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与世界500强共促智能新制造 强强联合的故事如何讲?

从长沙南站乘地铁2号线,直达光达;或沿着红旗路南下,过黄兴大桥,在浏阳河畔,一座巨大的建筑映入眼帘。

这里便是目前我国中部最大的展馆——长沙国际会展中心,而为期3天的2019湖南(长沙)网络安全·智能制造大会正是在此举办。

以“创新引领、智造未来”为主题,长沙再次致力打造制造产业交流大平台,为市场与生产搭建沟通桥梁,助力未来新智造大发展。

展会期间,更有西门子、ABB、博世、施耐德、华为、三菱、中船重工、中国电子、中国中车等22家世界500强企业齐聚长沙,展示各家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全产业新场景,共同探讨未来智造的发展前景。

如今,中国“智造”已是举国盛事,湖南在此大步向前,长沙作为先锋之将,更是一马当先,亮剑争锋,在制造产业方面不断加码,其中关键的一个表现便在于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入驻长沙,协同发展。

世界500强锚定长沙,强强联合的故事还在诉说

谈及世界500强企业,便不得不提及前不久刚刚亮相长沙的董明珠,与她在长沙的小目标——投资100亿。

日前,长沙格力电器冰箱洗衣机生产基地项目正式开工,董明珠亲临现场,与当地领导干部共同见证长沙格力电器首台大型中央空调机组下线。

同时,在当天下午,董明珠也参加了2019年第三期长沙大讲坛专题讲座,并在演讲中透露:“格力要实现在长沙投资突破百亿元。”

可见,格力对长沙的重视程度,从市场层面到产业层面,格力与长沙的距离越走越近,关系也越来越亲密。

格力锚定长沙,并不仅是要把产品销售到长沙市场,更是要将工业制造落实到长沙区域,促进长沙本土产业的发展,协同创造更大经济价值,这是关键,也是区别。

实际上,关于长沙与世界500强企业的故事还很长,格力不是第一家,更不是最后一家,群星荟萃之下是一条滚滚星河。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目前落户长沙的世界500强企业已经超过了150家,其中截止2018年底,境外企业便有85家在长沙投资、设立分公司及代表处,重资之内更见外资吸引力。

在去年下旬,德国大陆集团与长沙市人民政府刚刚举办了全面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两者将共同开展智慧城市创新建设,助力将长沙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区域性智慧城市。

不仅仅是外企,除此之外,更有我国知名世界500强企业早已将长沙视为重点合作伙伴,在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新场景的合作与落地,华为便是其中之一。

早在2016年,华为便和长沙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华为长沙云计算数据中心,推动长沙云计算产业的发展与智慧城市建设。

可见,在众多世界500强企业的合作选择之下,长沙的产业吸引力可见一斑。

今天,湖南在智能制造领域形成了3个万亿级产业、11个千亿级产业、20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在长沙市范围,更是百家争鸣,智能制造试点企业达到668家,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和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专项项目为27家,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位。

无论是世界500强,还是长沙本土的制造新秀,长沙的产业不断向前发展,逐渐形成大企业向下落户与小企业向上萌芽的增长之势,也正在糅合而成极具湖湘特色的“长沙模式”,美名远扬。

“长沙模式”如何阐释智能发展相对论?

在众多落户长沙的世界500强中,有制造领域的翘楚,也有零售行业的巨擘,更有新技术、新应用的探索者,百家之下,齐聚长沙。

这并非毫无缘由。长沙的市场、产业、人才与理念等等在不同的程度的兼容契合是一点,而总的来说,“长沙模式”作为长沙发展最大的亮点,解读下来,或是能找到一些值得关注的亮点。

直白的说,产业发展不外乎高地起高楼,对于世界500强企业,或其他企业而言,投资落户要判断的关键,便在于哪里是高地,哪里是洼地,两者相对之间,如何最优选择。

长沙,对于它们而言,又是在哪些方面形成了落户高地?

