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以“制”取 以“智”胜

“智”胜未来,长沙抢占全球“智造”高地

早在3000年前,长沙就铸造出了四羊方尊,曾代表了全球制造业最高水平;3000年后,在工业4.0时代,作为制造大市的长沙,稳步推动先进制造业高端化、国际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智能制造产业有序推进,高端产业创新能力日益增强,加速崛起成为全球智能制造高地。

高铁 、超级计算机 、大飞机、北斗导航、机器人、智能驾驶、全球首台碳纤维臂架泵车、中国第一台高端选择性激光烧结3D打印机……一批批站在世界尖端的产品从长沙诞生,长沙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力图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智能驾驶第一城”,为中国建设智能制造强国贡献“长沙智慧”。

01

“智能驾驶第一城”

具雏形

5G!智能驾驶!让人充满无限幻想。长沙,正在将这一想象变为现实。

▲2020年4月18日下午,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左一)到湖南湘江新区调研智能汽车产业,现场体验智能网联公交优先示范线。

4月19日,长沙不少市民被朋友微信圈里的一条信息激动了一把:在百度Apollo开放平台诞生3周年之际,百度高调宣布Apollo Robotaxi服务Dutaxi正式在湘江新区的梅溪湖和洋湖区域开放运营,向长沙市民全面开放试乘服务,运营时段为周一至周日09:30-16:20,运营范围约130平方公里。

时隔11天,又一条消息被刷屏:由湘江智能牵头打造的全国第一条面向市民开放的真正“智慧公交 315线 ”在长沙投入使用。

两条爆炸式消息在朋友圈掀起了一股小风暴,吸引了7000多万湖南人的关注,也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眼球。

长沙在智能汽车产业雄心勃勃,衔枚疾进,打造“智能驾驶第一城”,这是长沙的梦想。

几年前,长沙就已着眼长远,提前布局,由时任长沙市长,现任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亲自推动,并亲自为长沙的智能汽车产业定下“搭平台、建生态、兴产业、重应用”的发展方针。

得益于先人一步,长沙在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城市生态上,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独一档”。2018年10月,长沙市、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共建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创新示范城市;2018年11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获工信部正式授牌;2019年6月,长沙市政府颁发了45张可载人自动驾驶测试牌照;同年9月,首批45辆Robotaxi获准在城区135公里100平方公里城市范围的开放道路试运行。从封闭场地测试到城市开放道路行驶,这是长沙在智能驾驶领域实现的一次突破。

▲图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

当前,全球已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中,智能汽车是发展最快、前景最大的一个关键领域,也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最大风口之一。国内多个城市发力抢滩,正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聚合区。有专家将智能驾驶区域化特色总结为“北京‘搭基础’,上海‘靠造车’,广州、深圳‘做技术’,长沙‘建生态’”。

长沙以湖南湘江新区为核心打造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最为丰富,在全城范围内更是拥有347家从事智能驾驶汽车相关业务的重点企业,“生态聚合”的这面大旗已经在长沙落地生根,预计今年智能网联汽车及其主要关联产业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

▲图为智能驾驶研究院的无人驾驶货车。

记者了解到,未来三年,长沙将为7000多辆公交车和更多城市道路装上“智慧的大脑”,使公交更快、更准、更安全,市民乘公交出行将成为“惬意之旅”。

除了自动驾驶出租车与智能公交车,长沙在其他车辆的智能驾驶化步伐同样领先全国。2018年10月,全球首个环卫智慧机器人作业集群获得长沙市发放的第一张智能驾驶测试牌照,在长沙橘子洲景区正式上岗;2019年10月,天心区100辆自动驾驶环卫车投入使用,全省首个城区智慧环卫示范区落地天心区。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起步北上广,落地看长沙。

目前长沙市聚集了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中联、百度、京东、三一、北汽、智慧畅行、桑德等具有重大技术创新和较大产业规模的智能网联汽车关联企业,成立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湘江联盟”;拥有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等2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0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拥有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相关的院士17名、科研人员2万余名,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基础雄厚。

近日,又有好消息传来 。由“赛迪顾问”(直属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智库)发布的《2020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投资潜力城市百强榜研究》白皮书显示,根据研究报告,长沙与北上广深一同挤进榜单前五,并超过了上海、广州,名列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投资潜力城市百强榜第三位。

长沙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效,已经得到相关权威部门和机构的一致认可,“智能驾驶第一城”也瓜熟蒂落,梦想即将变成现实。

02

产业链“进化”促高质量发展

▲2020年4月,中国汽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活动举行,长沙智能网联汽车又迎一“国家队”队友。

每2.3天新签约1个投资额过亿元的产业链项目,每15天新引进1个“三类500强”产业链项目,每30天新引进1个投资额过50亿元产业链项目……

这是过去两年里,长沙产业链“进化”的速度。无论是建链、补链,还是强链、延链,推进产业链建设工作的目的是要做到每条产业链横向成群、纵向成链,最终实现长沙经济高质量发展。

