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历史名人与长沙天心区的故事

长沙天心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荟萃。早在西汉时期,其老城区部分就是长沙国都的所在之地。

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杰出的政论家、汉赋代表作家贾谊任长沙王太傅,曾入住天心,在此关注着西汉王朝的历史命运与未来发展,并写下他的名篇《吊屈原赋》和《鵩鸟赋》,成为出现在天心区史册上的第一位历史名人。

1.jpg

位于太平街的贾谊故居

此后,两汉名将樊哙、马援南征边域,亦曾驻军天心;名臣祝良、黄香曾生活于此,韩玄任职长沙太守,都留下了动人的传说。魏晋南北朝时期,今天心区属于长沙郡治的范围。晋代名将陶侃曾在此活动,太平街的陶侃庙、南城外的惜阴书院,都是后人纪念他的地方。致唐、五代,精彩的历史画面较为详尽地展开。

2.jpg

天心区的南倒脱靴巷,传说得名于魏延刺韩玄的故事。

其时,今天心区的老城区为潭州衙门的所在,又是五代十国时期楚国都城的重要区域。因此,更多的历史名人在此活动,药王孙思邈,诗圣杜甫,都在这里留下足迹,至今南湖港、药王街等处仍流传着当年的佳话;碧湘宫、九龙殿则是当年马氏诸王割据称王、笑傲群雄之所。

3.jpg

杜甫(712年-770年)

4.jpg

天心区药王街因孙思邈而得。相传隋唐间医学家孙思邈带徒弟刘神威在这里开设多年医馆,晚年孙思邈隐居长沙。据清同治《善化县志》载,这里建有药王宫,故名。

群星璀璨,辉耀天心。长沙天心区的早期历史,可以说是文物繁茂、风流倜傥,充溢着历史的光辉和永久的魅力。

宋、元、明时期,是长沙天心区历史发展更为重要的阶段。在这从公元960年至1644年的680多年中,长沙城市的格局与规模基本形成,今天心区为其城南部分。宋、元两朝,今天的长沙称潭州和潭州路(后改天临路),明代改称长沙府,其州、路、府衙门均设于城南,其最高行政长官知州、总管、知府均在此施政安民,兴办教育,修复名胜古迹,宋代真德秀、元朝阿里海牙、明代钱澍为其政绩昭著的代表。

真德秀(1178年—1235年),字景元,后改景希,人称西山先生。西山先生祠在长沙市今天心区登仁桥天妃宫之侧,旧址毁于1938年长沙大火。

这一时期,众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学者、文学家都来过长沙,其中不少即曾在城南活动。张浚为宋代四大抗金名将之一,居住城南妙高峰,并在此大兴土木,建造了甚具规模的邸宅,命名城南书院。从此,城南书院芳名流播,长达千年。

宋儒张栻、朱熹两位大思想家,曾在这里研讨学问、穷究性理,创立了影响深远的湖湘文化。明代的知府钱澍在城南振兴文教,推官翟台修浚河道,大学士李东阳亲临城南,都在这里留下足迹,至今南湖港、朱张渡、西湖桥、碧湘街等处仍流传着当年的佳话。

清代的长沙,正式成为湖南的省会。城南为善化县辖区,区域内有主管全省司法的按察使司衙门、主管全省教育的学院衙门、主管全省漕粮的粮道衙门和长沙府学宫,堪称衙门重地、文教之区。诸省、道、府、县官员,各履其职,亦有政声治绩。

5.jpg

始建于明代的天心阁,明代即已闻名的白沙井,均于清代前期由湖南巡抚觉罗敦福主持重修,名儒李汪度为之作《重修天心阁记》,而旷敏本、张九思、唐仲冕等雅士名流则为白沙井吟诗作文。地以名重,人以文传,从此天心阁、白沙井成为名城长沙胜迹与首要标志,更是天心区的骄傲。