1. 先构筑营商环境的高地,再成为营商成本的洼地,进而促进产业发展

不管是世界500强,还是其他中小企业,角色身份便是商人,经商第一点要看便是区域的营商条件。

对于营商条件而言,要看的无非两点,即软硬实力。

软实力看政府态度,董明珠此前便对长沙政府的服务意识予以高度赞叹,“不是企业间有困难主动找政府,找市委书记、市长解决问题,而是政府主动找上门服务企业,各部门的干部主动帮企业解决问题。”

“这样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可以集中精力创新、发展。”董明珠作为企业家代表,清晰的点明了企业营商最看重的一个条件,正是这样的环境才使得企业营商的成本得以下降,更好集中于发展创新。

硬实力看产业基础,长沙在智能制造方面实力有目共睹,自身此前便形成了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铁建重工等本土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链,为其他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厚实的产业基础。

产业集群之下,对于世界500强企业而言能在此快速的找到供应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不需要另外部署,本身就是成本的一大节省,良好的营商环境更具吸引力。

2. 先建成市场消费的高地,再成为交易成本的洼地,进而促进经济效益

正所谓,商者,买卖也。对于企业而言,一个区域的市场消费能力往往也是吸引其落户的一大关键因素。

逻辑不难理解,从生产到市场之间存在诸多交易成本的冗余,如运输费用、磨损减益、反馈损益,等等。所以,选择在消费水平高或交通便利的区域落户成为了企业节省成本一个的调控措施。

在本次展会论坛上,长沙市委副书记朱健向参展观众介绍道:“今年1-3季度长沙以GDP增速8.3%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一位。长沙目前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大中城市排第14位,往前依次是江苏无锡市、山东青岛、江苏南京以及北上广深等大城市。长沙的经济总量进入万亿,达到11000多亿。”

除了实际性的GDP数据之外,其实在长沙的身上还有诸多类似于“星城”“网红”“文娱之都”的标签,背后恰是对长沙经济消费水平的一大认可。

消费带动生产,这是基础的商业逻辑,而在长沙的身上,是数据可见的经济潜力,不难理解为什么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纷纷落户长沙。

此外,随着交通设施不断完善,长沙的地理优势正在得以突显。湖南师范大学经济学研究所所长刘茂松表示,长沙处于中国“三纵三横”经济格局的中心点,未来随着规划不断落实,长沙作为交通重要枢纽的地位也将日趋提升。

所以,世界500强的落户在某种程度而言,也正是看中长沙在中部地区的向外辐射能力,是未来向中部渗透的必要布局。

3. 先构成人才聚集的高地,再成为人才成本的洼地,进而为企业带来持续生命力

人才,往往被认为是企业的一大命脉所在,对于大企业而言如此,世界500强更甚。

看一家企业的长久发展,便是看其企业人才的培养是否跟得上,而选拔适合的人才也成了第一道需要严格把关的门槛。

那么,对于一个城市或区域而言,当地是否有人才,是否能培养人才,是否能吸引人才,往往也是企业选择的一个关键的评估指标。

长沙市委副书记朱健在演讲时也说道,企业、企业家落户长沙,开展产学研合作需要肥沃的土壤。而对于长沙而言,作为科教之城,已有高校51所,科研院所96家,双一流大学不乏国防科大、中南、湖大、湖南师范等,人才的优势沉淀已久。

然而,需要看的仍有另一面,即人才的吸引力。

特别是对于世界500强的外资企业而言,公司原有的人才是否愿意来长沙任职,或能否吸引更好的人才到长沙发展企业,起影响作用都离不开长沙的人才吸引能力。

对此,长沙的优势或许都离不开另一个洼地,即房价。据朱健副书记介绍,一家两位年轻人在长沙工作6.4年可以买一套100平米的房子,这个数据在上海是38,在深圳是43。

“我们的房价要控制在全国最合理的水平。”对此,长沙政府的敢言敢做,恰是成为了长沙人才落户的“定海神针”。

有人才,企业才有扎根本土市场发展的信心,世界500强的落户必然都需要官方给予足够的支持。

结语

今天,无论是对于长沙,还是世界500强企业而言,产业的改革与行业的创新仍在持续,全新的机会与挑战正在出现,需要各方协同,走向合作,才能把握时代的趋势。

对此,长沙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向世界500强与其他企业传递着湖湘价值。在本届展会开幕式上,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说道:“我们热忱欢迎国内外优秀人才汇聚长沙、布局长沙、扎根长沙,共话美好愿景、共谋发展大计、共享合作成果。我们将竭诚提供一流的政务服务、建设一流的创新生态、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共同谱写网络安全和智能制造发展新篇章。”

那么,未来的发展,便是长沙垒高地,企业建高楼的相互配合,方能在时代浪潮之下把握经济与产业的命脉。(陈选滨)

来源:智能相对论

作者:陈选滨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