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痛失亲人,仍坚持革命 这位长沙的“革命母亲”终生追随党组织

  陶承故居掩映在苍松、枫树间。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炎皇 摄

陶承故居掩映在苍松、枫树间。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炎皇 摄

湘江边,陶承带着3个孩子,目送丈夫欧阳梅生和友人乘舟远去……

陶承的一生似乎总在送别亲人:1928年,丈夫欧阳梅生为革命工作积劳成疾不幸逝世;1930年,大儿子欧阳立安在上海龙华英勇就义;小儿子稚鹤16岁时牺牲在抗日战场上;二儿子立坚也很小就参加了革命。

长沙望城靖港镇的一条小巷内,一栋老式的土砖房掩映在苍松枫树间,它就是陶承故居。出生于此的共产党员陶承将一生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被大家尊称为“革命母亲”。陶承故居温暖、安静,一如这位“革命母亲”的怀抱。

红色故事

送丈夫参加革命,独挑家庭重担

1893年,陶承出生在靖港。2岁时,失去双亲的她,由养母养大。1911年,18岁的陶承,嫁给了一个她素未谋面的人——欧阳梅生。这场姻缘成了她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湖南省方志专家库专家、原望城区史志档案局副局长钟铁球说:“欧阳梅生考取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后,和毛泽东、蔡和森等同学经常在一起讨论时局,谈论国事,无形之中给了陶承很多影响。”

婚后,欧阳梅生离家和几个朋友结伴到湘西办学,欧阳梅生和郭亮等人日夜忙着筹备成立湖南总工会等工作,陶承默默挑起了家里的重担。让丈夫可以安心进行革命工作。

后来,欧阳梅生等人被迫转移至武汉,在汉阳成立县委机关,负责组织那一带的工作。同年,陶承带着孩子们追随而去。

“那时候,陶承第一次有了革命任务。”钟铁球说,“当时汉阳县委机关驻在陶承的家里,陶承便以家庭主妇的身份来掩护县委的工作,她的主要工作就是收发文件,藏好文件。”

红色人物

痛失亲人,终生追随党组织

陶承和欧阳梅生夫妇的革命精神也深深感染着子女,大儿子欧阳立安也积极参加革命,成为了一名机智勇敢的小交通员。团圆的日子没过多久,丈夫欧阳梅生却因积劳成疾不幸逝世,1931年2月,儿子欧阳立安被反动军警逮捕,在龙华监狱英勇就义。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陶承依然坚持革命工作。

由于上海的机关被敌人破坏,陶承与党失去了联系,为了找党,她带着孩子四处奔波,一路上靠做杂工来谋生,苦熬了5年。

陶承的外孙女刘庆元告诉记者:“有些人用报纸包饼之类的,用完就随手丢在地上,被我外婆捡到,刚好报纸上有八路军办事处的具体地址。我外婆带着家人毫不犹豫地往回走,从香港往武汉走。”

1938年,陶承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从事机要工作,后调至四川璧山第五儿童保育院。

1943年6月,陶承到达延安,得知小儿子稚鹤已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在同浦战场上。她化悲痛为力量,加倍投入革命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陶承先后任政务院、内务部、最高人民法院西南分院机要秘书。1986年7月11日,陶承病逝于长沙,终年93岁。(朱炎皇 周佳慧 陈泽智 张激扬)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朱炎皇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