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池活水引鱼来

长沙高新区骨子里、血脉里就不断植入了追“高”逐“新”的深厚基因,创造着一个又一个“麓谷希望”。

麓谷保障房项目施工正酣,工地处处可见劳动者的身影。刘攀 摄

高新区打造“15分钟生活圈”,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集教育、养老、休闲、购物于一体的便利生活。

色彩斑斓的尖山湖公园像一幅油画。

▲全省首个便捷办税系统“捷税宝”在麓谷投入使用。刘 攀 摄

▲实验人员进行胚胎干细胞冻存操作。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长沙高新区管委会提供)

时值岁末,行走麓谷,无论身处人头攒动的政务大厅,还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无论是在日新月异的创业孵化基地,还是热闹非凡的“15分钟生活圈”,都能感受到长沙高新区正朝着“产业项目建设年”、“营商环境优化年”持续发力。

1-10月实现企业总收入2067亿元,同比增长18.2%,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好于预期、快于同期、高于全省”的较快增长。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这是长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周庆年一以贯之的理念。2019年是“营商环境优化年”,高新区以更优的营商环境,为长沙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为企业提供创新发展的土壤。

长沙高新区通过务实的“硬措施”,打造最优的“软环境”,营造了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真正实现实体经济降成本金额“高”,企业服务“新”,效能提速“快”,优化成果“实”,改革成效省市领先。

加大扶持力度

打造高新企业集聚高地

正为研发投入资金犯愁时,一笔减税降费“优惠账”让长沙景嘉微负责人喻丽丽“烦恼”得以解决。日前,公司收到了二季度增值税减税470余万。

“减税降费政策有效降低了公司的生产成本和人力成本,给了我们坚持研发的决心。”真金白银的支持更让她对公司转型发展、产品升级充满信心。

今年以来,长沙高新区开展“减负惠企”大行动,向企业兑现政策资金20多亿元,减税降费超20亿元,其中减少企业社保缴费成本1.62亿元,促进小微企业获得纯信用贷款6.28亿元,3000万元行政事业性收费园区“全买单”。为企业“雪中送炭”、提振信心。

这只是长沙高新区帮扶企业的一个缩影。今年,高新区梳理了500家龙头、骨干企业,开启了企业帮扶“新三年”行动,围绕“实施效能提速、实体经济降成本、企业家权益保护、政策落地”开展专项行动。在走访中共收集问题556个,协调、解决了企业反映的政策支持、融资支持、项目建设等多类问题,实现销号率100%。

针对企业聚焦的政策、法律、管理、融资等问题,设立“高新区企业家培训中心”和“高新区法律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免费培训、法律顾问服务、率先在全市成立劳动仲裁巡回庭等,为企业传经送宝、排忧解难。

红太阳光电在赴印度开发项目时,因为缺少“印度”的管理经验,缺乏当地政策法规知识,造成各种“水土不服”的问题。

“园区帮助企业对接具备印度本土经验的国内外专业机构和法律机构,协助解决了对外投融资等方面的难题。”红太阳光电副总经理、中电科(印度)新能源总经理刘贤金回忆起当时园区对企业的帮扶仍然感激不已。

长沙高新区打造打造“湘企出海+”长沙专区、外企服务中心、进出口商品展示中心、外贸服务中心等专业服务子平台,形成“1+N”的开放型经济服务体系,引进境外商贸机构20余家,帮助1200多家园区企业进行了对外经贸对接。

“从上市补贴到研发加计扣除到税费减免等,企业得到了从省、市到长沙高新区不同层面的大力支持。”远大住工集团总裁唐芬怀着初涉资本市场的欣喜之情说道。日前,长沙高新区解锁全省2019年创业板、科创板、香港联交所上市“三破零”成就。

目前,长沙高新区上市企业达44家,占全市三分之二、全省三分之一;新三板挂牌企业75家,占全市近一半,上市企业数量继续在全省处于领跑态势。对于企业诉求需求,长沙高新区做到了收集一批、解决一批、办结一批。

新能源装备链办公室协调成立长沙天际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解决天际新能源4.9亿元融资需求;针对桑德集团20亿元股权融资需求,协调了10.2亿元产业基金和9.8亿元信托资金;帮助长沙麦融高科等企业完成1000万元风险补偿贷款,解决了企业发展燃眉之急。

……

在麓谷,企业的“成长故事”正不断演绎。背后不仅有企业的自我革新,更离不开长沙高新区“激活一池活水”。

深化“放管服”改革

营造高效便捷政务环境

12月17日,宇晶机器(长沙)有限公司工程部副总彭知峰拿到了长沙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将窗口延伸到长沙高新区后,园区发放的第一本不动产登记权证。

“今后,园区内新购地建设的工业项目直接在麓谷就可完成从签订招商协议、行政审批到不动产登记等所有事项。”长沙高新区政务大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长沙高新区聚焦“两年”,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将企业业务办结时间“缩水”: 1个工作日内开办企业、一枚印章可以管58项审批、工业项目从立项到拿到施工许可证采用承诺制审批只需10个工作日、“一件事一次办”……截至目前,今年审批事项已办理5万余项。

在高新区政务服务大厅,“一件事一次办”二维码的易拉宝也在此“上岗”,办事群众扫码就可获知办理该事项所需材料、流程、时限,整个大厅的办事服务指南也“上墙”。

“扫一扫,涉税信息录入和首次发票申领业务都可以一站式办理,全部免费。”来自湖南机械之家电商服务有限公司的财务人员邹战平体验过“捷税宝”后感慨道。

一条条大胆的举措,一项项刀刃向内的新政策,为长沙高新区快速发展带来了令人欣喜的“化学反应”。

今年1-10月,园区新增各类商事主体7543家,平均每天新增24家,企业“升高、入规、扩面、上市”数量再创新高。33家工业和服务企业入规申报,448家高企申报,32个项目被认定为市级以上智能制造项目,3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项目,数量居全省第一。水活鱼多,长沙高新区绽开“活力之花”。