这一时期长沙城南的最大特点,是其经济、文化的繁荣,著名的城南书院于时重光、惜阴书院于时创建,开创了清代城南人才辈出的局面;由小西门外发轫,骎骎而及坡子街、太平街,延至南正街(今黄兴南路商业步行街)的商业文明,缔造了城南名老字号层见叠出的辉煌。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妙高峰下的城南书院,余正焕、贺熙龄、胡达源、陈本钦、何绍基、郭嵩焘、王先谦等名师云集,培养出了左宗棠、胡林翼、曾国荃、罗泽南、李元度、皮锡瑞、王闿运、瞿鸿禨、黄兴、樊锥、杨昌济、杨端六等一代又一代出类拔萃的学生。

7.jpg

而近代长沙第一批最有名气的实业家朱昌琳、陈文玮、梁焕奎、左学谦,都是在此起步,营造了长沙的近代工业文明;更有那创自清代前中期的名老字号,如九芝堂、玉和酱园、吴大茂针号、德茂隆酱园等,传承着古老的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

民国时期,仅仅经历三十余年,但天心区的历史发展仍然显现出经济、文化上的优势,仍然是一个令人耀目的时代。原清代城南书院已于清末更名湖南中路师范,民国成立伊始,改称湖南第一师范,这是天心区最具影响、首屈一指的人才摇篮。其校长如孔昭绶、张干、易培基等堪称一时之选,其教师如袁吉六、黎锦熙、杨树达、徐特立、周谷城等均为满腹经纶、学贯中西。

8.jpg

青年毛泽东曾在此就读,心怀天下,当时即令人瞩目,后来终于创建了惊天的伟业。同时尚有蔡和森、何叔衡、李维汉、萧三、周世钊等,求学于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掷地有声的名人。

9.jpg

青年毛泽东(油画)

民国初年创办的长郡中学,莘莘学子,勤奋有为,涌现了如张孝骞、李立三、郭亮、任弼时、李富春、肖劲光、曾三、蔡仪、吕骥等优秀人才。他们或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或是著名的科学家、学者和艺术家,有的是为著名的两院院士。

李富春(1900年-1975年),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入党的老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奠基者和组织者之一。李富春故居位于天心区三兴街。

民国时期的城南,仍然保持着商业的繁盛,又出现了在后来驰名湘中的名老字号,如九如斋、中华国药局、四怡堂、李合盛等,与此同步,其创办者也成为省城商界的闻达之士。

10.jpg

中华国药局旧影

抗日战争初期,湖南省城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高潮,华北、华东的大批学校南迁,因而大批的文化人士来到长沙,使之成为名噪一时的“文化城”。其中,不少人就居住城南,或经常活动在城南,如郭沫若、田汉、茅盾、周立波、钱君匋等,此外尚有国画大师齐白石、散文大家林语堂、油画大家徐悲鸿、女兵作家谢冰莹等,过往长沙,小住城南,都在这里留下了许多逸闻轶事,更为长沙城南增添了文化的异彩。

1939年至1942年发生的著名长沙会战,城南一带是保卫长沙的坚强阵地,为我军广大爱国将士与敌寇激烈厮杀的战场。其时,不少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将领慷慨激昂,坚守阵地,誓与长沙共存亡。第十军代军长李玉堂,住守电灯公司办公楼,要将这里作为长沙的“四行仓库”。第三十团团长葛先才率部守卫东瓜山阵地,转守为攻,奋勇出击,为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吹响了“冲锋号”。

11.jpg

李玉堂(1899年-1951年)

历史的名人,是过往时代各个方面出类拔萃的代表人物,也是各不同时期文化的典范。今天心区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了无数的名人杰士,叱咤风云,引领潮流。他们或废寝忘餐,装点关山;或在此办学兴教,移风易俗,培育人才;或领兵作战,捍卫河山;或胸怀壮志,读书求学;或经商办厂,振兴实业,均卓有成就,而名垂青史。他们共同构建了天心区光华灿烂的文化,书写了天心区悠久绵长的历史,成为我们今天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来源:新湘江评论

作者:梁小进

编辑:胡红叶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