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引入亲情照护 精神康复会所的“中国模式”获盛赞

IMG_3820副本.jpg

精神康复国际会所模式交流会在长沙市第三社会福利院举行。

红网时刻长沙12月19日讯(通讯员 陈都)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理念的进步,精神康复治疗方式也在不断更新,“会所模式”以其特有的康复方式逐渐受到国际认可。12月18日,精神康复国际会所模式交流会在长沙市第三社会福利院举行。长沙市精神康复联盟各机构的职工、会员及家属代表共100余人参加。

“会所模式”最早源起于1940年代的美国,至今已有300余家遍布全球各地,其最终目标就是让病人回归家庭和社会,像正常人一样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2007年,长沙率先引进“会所模式”精神康复理念,成立长沙心翼会所,2009年首次通过国际认证,十余年来已服务会员上千名。

“第一条,会籍是自愿性和永久性的。这意味着在这里不会有人强迫你做什么,只有你愿意做什么,我们会一起成长。”交流会上,来自美国与挪威的两位国际专家与现场观众分享着37条会所准则背后的意义。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位专家也是精神疾病患者,他向观众们坦言,曾经他也深受疾病困扰,但在会所的帮助下他能够来到中国进行交流,他相信在座的会员们同样可以克服障碍,回归社会。

康复理念的引进并非生搬硬套,从国外移植过来的方法是否适应于中国国情,这是心翼会所发展过程中始终思考的命题。令人欣喜的是,在“会所模式”的基础之上,心翼会所充分调动了会员们的能动性,将患者家庭作为介入对象,调动每一个家庭的能力和资源,打造了中国所特有的“亲情照护培育工程”,这也让专家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这为其他地区的会所竖立了榜样,他们为中国模式点赞。

长沙心翼会所主管罗月红介绍,这样的交流会既让会员、职工能够面对面地与国际专家进行交流,了解国际前沿的理念和做法,也能够将中国的经验介绍出去,共同进步,这对于促进精神康复这一国际难题的解决都是大有裨益。

来源:红网

作者:陈都

编辑:吕周阳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s.rednet.cn/content/2019/12/19/6386943.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