“今年的麓谷可真是热闹啊。”12月12日,在全市重大产业项目观摩现场点评会上,在场的项目负责人都称赞道。

77个工业项目热火朝天,413座塔吊鳞次栉比,235万台车(次)共移动土石方2113万立方米,全年日均运土5.8万立方米……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离不开长沙高新区提供的立体式、全方位优质服务。

“高新区的贴心安排真是及时雨,帮我们解决了数百名工人住宿办公临建难题。”高至旺龙产业园项目现场负责人潘涵说。

“20天便完成3000亩拆迁户签约,签约率100%。”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项目现场负责人说。

“渣土运输‘白+黑、晴+雨’,日最大外运3万立方米,最大力地保障项目推进。”天际汽车长沙新能源项目负责人李文韬说……高新区的项目服务“店小二们”被企业代表当面点赞的场景可谓比比皆是。

“企业需求就是园区要求”、“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项目就是初心,发展就是使命”。在长沙高新区,有一股“举全员之力、动全员之策”抓项目的氛围。

今年以来,围绕推进项目落地建设,园区共召开各级各类座谈会、调度会200余次,解决各类实际问题1100余个,一批重点项目的拆迁、林地指标、用电等堵点、难点问题先后得到解决,为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此外,还对项目现场蹲点护卫,不定期巡查,对影响项目建设的无理阻工、强揽工程等行为实行“20分钟到场、1小时清退、2小时复工”,营造了良好的项目建设环境,全年没有一例阻工事件发生。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眼下,大大小小的项目在高新区遍地开花。

长沙高新区全年累计新开工项目30个,竣工投产项目22个,续建项目17个,近期将开工项目8个,预计完成年度投资280亿元,同比增长27%,在项目规模、能级、开(竣)工数量等方面均创高新区历史最高水平。

解决后顾之忧

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据统计,2018年,长沙高新区以占全市1%的面积、3%的人口,创造了全市46%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11%的财政税收……可以说,高新区的科创精英们为这座城市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充分的政策保障让“金凤凰”加速汇聚。长沙高新区设立了1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5亿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为入区高层次人才提供个税返还、办公厂房租赁、项目用地、科技创新奖励、贷款贴息、企业税收政策等全方位优惠政策;此外,高新区还帮助入区高层次人才解决购房、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困难需求。

日前,在加拿大学习工作13年的王岳彪回国创立诺美网络应用技术有限公司,领到了长沙高新区第一套人才公寓的钥匙。

“为了满足高层次人才对舒适、方便的需求,我们对人才公寓室内装饰的标准进行了提高,普遍达到拎包入住的标准。”高新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长沙高新区9人入选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占全省的56%。目前,长沙高新区人才总量达18万人,其中国家高端人才34人、湖南省“百人计划”65人,长沙市“313计划”“3635计划”580人,各类人才拥有总量在全省、全市均处于领跑地位。

园区是创意的“孵化器”,梦想的“加速器”。

——创建孵化器17个、众创空间27个、工业地产10个,承载企业8000余家,园区双创活力得到了有力提升。

——加快企业梯度孵化,实施“雏鹰”培育计划,安排3000万专项资金,筛选150家技术水平领先、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实体科技企业,纳入雏鹰企业库,着力做好在库企业资本对接、科技支撑等服务,着力打造高质量市场主体。

——打造创新平台646个,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38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协作研发中心34家,与国防科大等100多家高校院所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人才聚,产业兴。目前,长沙高新区承担国家科技创新和产业化重大项目100多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及技术发明奖21项,授权专利2.5万件,专利申请、授权量均位居全省工业园第一位。

为“来麓谷”的人才创造沃土,让“在麓谷”的人才拔节生长。

优化人居环境

打造宜居宜业幸福麓谷

营商环境指数攀高的背后,是这座城市爆棚的幸福指数,麓谷人由衷的幸福感写在脸上。

一边是繁花锦簇的绿化带,一边是绿意盎然的小花园,走进河西麓谷·和沁园小区,虽是仲冬,往来的居民却是春风满面。“现在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了。”杨满秀老人是长沙试点推行的公租房最早一批住户之一。早上起来到附近改造升级后的市场买买菜,上午和小区的几个老伙计一起到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聊聊天,晚上再到附近的公园散散步。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集教育、养老、休闲、购物于一体的便利生活。

今年,高新区新增“15分钟生活圈”项目37个;新增停车场4个,共计710个停车位;新增农贸市场2个,惠及千家万户。

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体现在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同样也体现在良好的社会配套环境。

高新区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公租房建设运营“高新模式”,形成了全省规模最大的公租房保障区域。截至今年10月,园区公租房共计筹集房源1.13万套,近50万平方米,入住人员逾1.1万人,平均入住率达94%。新增幼儿学位900个、小学学位3240个,均居全市第一。

高新区持续推进蓝天保卫战工作。以更大力度治霾、治堵、治水、治脏,让天越来越蓝、路越来越畅、水越来越清、城越来越美。

规划的“十纵十横”路网框架已建成“九纵四横”,五大片区整体路网框架已初现雏形。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活水养大鱼,带来了企业创新力、人才竞争力,与之相伴的,更有群众幸福感、城市软实力的提升。(王 茜)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王 茜

编辑:唐甬梅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