读懂长沙经济及产业格局,先要解读一个数据:40%。

这是制造业在长沙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它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长沙全市划分了22条产业链,并且将招商和产业发展重点向智能装备、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终端和自主可控及信息安全为主(“三智一自主”)4个领域集中。特别在智能制造装备领域,长沙以一批头部企 业为支撑,是国内当仁不让的老大。

作为中部省会城市,长沙的优势在制造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也在制造业。近年来,长沙走出的恰恰就是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制造业发展之路。

新材料、工程机械、机器人、生物医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等是长沙智能制造业的主打,从2010年始,长沙工程机械产值率先突破千亿元。

第二年,新材料产业紧随其后突破千亿大关。两年后,长沙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破千亿元大关。更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新材料产业以1900亿元产值力压工程机械产业的1800亿元产值,首次超越工程机械产业成为长沙最大的龙头产业。

▲图为比亚迪汽车生产线。

而长沙最年轻的千亿级产业是汽车产业,经过多年布局,已经聚集了上汽大众长沙分公司、广汽菲克、广汽三菱、长沙比亚迪、北汽福田等一批整车企业。2017年,汽车产业首次迈入千亿级。

▲2019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

工程机械产业是长沙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支柱产业之一,长沙已经成为享誉全球的工程机械集群城市,三一集团、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等工程机械巨头在此集聚。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中,长沙占4家;全国工程机械五强中,长沙占据3席,长沙已成中国最大工程机械产业制造基地,因此获得“工程机械之都”称号。

令人骄傲的是,近年来长沙工程机械中又增添了新成员,那就是铁建重工的大型装备——盾构机制造。盾构机是工程机械领域的“巨无霸”,素有“地下航母”的美誉。

03

“国家智能制造中心”

呼之而出

在长沙,一堆棉花变为成品被芯,需要多久时间?答案是:3分钟。在长沙高新区梦洁家纺车间,一堆蓬松的棉花被送入机器内,仅需几个环节,出来的就是一床床洁白的被芯。

梦洁是目前全国家纺业唯一授牌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其智能生产线整合了国产的开松设备、西班牙的梳棉设备、德国大象多针机设备、意大利超声波裁切设备和自动折叠、枕芯打包等15套全自动化设备,只需6名员工,每小时可生产被芯近3000床。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多,而成本降低了20%多。

在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同样是两米宽的走道,分别铺设了一条传统生产线和一条工业4.0生产线。传统在线工人忙不停,显得力不从心。工业4.0在线,机器人能根据生产管理系统中的订单情况自动计算物料,将物料需求发送到仓库。

结果是:传统线9名工人,12.5秒生产一台马达;工业4.0线2名工人、5个机器人,7.5秒生产一台马达。

工业4.0不再只是德国的专业术语,也是长沙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实现智能化,从而提高竞争力的代名词。

毫无疑问,这只是长沙高质量发展征程中浓墨重彩的一个侧面。

率先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为建设制造强国贡献“长沙力量”,这是长沙制造业发展的总目标。

去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做好中部地区崛起工作特别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长沙市第一时间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并审议通过了《中共长沙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这份被称为“长沙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条”的文件,是长沙制造业发展的远景图和路线图,吹响了率先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的集结号。

早在2015年,长沙按下智能制造“加速键”,成立了顶层设计机构—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这也是长沙率先在全国发布《长沙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之后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长沙智能制造产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长沙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加快构建智能制造服务体系、产业链条和人才高地,推动长沙制造业率先向高端、智能、绿色转型升级,率先建成智能制造强市。

为此,长沙设计了“三步走”战略:2018-2020年打基础,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显着增强,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企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2021-2023年扩示范,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优势产业企业智能转型基本实现;2024-2025年树标杆,全市制造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完善。

▲浏阳经开区长沙惠科第8.6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主厂房建设工地。

随着《关于支持工业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的若干政策》等扶持政策的出台,作为发展智能制造的“顶层设计”,将促使长沙制造业借助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换道超车”,构建新的智能制造生态体系。

近年来,长沙始终坚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洼地效应”持续释放,尤其是去年发布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条”,为长沙制造业发展定下了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

▲杉杉能源在长沙基地厂房设备已上线。

目前,长沙已有668家市级智能制造试点企业,其中“国字号”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专项项目达到27家,在全国省会城市第1位。今年,全市市级智能制造试点企业预计将突破1000家。

如今,长沙国家级科研平台已突破60家、省级科研平台接近800家;全市建有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20多家;全市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000家,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过万亿元。

▲宁乡经开区项目建设势如虹。

“敢为天下先”的长沙,在十多年时间里,便从消费型城市蜕变为“工程机械之都”、“媒体艺术之都”,且连续12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而“智能驾驶第一城”也即将破茧而出,这些都是与长沙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密不可分的。

    来源:湘港道

    作者:肖建花 梁琼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