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蔬菜王国”结出“幸福果” 生态农庄还能这么玩?

微信图片_20191224152026_meitu_1.jpg

田野间的钢架大棚。

红网时刻记者 万牧昆 长沙报道

在你的印象中,农庄应该是什么样子?

阡陌纵横的稻田?篱笆扎起的围栏?还是田垄上传来的蛙鸣蝉叫?

走进浏阳市沿溪镇沙龙村,一排排整齐的钢架大棚、连片生长的新鲜蔬菜、田边的智能水肥一体化设施,以及村中的农业研学基地,给来访者带来不一样的“乡村体验”。

这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沿溪镇依托万亩蔬菜核心示范区的独特区位优势,以科技创新和绿色生态为发展理念,推动农业种植不断优化升级,形成智能化农业生产和观光旅游融为一体的生态农庄新业态,让农村环境“美”起来,百姓钱包“鼓”起来,“蔬菜王国”结出了“幸福果”。

微信图片_20191224152042_meitu_2.jpg

位于沙龙村的研学基地。

“农旅结合”有创新 “研学”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农旅结合”怎么做?打牌、钓鱼、吃土菜?沙龙村里,一座座错落有致的庭院、房前屋后的花草绿植、整洁干净的街道、颇有艺术气息的园艺设计为这个“研学”基地赋予了别样的魅力。

“明天孩子们就要来了,得抓紧时间搞好卫生。”沙龙村蝴蝶花园小区的一所民居内,罗运华正将洗好的床单一件件晾晒起来,窗外,许多人家的阳台上也是一片“雪白”。“我们小区大部分住户都参加了研学活动,每年能增收近3万元。”罗运华说。

去年起,沙龙村试水“农业+旅游”新模式,与中澳蓝鹰国防教育基地合作,在村里联合打造农业研学基地。“我们有优质的农业资源,中澳蓝鹰有好的团队和品牌力量,让资源转化为资产实现最大化。”沙龙村党总支书记罗平春介绍,今年基地共接待各地中小学生200余批,带动经济收入30余万元。

“在基地里,孩子们不仅可以参与自采自摘、自种自耕等乡村体验活动,还可以加入文明劝导队,与村民们一起学习垃圾分类等知识,互相帮助形成文明习惯。久而久之,孩子们有了收获,村子也变得越来越美,氛围越来越和谐。”罗平春介绍。

“智慧”农业促转型 产销结合显成效

“以前种地要看老天爷脸色,现在,我们想种就种!”走在大棚里,沙龙村新丰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福初指着旁边的智能喷灌设施,笑着说。

通过智慧农业平台,新丰蔬菜专业合作社不仅通过水肥一体化、控温控湿促成了大棚蔬菜高效育苗,高效产出,还能凭借连接智能探头的液晶显示屏,实时监控土壤的污染程度和瓜果蔬菜的成长情况。“现在,农民不用下地,就能完成灌溉、施肥等日常管理,连60多岁的老人也能‘重操旧业’,为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很大的助力。”周福初说。

有了产品,销售怎么办?“订单式”生产为农户“排忧解难”。“通过与市场对接,我们由种植四季豆等单一产品转为生产莴笋、南瓜、菜心等70多种蔬菜,随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沿溪镇主管农业的副镇长欧阳山说,“目前,沿溪镇拥有农业企业200余家,不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营销管理体系,还构建了‘三知田园生活’农村电商生态圈,打造本地特产160余款,日发送包裹3000余件,本年度销售额达3700余万元。”

一直以来,沿溪镇着力深耕产业提质,以农业产业强镇为抓手,做优做强沿溪品牌。充分发挥万亩蔬菜基地品牌效应,探索出“农业+”“旅游+”“互联网+”等农业新模式。成功申报了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示范镇,纳入湖南省农业产业绿色循环经济示范区,为农业产业转型发展走出一条生态路、创新路。

来源:红网

作者:万牧昆

编辑:吕周阳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s.rednet.cn/content/2019/12/24/6412495.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