。

虽然胡建国腿脚走路不便,但是夫妻俩以勤为径,早出晚归风雨无阻,有时还吃住在果园。胡建国边种果苗边学习,与同行交流积累经验,收入也节节高。2018年,胡建国种植了猕猴桃、西瓜、玉竹、辣椒,还种植水稻34亩,当年收入20余万元。2019年,他被评为宁乡市“脱贫攻坚典型”。

“现在精准扶贫政策这么好,但如果自己好吃懒做,也是很难走出贫困的。我们要依靠自己的双手来改善生活,这才是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的关心爱护。”胡建国表示,希望困难家庭能用好产业扶贫的好政策,早日脱贫致富,享受幸福生活。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孙清峰 叶群宇 张禹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