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妇变身巧手缝纫工 小山冲里奏响乡村振兴曲

  在宁乡喻家坳乡太平山村的“扶贫车间”里,彭雄巧手缝制好了一只鞋面。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禹 摄

在宁乡喻家坳乡太平山村的“扶贫车间”里,彭雄巧手缝制好了一只鞋面。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禹 摄

“哒哒哒……”坐在电脑缝制设备针车前,彭雄十分认真地进行操作,一只只皮鞋的鞋面在她的巧手下缝制成形,而每个月1800元的工资,成为这名贫困户家庭的主要收入。

迎着深秋清冷的薄雾,记者11月7日走访来到宁乡喻家坳乡太平山村。走进由废弃小学校区改建而成的“扶贫车间”,记者一下子就被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所感染。只见车间里整齐摆放着18台针车等电脑缝制设备,一群来自附近村组的大婶大嫂正在忙碌。针车缝纫的声音此起彼伏,奏响了这个小山冲里最动听的乡村振兴曲。

太平山村位于喻家坳乡的最北边,由于山多田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成为该村的“硬伤”。对此,喻家坳乡党委书记王军多次率队入村调研,从村里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积极探索“党组织+能人+合作社”的产业发展模式,确定“引入手工制造,发展油茶种植”的发展方向。

按照这一思路,太平山村党总支书记蔡卫华找到在宁乡颇有名气的陆戈鞋业董事长胡朝辉。在登门拜访时,胡朝辉质疑道:“你们是不是想借扶贫之名,弄一点国家补助,套取公司的资金和设备?”蔡卫华也不气恼,谈起招商引资的初衷,他坦言:“我们想赚钱,但不是为自己,而是扶持贫困户,帮助困难村民,让贫穷拮据了一辈子的父老乡亲,能够真正奔小康富起来。”

一席发自肺腑的真心话,打动了胡朝辉。今年4月份,陆戈鞋业投资数十万元,将村内一处废弃的建筑改建为厂房,18台电脑缝制设备迅速运达。与此同时,招收了附近15名农家妇女,其中有5名贫困户。经过一个月的技术培训,5月份她们全部上岗。

目前,这个名为“鸿泰”的小厂,正式挂牌成为“扶贫车间”,工人们一天可以出产约120双鞋面。在数次现场查看之后,胡朝辉决定扩大投资,计划对原有建筑进行修缮,并新建厂房,增加机器设备,预计将产能扩大到每天500双整鞋,届时年产值有望超过2000万元……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在村民口耳之间传递着,不少农哥村嫂前来打听招工信息,而村集体经济也有望跨上一个新台阶。

在发展油茶种植方面,太平山村则颇具本土优势。目前,全村有3000多亩进入丰产期的油茶林,去年又种下1000多亩油茶树。虽然今年遇上油茶结果的“小年”,但村民们仅靠出售采摘的油茶籽,就获得了一笔不小的收入。据悉,喻家坳乡政府正在引进油茶加工企业,以提升油茶产业的附加值,进一步为村民增收。

采访结束时,记者意犹未尽地在“扶贫车间”的厂区里看了看,原来学校种下的雪松、玉兰树已有合抱之粗,枝繁叶茂亭亭如盖。之前几十年的光阴荏苒,它们曾经陪伴了无数孩子的欢笑,而现在则见证着乡村振兴的铿锵步伐。

星城夜谈

授之以渔还要凿河养鱼

随着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展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扶贫理念愈发深入人心。那么,如何将“授之以渔”做准、做好、做到位呢?宁乡市喻家坳乡太平山村的“扶贫车间”,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样本。

“扶贫车间”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不仅向扶贫对象传授了“捕鱼”技能,而且开凿了一条引水的“渠”、一口蓄鱼的“塘”。“渠”“塘”虽然目前还不大,却让贫困人口实实在在地拥有撒网的机会,不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致因无鱼可打而枉自嗟叹。可以说,小小的“扶贫车间”实现了从传技到就业、从生产到销售的“一条龙”扶贫过程,一口气解决了“授之以渔”的后续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创办类似于“扶贫车间”这样因地制宜的乡村经济实体,就是一种接地气的务实表现。它需要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需要能人勇挑重担,将农村松散的富余劳动力集结到一块,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在没有水的地方凿出一条渠甚至一条河来,让学到“渔”技的贫困人口有水下网,有鱼可捕,有用武之地。这样的精准扶贫,才是将实效摆在第一位的真扶贫。(张禹 廖娜 袁云才)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张禹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