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为鲲鹏引领软件湘军展翅腾飞

  在湘江鲲鹏产业园的生产车间,技术人员在工作。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志伟 摄

在湘江鲲鹏产业园的生产车间,技术人员在工作。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志伟 摄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古人用鲲鹏之志形容志向远大。如今,华为以鲲鹏来命名,显示其在计算产业大展拳脚的雄心壮志。

华为之志与长沙不谋而合。

引鲲鹏入湘,长沙诚意满满:1天完成工商注册,10天完成土地审批转让,120天完成厂房建设……从决定引入鲲鹏到项目落地投产,仅用了8个月时间。

如今,湘江鲲鹏打造了全国首个“硬件+软件”的鲲鹏生态基地,软硬一体,协同发展。在长沙“软件业再出发”的体系建设中,鲲鹏生态系统不仅承担着壮大长沙软件业的重任,还将在“三智一芯”等方面为长沙的优势产业全面赋能。

从引入到投产仅用8个月

智能时代的到来,新的计算架构拐点出现。

2019年7月,华为宣布在未来五年内将投资30亿元发展鲲鹏产业生态,聚焦鲲鹏和昇腾处理器、鲲鹏云服务和AI云服务等领域的技术创新。

华为打造鲲鹏生态并引入新合作伙伴的消息,让敢为人先的湖南人看到了发展机遇。

2019年8月初,长沙市领导带队赴深圳与华为高层进行会谈,就鲲鹏落地湖南合作事宜达成基本共识。

随后,拓维信息、湘江智能、新航天路以及恒茂高科共同组建湖南湘江鲲鹏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并与华为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同意在PC/服务器领域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打造有竞争力的PC/服务器产品和解决方案。

2020年1月,湖南省政府与华为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框架协议指出,华为将协助湖南在长沙落地鲲鹏计算产业,生产湖南自主品牌服务器及PC机,建设鲲鹏生态创新中心。

2020年4月28日,首台“湖南造”湘江鲲鹏服务器下线,湖南省鲲鹏生态创新中心落成,标志着湖南鲲鹏产业在硬件产线与软件层面并行的重要进展。

从决定引入鲲鹏到项目落地投产,湖南省委、省政府,长沙市委、市政府打出一套组合拳,仅用8个月时间,就促成了项目落地。

项目筹建到一期厂房交付共用时120天,从产线安装到产品下线共用时20天……一项项记录不断刷新“长沙速度”。

如今,在湘江鲲鹏产业园的生产车间,服务器和PC机两条生产线正在加速运行。截至目前,湘江鲲鹏服务器日产能300台,PC机日产能1000台,主要产品包括搭载7nm鲲鹏920高性能处理器芯片的YueLu-T110台式机、基于鲲鹏920处理器的高性能机架式服务器HengShan-R2100系列均衡型服务器等。

按照计划,湘江鲲鹏产品预计2020年产能可达6万台,产值12亿元,到第三年可实现年产设备50万台、产值100亿元。

全面赋能长沙优势产业

基于鲲鹏服务器具有高性能计算、高可靠性、高能效和开放生态的优势,在贵州省2020年高考网上评卷中,就部署应用了湘江鲲鹏服务器,成为湘江鲲鹏服务器在高考阅卷中的首次应用。

作为全国首个“硬件+软件”的鲲鹏生态基地,湘江鲲鹏为各行各业提供软硬件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自4月底正式下线以来,湘江鲲鹏服务器已部署在贵州省考试院高考评卷、重庆教委会考试系统、长沙市公安局天网四期等项目,累积销售额过2亿元。

更重要的是,鲲鹏生态正在长沙加速布局。通过软硬一体、协同发展的方式,涵盖鲲鹏计算产业上下游行业,聚合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湖南鲲鹏计算产业。

去年底,湖南鲲鹏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华为加入联盟。联盟现已有80余家成员单位,比如在操作系统方面有湖南麒麟,在芯片方面有景嘉微,在存储方面有国科微。目前,联盟涵盖芯片、存储、硬盘、板卡、整机、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及行业应用全产业链,将为鲲鹏产业发展提供完善的生态环境。

湖南省鲲鹏生态创新中心是非盈利机构,由华为和第三方提供运营服务,其核心使命是建设鲲鹏软件生态。目前已通过华为鲲鹏认证的企业超过500家、解决方案超过3000个。

按照计划,湘江鲲鹏3年内将实现除华为芯片和主板外,上下游产业链研发和软硬件本地化配套,打造千亿鲲鹏产业集群。可以预见,在长沙“软件业再出发”征程中,鲲鹏生态系统不仅能帮助软件业发展壮大,还将在“三智一芯”等方面为长沙的优势产业全面赋能。

换道超车打造千亿软件产业

软硬一体的湖南鲲鹏生态,正是长沙软件产业迅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疫情之危中觅新机,长沙抢抓产业格局调整的重大机遇,锚定软硬兼施的创新思路,既以硬核制造业“撑腰”,又从软件业“再出发”,走出了一条换道超车的产业新路。

3月21日,长沙召开全市软件业发展专题研究会,明确软件产业新“路径”。

长沙正式迈入“软件定义硬件、软件定义制造”时代。

规划出炉,描绘产业未来新蓝图。长沙出台软件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确定“一园五区两山”发展格局,掀起各区域竞相发展的态势。

场景为王,推动软件企业迅速落地。今年,长沙紧扣“场所”和“场景”两个关键,先后发布191个软件应用场景,激发软件产业形成广阔市场。

生态构建,打造软件产业发展“舒适圈”。共建大科城软件产业生态圈,成立长沙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促进会,引进CSDN总部,产业圈、高校圈、人才圈加速融合。

……

上半年,长沙涉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600亿元,新增涉软产业企业4000余家,新增从业人员4万余人,引进阿里巴巴、京东云、百度、CSDN、海信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预计到2022年底,长沙涉软产业收入将突破1500亿元,力争达到2000亿元,企业总数达到3万家以上。

另一方面,软件业撬起以工程机械为代表的“前浪”和以智能驾驶为代表的“后浪”,让前浪翻滚、后浪奔涌,让长沙在人工智能、大数据、轨道交通、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优势产业方面形成先发优势。

“软件业再出发”号角激昂,长沙乘风破浪,乘势而上。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吴鑫矾 朱珍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