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水稻田里的技术控,扶贫路上的热心人

黄科延(左)对水稻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刘思源 摄

◎星沙时报记者 刘思源 李丹

通讯员 寻芳

“要丰收啦!” 在长沙县黄兴会展经济区干杉社区加善塘组,一大片五彩稻田在阵阵微风吹拂下,翻滚着稻浪,一串串稻穗颗粒饱满,一股股稻香味扑鼻而来。近日,68岁的黄科延望着这片即将收割的稻田,心里十分高兴。

黄科延推广农技,已经有46年了,从开始推广“稻—稻—油”三熟制,到现在推广高档优质常规水稻,长沙市农业劳动模范、全国农技推广先进工作者、高级农艺师……一项项荣誉和职称印证了他在推广农技上的成就。不仅如此,他还经常扶危济困,被农民们亲切地称为“田秀才”。

稻花飘香

水稻田里钻研农业技术

去稻田的路不好走,加上当天下着大雨,路面比较湿滑,黄科延却走得很稳。到田里看完一圈,水稻的情况他就已经了然于心。

黄科延的家里,随处可见水稻的踪迹:桌子上摆的是水稻种子,屋里放着许多有关于水稻的科研资料,外头的院子里摆着几口缸,里头种的也是水稻。

“选种,要挑选出抗倒伏、抗病害、好吃的种子……”说到水稻种植的技术,黄科延头头是道。他的弟媳告诉记者,黄科延只要聊起了水稻,就十分来劲。

谁也想不到,眼前这个精神矍铄的老人,曾经患有食道癌、心肌梗塞,心脏里还有八个支架。2010年,医院断定他生命只剩下3个月。但他以乐观的心态,战胜了病魔。如今,他依然奔波在田间地头,致力于科技帮扶和农业技术的推广。

5个基地,100多亩地,近200个品种,大禾优质稻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凝聚着技术顾问黄科延的心血。查看水稻的长势如何,是否有倒伏、病害的症状……到田里看看,已经成为了他的每日功课。

“水稻研究,是田里琢磨出来的,稻田就是我的实验室。”黄科延深耕田地,主持参与多项科研项目获得市、县科技进步奖和丰收奖。他拿着开发出的“百香米”告诉记者,这个品种高产、抗倒伏、穗子大,每亩收成可达到550公斤。黄科延将自己种子的种植情况量化形成了笔记,时常拿着笔记和拍下的照片,与湖南农业大学的教授一起交流水稻种植经验。

农技帮扶

扶贫路上践行党员初心

农田与农民,是两个不可分割部分。一直从事农业工作的黄科延对农民充满了感情,他每年都要为村里的贫困户送去优质水稻种子、肥料和种植技术。

“我现在的日子过得好,要感谢科延的帮扶。”面对黄科延对他无条件的好,贫困户胡正良心里满是感激。十几年前,黄科延就开始给胡正良家送水稻种子、肥料、油菜种子等物资。

2015年,胡正良家中养的80余头黑山羊开始发病,死亡严重,他第一个就想到了黄科延。黄科延二话不说,马上到湖南农业大学找畜牧教授询问,将情况告诉了教授,教授听后,告诉黄科延两种药物可以治疗,兽医站就可以买到,黄科延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兽医站购买。

经过四五天的用药,羊恢复了健康。黄科延这才放下心来。

曾经患有脑瘤的胡正良一度丧失了生活的希望,是黄科延重新点亮了他生命里的光。

“我自己也得过重病,现在一样活得挺好的。”那段时间,黄科延经常上门找胡正良聊天,用自己的经历鼓励他,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也给胡正良家送去。

渐渐的,胡正良被黄科延的正能量感染,积极治疗,康复状况良好。他们,也成为了一对相互关心的好兄弟。

黄科延做的好事数也数不清。每年,黄科延还向永州、浏阳、湘阴、汨罗、邵阳等地的种粮大户,免费提供优质可靠种子,送去种植技术,有时候路远,他就通过微信视频远程指导。

2019年9月开始,他主动联系长沙县对口扶贫乡镇龙山县,为当地贫困户“送技术”,送现金。

在水稻即将收获的关键时期,黄科延乘坐约8个小时的车到达龙山县水田坝镇枫坪村,顾不上休息,径直到田里,及时为当地的水稻种植户解决了稻飞虱、纹枯病的大麻烦,保证了收成。

“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只要我还能动,我就要一直帮扶下去,把让群众吃上品质好的常规水稻当作毕生事业来践行,这也是我对我的老师们的最大敬意。明年,要是我身体还可以,我还要去龙山县枫坪村,去帮助那里的贫困户,帮助他们早日脱贫。”

稻田里,稻花飘香。此刻,黄科延仍在续写着他的科技扶贫诗篇……

来源:星沙时报

作者:刘思源 李丹

编辑:孙雨桐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