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帮扶一线见真情 扶贫车间在家门口提供就业

在驻村帮扶第一书记李波的努力引进下,长沙瑞良电子有限公司在灰汤镇灰汤村新建了一间扶贫车间。图片由受访方提供

在驻村帮扶第一书记李波的努力引进下,长沙瑞良电子有限公司在灰汤镇灰汤村新建了一间扶贫车间。图片由受访方提供

“哒哒哒……”伴随着机器的快速运转,一根根电路连接线制成之后被打包,再运往宁乡市内园区的工厂,在灰汤镇灰汤村的瑞良电子扶贫车间,近30名农妇村嫂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她们都来自周边的困难家庭,其中有10多名贫困户妇女。

“多亏了李书记帮忙,我能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打工,一个月能拿2000多元,我女儿上大学的学费不愁了!”56岁的贫困户姜雪冬虽然身有残疾,但经过一段时间培训,也能熟练地操作机器生产。而她口里感激不尽的“李书记”,是宁乡市派的驻村第一书记李波。

2018年3月,时任宁乡六中副校长的李波,被宁乡市派往灰汤村开展驻村帮扶。他大力发展种养产业,在贫困户中践行“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的推广模式,建立长效途径,初步建成了年产值2万元以上的桃果产业基地和产值6万元的食用蛙养殖基地。同时,李波积极参与“四跟四走”产业项目,今年在全村发展了51户养殖土鸡3225羽、33户养鸭2415羽,预计总收入达40万元。

就业为民生之本,是脱贫之要。李波联合宁乡市职业中专学校在灰汤开展了育婴师、电工、焊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农村劳动力126人,其中贫困劳动力31人,有效地增强了他们的职业素养,提高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收入水平。

2019年5月,李波引进长沙瑞良电子有限公司新建一间扶贫车间,目前可提供就业岗位32个,其中有贫困户妇女11人、残疾3人、低保2人,让她们实现了家庭照顾和就业打工两不误,每户年增收2万元左右。正是他“保姆式”的关怀,这个扶贫车间一步步发展壮大,目前成为了宁乡市的示范性扶贫车间。

作为一名教育人,李波在扶贫工作中也打上了教育的底色。他十分关注贫困学生的教育问题,目前灰汤村没有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现象,无因贫失学学生。连续两年暑假,他组织主题为“关爱留守儿童,助力脱贫攻坚,志智双扶奔小康”的活动,联合灰汤镇的培训机构并聘请老师,共为全镇81名留守儿童、贫困儿童提供了三期的暑期托管和培训。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周然 陈瑞峰 张禹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