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因村选产业 因户定项目 “拳头书记”下乡扶贫记

  瞿吉林(右)正和黄志清一起清点鹌鹑蛋,打包后准备送往长沙城区各学校。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钱娟 摄

瞿吉林(右)正和黄志清一起清点鹌鹑蛋,打包后准备送往长沙城区各学校。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钱娟 摄

“疫情期间,销路没受影响,贫困户饭碗端得稳!”5月12日上午,看着一箱又一箱鹌鹑蛋从扶贫车间被运往长沙城区,宁乡残美鹌鹑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志清乐开了花。他告诉记者,扶贫车间像上了发条,满负荷运转,离不开“拳头书记”。

黄志清口中的“拳头书记”,正是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派驻宁乡沙田乡宝云村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瞿吉林。2018年3月,他第一次走进宝云村,到老乡家串门走访,“我是新来的第一书记,姓瞿,您可以叫我小瞿。”淳朴的山里人,用宁乡话回应,“什么,是Qu geng(拳头)吗?”从此,村民们亲切地唤他“拳头书记”。

硬骨头,难啃也要上

宝云村地处宁乡西部,是典型的山区,产业基础薄弱,村集体收入为零,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这里是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71户517人。

啃下难啃的硬骨头,硬着头皮也要上!进村头一个月,瞿吉林话不多说,成天泡在村里转悠,挨家挨户走访。贫困户聚在一起开大会,不少人露了怯,“想搞产业,可我们缺资金、少技术、没门路;想出门务工,又怕家中老小无人照顾。”朴实的山里人,眼里流露出脱贫致富的渴望。

“对于贫困群众而言,他们更需要实实在在的帮扶、看得见的改变。”很快,这位“拳头书记”打出了第一个硬拳头,“贫困户想端稳饭碗,要靠产业、就业拉动。”

寻找产业出路时,驻村工作队遇到了难题。直到一次下户走访,老乡向瞿吉林说起“致富能人黄志清,是养殖鹌鹑的好手!”瞿吉林敲开了黄志清的家门,两人一拍即合,碰撞出了发展思路:以合作社为龙头,成立扶贫车间,带动贫困户抱团创业。

抱团创业,甩掉穷帽子

选准了创业方向,瞿吉林全程跑腿,落实一个个细节,从筹措资金、选定厂址、钻研技术、对接销路,一样也没落下。2019年初,宁乡残美鹌鹑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并被列入扶贫车间项目。

听说扶贫车间招工,63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周祖良第一个报了名。老周是家里的顶梁柱,妻子中风了,每年光医药费就是不小的开支。手脚勤快的老周,去年不光拿到了2.2万元工资收入,还靠养牛补贴家用9000多元,甩掉了穷帽子,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行列。

“搭帮工作队‘做媒’,与20多所中小学签订了供货协议,销路不愁。”黄志清给记者算了一笔细账:扶贫车间育有2.8万只鹌鹑,还免费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苗子,每天可产出600多公斤鹌鹑蛋,每天产值超过8000元。扶贫车间拉动,贫困户家门口就业,赚钱顾家两不误。目前,残美鹌鹑养殖专业合作社与何叔桃、周命章、黄寒辉、廖起初、周祖良5户贫困户签订了劳动协议,带动贫困户年收入增长1万元以上。

美好生活,正徐徐走来

精准扶贫结硕果,更多好消息接踵而至:宝云村摘掉了省定贫困村的帽子,发展了鹌鹑和绿壳蛋鸡养殖、优质水稻种植等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多条腿走路,预计今年全村将实现7户15人脱贫。

常年被疾病困扰的黄枚良也坐不住了,“书记,他们能干的,我也能做!”今年53岁的黄枚良,上有80多岁的高龄父母需要赡养,一家三口窝在房龄100多年的土坯房中。如今,黄枚良成了扶贫车间的一名工人,每年工资收入在1万元左右。得益于精准扶贫政策,黄枚良被纳入危房改造户,拿到了4万元危房补助资金,即将在今年6月住进新房。美好生活,正在向黄枚良走来。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钱娟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