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智造引擎发力,助推园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广汽三菱发动机工厂内,机器手正在作业。

博世(长沙)工厂工业4.0生产线。

在上汽大众长沙工厂内,AGV小车正自动搬运工厂内的物料。蒋炼 摄

为加强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简称示范基地)的分级分类指导和动态管理,推动示范基地不断提升发展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了2019年示范基地发展质量评价工作,形成对全国381家示范基地发展质量评价结果(以一星到五星体现,星级越高表示发展质量越好)。

近日,该评价结果公布,长沙经开区成功入榜获五星评价。据了解,381家示范基地是我国制造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制造强国建设的支撑力量,此次“强强对决”中,仅30家示范基地获得五星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园区企业智能化程度,是此次评价的重要指标。而在长沙经开区,“智能制造”已成为园区经济建设的关键词。就在4月初,长沙经开区与三一集团强强联手,千亿级区块链产业园落户于此,新技术再为制造业赋能。在园区的另一头,同属三一集团的三一智联重卡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在资方资金全部到位的情况下,项目厂房拔地而起。而位于蓝田北路以东的顶立科技星沙基地项目则已进入收尾阶段,这里即将成为国内最大的高端特种智能热工装备生产基地,及省内最大的金属3D打印产业基地。

以“率先打造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率先建设5000亿国家级园区”为发展目标,近年来,长沙经开区始终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示精神,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

如今,在智能制造、智慧园区、工业互联网“三位一体”创新模式引领下,长沙经开区正深入实施智能制造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智慧园区与人才高地“双臂支撑”,以智能制造为抓手深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湖南制造”向“湖南智造”跨越、长沙率先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当先锋、打头阵。

顶层设计,智能智造引导产业集群

实体经济的发展不能一蹴而就,产业基础不会凭空产生。时间回到28年前,一群充满干事热情的“经开人”来到了长沙城东的一片“黄土地”,他们用超前的眼光,规划出了湖南省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蓝图。28年后,这里成为了长沙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区域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破千亿元。顶层设计是战略眼光的体现,也是“经开人”面对新时代发展考题的第一思考。

为此,长沙经开区与工业和信息化部核心研究机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信通院”)开展全面战略合作,整合国内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排名第一的苏州工业园信息化团队等国内顶尖资源,设计出了智能制造、智慧园区、工业互联网“三位一体”协同合作推进机制,将其作为智能制造“长沙经开区模式”的核心载体。

随后,长沙经开区结合“两主一特”产业、四条产业链发展基础,先后编制了《智能制造发展中长期规划(2018-2025)》《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行动指南》《关于推进智能制造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形成了智能制造“如何走”、企业“怎么做”、依托“谁来做”层层相扣的智能制造推进体系。

合理的顶层设计也吸引了一批行业级和企业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来到园区,为实体企业智能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撑。三一树根互联“根云”平台接入工业设备56万台,赋能61个细分行业,已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引进国家智库机构中国信通院中南基地,成功举办工业互联网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产业活动——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工作组全会,园区内蓝思科技、长沙树根、山河智能等龙头企业牵头成立长沙市工业互联网协会、湖南省CIO联盟等机构,不断拓展平台纽带作用。

在此基础上,长沙经开区公布了“两步走”战略:到2021年,长沙经开区将建设国内领先的智能制造应用基地、示范基地和创新基地,打造国内领先的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完善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基础,构建智能制造人才高地,主导优势产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率先建成5000亿国家级园区;到2025年,主导优势产业全面实现智能化转型,打造三个千亿以上产业,建成“湖南第一,全国领先,全球知名”的世界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创新发展,突出智能智造带来实效

机器人在流水线上高速运作,收放自如,工人只需在电脑显示屏前进行“人机对话”,监控机器运行状况,无人车就能自动拣配物料,这是发生在山河智能工业城挖掘机事业部机器人焊接车间里的一幕。通过智能化改造,这里5台焊接机器人为一个单元,只需6个工作人员轮流值班,相比传统焊接生产线需要15人工作,大幅度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焊接机器人生产效率从传统人工每月600台提升到了1000台。

