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搬下山来,奔向新生活

  蔬菜大棚里,万昭松(紫衣)正跟扶贫干部联系的蔬菜种植大户视频连线请教。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飞 摄

蔬菜大棚里,万昭松(紫衣)正跟扶贫干部联系的蔬菜种植大户视频连线请教。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飞 摄

前几天,浏阳普降大到暴雨,气象部门还发布了山洪、地质灾害预警。

看着窗外电闪雷鸣、暴雨如注,住在小河乡皇碑村异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的万昭松感慨万千。他说,如果不是从山上的土坯房里搬下来了,碰上这样的天气,可能会担心得睡不好觉。

事实上,被改变的不仅仅是住房条件。从2017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以来,在乡村两级和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万昭松和村里其他10多户贫困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通过种大棚蔬菜、就近就业等方式,摘掉了“贫穷帽”,奔向充满希望的新生活。

搬出大山,生活方便舒适多了

从长沙城区驱车到浏阳小河乡需要两个小时,而皇碑村更是在最东端,连绵不绝的山那边就是江西。

“典型的贫困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没有主导产业。”皇碑村党总支书记杨显初说起以前的情况直摇头。他担任村支书已有10个年头。

2014年,皇碑村被确定为省定贫困村。在相关部门、乡村两级和驻村工作队的精准帮扶下,脱贫攻坚工作逐渐有了起色。

但有一个群体却让扶贫干部们特别忧心。在海拔六七百米的横巷山上,16户贫困户散居于此。山高,坡陡,路不好。青壮年还能骑摩托出行,老年人下山只能步行,想攒点鸡蛋到镇上去卖,都得走1个多小时。

大山像一道屏障,挡住了村民的脱贫路。这也成了皇碑村扶贫攻坚最难啃的骨头。怎么办?

“要挖穷根,必须搬迁!”2017年下半年,驻村工作队向上级争取了易地搬迁的项目。

有老人在山上住惯了,不肯搬。有人觉得建新房费用太高,担心搬不起。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一头扎进山里,挨家挨户上门,三番五次做工作、讲政策。

“搬到山下去,小孩上学、老人看病,都方便多了是不是?”

“贫困户易地搬迁建房,人均25平方米,补助2.5万元,四口之家能有10万元,建100平方米的平层足够了。”

……

往哪儿搬?村里根据16户贫困户的意愿,除6户分散或购房安置外,有10户采取统规自建模式集中安置在距村部仅数百米远的塅心组,地势开阔,出入便利。

记者在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看到,10栋浅绿色的平房联排在一起,每一户都显得干净整洁。安置点旁边还有一个精心打理的文化广场,花草树木,绿意盎然。晚上天气好的时候,大家就在这聊天散步。

“虽然山上老家不过三四公里远,但住在这里比原来确实方便多了,也舒适多了。”贫困户王江南和老伴住进新房,每月除养老金外,还能靠在家组装花炮筒子挣1000多元钱。当然,最让她高兴的是,搬下山后没多久,40多岁还没结婚的儿子也找到了媳妇,如今在浏阳经开区打工,每月收入几千元。

搬出大山,绿色蔬菜“种出”致富路

易地搬迁要让贫困户搬得出,更要稳得住、能致富。

“皇碑村生态环境好,属于大围山小气候,昼夜温差大,适合蔬菜种植、育苗。”皇碑村第一书记、扶贫队队长胡合传说,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决定发展蔬菜种植产业来帮扶搬下山来的贫困户。

红薯叶、刀豆是皇碑村的特色扶贫产品,种植面积达数百亩。

“红薯叶去年就种了180亩,今年将扩大到400亩。每年可以割四茬,一茬1000公斤,按每斤4角钱的保底回收价,亩产收入超过3000元。”胡合传介绍,村里和浏阳市两型产业园相关企业合作,就在村里建成初级产品加工厂,为日益走俏的预制菜提供原材料。

为了让皇碑蔬菜更早上市,提高附加值,在扶贫后盾单位长沙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支持下,去年村里在安置点附近流转了几亩土地,建成4000平方米的11个蔬菜大棚,以优惠价格租给贫困户种植。

48岁的万昭松和另一名村民合伙揽下了这个扶贫项目。记者在大棚内看到,黄瓜、辣椒都已经挂果。

“上市不到1个月,已经卖了差不多1万元。”万昭松告诉记者,新鲜上市的本地辣椒每斤可卖七八元钱。今年以来,驻村工作队给自己送来了防疫消毒用品、复合肥等物资和产业扶贫资金,还多次帮他联系专家或种植大户进行免费技术指导。

当天,万昭松发现茄子的花有点蔫了,就用手机视频连线请教古港镇的蔬菜种植大户罗振兴,他也是扶贫干部罗翔的叔叔。

“一是大棚温度可能过高,有点烧根,水浇透让它凉下来;二是枝太多,营养跟不上,只留4根主枝,其他多余的枝剪掉。”罗振兴在视频中认真指导,并表示过几天会到现场来看看。

大家的热心帮助,让万昭松很感动。 “现在我大女儿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我们夫妻俩一定努力干,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万昭松说,除了大棚蔬菜,他还种了12亩优质稻,有30亩自留山,打算再申请点贴息贷款养几百只鸡和鸭。

相关链接

皇碑村脱贫成效

皇碑村总人口3122人,面积约20平方公里,贫困人口85户245人,现行标准下已脱贫68户,2020年预脱贫17户,均为财政兜底脱贫。

该村通过流转土地、发展蔬菜大棚产业,引进湖南道吾山食品加工有限公司,以“企社”合作模式在村投资建初加工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致富带头人+贫困户”的模式,使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与贫困户增收持续稳定。2020年村集体经济有望超过15万元。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颜开云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