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防疫主战场 长沙市第一医院北院修缮改造 72小时完工

72小时,只是大多数人疫情隔离期间吃吃睡睡、浑浑噩噩的三个昼夜;在长沙城北,却见证了一场和时间赛跑、和疫魔角力的战役。

今日,长沙市第一医院北院(长沙市公共救治中心)修缮改造工程完工。照片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1月30日,长沙市第一医院北院(长沙市公共救治中心)修缮改造工程完工。照片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1月30日,随着长沙市第一医院北院(长沙市公共救治中心)修缮改造工程完工,三栋总面积1.4万平方米的无自来水、无网络、无天然气旧楼,短短72小时内,被修缮改建成一座现代化医院,成为长沙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主战场。开福区克服疫情进逼、过年用工荒以及时间紧任务重的重重困难,以迎难而上的“硬核”执行力,创下72小时改出一座医院的“开福速度”。

与疫魔角力

一边收治确诊病人,一边争分夺秒施工

“戴着口罩通宵施工,这样的场面我从来没见过!”提起过往这三个不眠之夜,长沙市一医院北院修缮改造和环境维护临时指挥部指挥长、开福区副区长杨光华分外激动。

杨光华说,长沙市一医院北院修缮和改造工程,是市委、市政府在抗击疫情关键时刻交给开福区的一项光荣又艰巨的任务。

艰巨,因为这首先是一场和疫魔的角力。正值春节“用工荒”,尤其是在疫情紧急的关头,更何况是在确诊患者集中的医院施工。“现在的行市2000元一天都招不到工,一开始我们真的担心。”负责施工的湖南高岭建设集团董事长胡锷说,令他感动的是,接到任务是招30名工人,结果大年初二早上,58位工友争相赶来,到了大年初三,工人加管理层一下子来了200余人,有工友因亲人反对,只得挣脱家里“软禁”悄悄出来。“冇得一个人讲条件,我们就是吃这碗饭的,我们不建医院,有病大家去哪治?”共产党员、工友莫阳说出大伙的心里话。

长沙市一医院副院长袁鲲对农民工兄弟满怀敬意。“医院改建修缮施工过程中,就在陆续收治确诊病人,很多时候病人在楼上住院,工友就在楼下施工。”袁鲲说,虽然工人们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 但一边收治确诊病人,一边争分夺秒施工,这样的压力可想而知。

与时间赛跑

“硬核”72小时旧楼变身新医院

在医院综合楼顶,记者放飞了无人机。无人机视角下,长沙市一医院北院1、2号住院楼和3号综合楼以及大门,构成了一个曲折的“Z”字形。整个医院三面环山,在一个口袋型的山坳里,地形有利于传染病隔离治疗。

难以想象,这样一所环境清幽秀美的医院,72小时前还是一片无自来水、无网络、无天然气,只有照明用电的荒凉小院。袁鲲告诉记者,这里始建于2003年非典期间,由于很少使用,年久失修。杨光华说,施工进场时这里用水只有井水,没有网络信号,用电只有单相电。

疫情紧急,惟有和时间赛跑!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衡华等领导27日深入现场指导,看望慰问一线建设者;开福区委书记曹再兴、区长谢伟峰现场办公,督办工程建设,加油鼓劲;开福区住建、公建、城投、城管、公安、环境等十几个部门和高岭、顺天、沙坪、洪山和新竹园建筑公司等通力合作,奋战夜以继日。

72小时,给这座医院带来怎样的变化?修缮改造,解决水电气和网络问题,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增加医疗服务用房,改善医疗条件,全面提升抗击新型肺炎的医疗能力和水平。“大年初三(27日)接通自来水;28日,接通网络,1号栋病房交付使用;29日,燃气接通,2、3号栋病房完成改造,300吨污水收集和处理罐安装到位,医疗服务用房第一栋建成,崭新的沥青进院道路一个通宵铺好;30日扫尾清场……”在指挥部,一张密匝匝的工程进度表,透出了分秒必争的紧迫感。

建设高峰期,最多有17支不同单位的队伍、400余人同场施工,现场有条不紊。捞刀河街道党员突击队一天之内为长沙市一医院北院抢建出2个停车场百余车位,街道主任蔡哲过年前因拆违工伤内脏破裂大出血,手术伤愈不久便投身突击行动;开福环卫出动20余台环卫车,对改建后的医院大清洗……众人协力之下,除了修缮和改建长沙市一医院北院原有三栋楼外,新建的2000余平方米的服务综合用房将于31日晚交付使用。(李卓 方雄辉)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李卓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