无独有偶,三一集团将国家智能制造示范项目18号厂房进一步打造升级为世界级灯塔工厂,在全球首次实现了大型复杂机械的离散智能制造,工程机械领域首次出现了“一张钢板”到“一辆泵车”的全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在用地减少三万平方米的基础上,产能提升了1.5倍,一次合格率高于行业30%。在上汽大众长沙工厂,5种车型共线生产,这里被誉为世界级智能制造工厂的典范。在蓝思科技“智慧车间”,厂房内实现6.7万台设备互联互通,整体生产效率提升60%,成本降低近30%。

龙头企业带头冲锋,中小企业也有自己的位置。金鸿顺冲压产线升级机械手取放料,冲压效率由每件18秒提升至12秒;飞斯特应用了具有信息深度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执行自控制功能的制造系统,使得多个机加工中心在自动机器人调度下进行“圆桌”式协同工作,生产效率每班产量输出得以提高50%,产品不良率低于1%,生产周期缩短20%。大力推动“软硬兼施”,强化企业数字化综合实力,如安道拓开发应用MES生产执行系统、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人员效率提升30%,节约成本20万/年。

在长沙经开区,“智能智造”不是概念,而是切切实实取得实效的技术手段,与生产的成本和效率息息相关。园区企业也已在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实现体系化应用,在智能制造应用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数据显示,2019年度园区42个智能制造试点项目中包含22个生产设计类环节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涉及汽车、食品、装备、零配件等多种领域。园区2019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共收到园区57家企业项目申报书,改造总投资金额达6亿元。2019年度园区42个智能制造试点项目中包含22个生产设计类环节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

合理布局,架构产业发展新生态

2019年5月20日,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落户长沙经开区。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长张平文表示,落户千亿产业聚集的长沙经开区,期待学会与园区发生“化学反应”。

产业催生技术革新,技术革新推动产业升级,技术和产业从来一个闭环。

借此机会,长沙经开区在“两主一特”产业上不断“落子”。据统计,近三年来,园区年均引进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项目57个、投资额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个,其中包括三一智联重卡、蓝思科技黄花生产基地、大陆集团中央电子工厂、广汽三菱研发中心及零部件产业园、索恩格新能源汽车技术全球研发中心及工业园二期、比亚迪IGBT、博世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等一批高质量智能制造项目。同时,铁建重工高端地下装备制造、中南源品生物科技园、广汽三菱发动机、广汽菲克K8、索恩格汽车部件、烁普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隔膜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

相对应的,智能制造配套产业也向园区不断聚集。在湖南省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荐目录中,长沙经开区企业占到了长沙入选企业的三分之一。在园区评选出的长沙经开区智能制造服务商名录,智能制造服务商达到了123家,吸引了树根互联、中电互联、用友、博世、蓝思智能等一大批区内外优质服务商的聚集。

在有着技术支撑的产业生态之中,园区企业的生存力大大提升。在此次疫情期间,就有企业遭受人员短缺、生产低效、管理困难等重重考验。在此形势下,部分企业依托信息化自动化基础和远程连接部署,减少现场作业人员,实现生产运营活动不间断。三一重起以智能化生产代替“人海战术”,大量采用智能焊接机器人等进行作业,减少现场生产管理人员,降低疫情对复工量产的影响。广汽菲克采取柔性办公模式,灵活安排人员进入公司或远程办公,顺利完成复工任务。树根互联上线“根云疫情防控信息平台”,免费提供给社会各界使用,可通过健康打卡、复工信息填报、园区/企业分层管理等线上功能,利用微信完成疫情信息快速收集与数据的快速分析,帮助园区及企业及时掌握疫情信息,为复工提供决策支撑。

长沙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站在新时代发展的风口,长沙经开区又开始抢抓以5G为核心的“新基建”窗口期机遇,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干的作风不变,就是将立足企业已有的数字化转型需求和基础,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企业智能化改造项目,充分发挥技改投资的乘数效能,带动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最终以市场订单催生以工业软件、智能装备、系统集成为主的服务型制造发展,形成良性的市场循环,架构出产业发展的新生态。

来源:产经周刊

作者:欧亚琦

编辑:王璐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