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口美丽乡村风貌。
荷花虾养殖户正在捞虾。
乔口镇盘龙岭村姑塘产业扶贫基地成为了贫困户的致富地。
文和友望城荷花虾1000万斤采购签约仪式。
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盘龙岭村。
荷塘边,乡镇干部与村干部、党小组长们一起研究产业发展方向,寻求乡村振兴破题路径。村民们说:“我们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村部前,老人聚在新建成的文化广场上惬意地锻炼、跳舞……老人们说:“咱们的日子越过越滋润。”
青年党员活动室里,青年党员们聚集一起,解难题、话发展,争当先锋和带头人。他们说:“既是党员,就要冲锋在前,当好表率。”
……
扬起“党建帆”,下好“一盘棋”。放眼长沙市望城区乔口镇这片神奇的土地,脱贫攻坚画面波澜壮阔,产业发展风生水起,乡村振兴百花齐放,城乡品质节节攀升……还有全国第二批特色小城镇、中国美丽宜居小镇、国家卫生镇等桂冠熠熠生辉。
而这背后,正是一面面鲜红党旗的正确引领和一个个“红色堡垒”的坚实支撑。
小龙虾 大产业
“白墙灰瓦的房屋,错落有致;笔直的沥青村道,干净敞亮;道路两旁的荷田,还未凋谢的荷花依旧迎风舒展;小龙虾的LOGO,路灯杆上、基地上,随处可见……”10月8日,笔者眼前的乔口镇盘龙岭村风景如画,生机勃勃。
“早几年前,盘龙岭村可不是如今这般光景,道路狭窄坑洼,一到晚上就乌漆麻黑,垃圾到处乱扔,致富无门路,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还戴着省级贫困村的帽子。”在村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刘大爷对笔者说道。
从2014到2019,短短5年时间,盘龙岭村从省级贫困村到脱贫摘帽、市级美丽乡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一年一变样,实现了华丽蝶变。
而这华丽蝶变的背后,离不开基层党组织发挥的巨大作用。
“这些年,我们镇党委班子一直在思索,要推动乡村振兴,关键靠党组织的力量,用党建来引领乡村发展。”乔口镇党委书记王涧波表示。
于是,在乔口,一批“80后”的年轻小伙当选为村党总支部书记,一批高学历的年轻党员回乡发展。
盘龙岭村的党总支部书记刘浩就是一位典型代表,2017年,他满票当选为盘龙岭村党总支部书记,走南闯北的他在外创业多年,眼界宽,见识广。当乔口镇党委提出在全镇试行建设土地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后,他勇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主动报名。短短的时间,就带着村支两委和党员们上门与村民签订土地经营权委托书,把整村土地进行流转。随后,又把全村2900亩农田分为5个标的,最终以700元/亩的价格全部竞拍成功。同时,通过土地整理,盘活闲置荒田荒地,村集体增加462亩有效土地,村组按7:3分成,每年村集体可以增加22.6万元收入。
土地被成功流转后,盘龙岭村决定在全村推行最适合本村的“荷花+小龙虾”立体套养模式,变传统种植为经济型种养。
党支部委员张星、党小组长苏卓主动参与竞拍,带头养殖荷花虾。今年5月中旬,盘龙岭荷花虾上市开售,因肉质鲜美饱满,质量上乘,一上市就被抢售一空,订单络绎不绝,小龙虾销售突破了300万元。
“我还打算创办一家电商平台,不仅销售小龙虾,还帮乡亲们销售土鸡、蔬菜等其他农副产品,让我们农村的土产品走进千家万户。”四川理工大学毕业的青年党员苏卓看到家乡的变化后,毅然回乡流转400亩土地养荷花虾,还有了下一步的打算,“如今,乡村的发展前景并不比城里差。”苏卓说。
2018年底,乔口镇田心坪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也流转了2510亩土地,招募到8位养虾大王。1995年出生,刚大学毕业的刘志鹏被吸引回村,他承包了400多亩土地,养殖荷花虾,今年就实现了五六十万的收益。
“明年我还准备大干一场,做养殖+休闲旅游,举办钓虾争霸赛,吸引更多的人来我们这里吃虾、钓虾,休闲游。”刘志鹏说。
特别是去年省知名餐饮集团文和友的进驻,开启了乔口荷花虾养殖的新篇章。目前,文和友正在乔口建设一个2000亩高标准养殖基地,规划打造一个集冷链加工、物流仓储、小龙虾研究院、博物馆等功能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实现小龙虾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发展。前不久,在超级文和友店内,专门开辟了一块阵地——望城荷花虾钓虾场,让前来的食客、游客们既能吃到鲜美的荷花虾,还能体验钓虾的乐趣。
“小小的荷花虾如今已成为我们的大产业,目前全镇养殖规模达到了1.16万亩,预计今年底,全镇荷花虾年产量将突破1500吨,养殖销售收入超6000万元。”王涧波透露。
小水库 大生态
因水而生,因水而荣,水是乔口的灵魂。
三面环水的乔口还曾是长沙市“百里优质稻走廊”的主产区,市“百里水产走廊”的核心区,除面积8000多亩的团头湖外,另有青草湖、南湖、湛湖等大小湖泊池塘共近2万亩。
也正是因为镇内水系发达、河湖密布,且处于长沙市海拔最低处,曾有“雨三天,排涝;晴三天,抗旱”的痛点。
“其实我们还得感谢结构调整,三分之一的农田不种水稻后,养虾、养鱼,形成了一个个的小水库,雨时蓄水,旱时排水,成为了人工湿地,生态更加和谐。”王涧波笑着告诉笔者。
在文和友集团位于乔口镇田心坪村1000亩望城荷花虾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我们看到,被流转的农田经过整合后,划分成了一个一个的小水库,镇上安排专业的检测公司,每月对水质进行检测,对不合格的水体进行治理。
“你看,那个绿色的小房子就是水体治理设备,目前,我们乔口的水源都达到了国家水体养殖标准,毕竟好水才能养好虾。”乔口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我们。
笔者放眼望去,一个个小水库的水面波光粼粼,一大群白鹭正在田地里寻觅食物,自由而惬意,一幅和谐动人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2016年,我们还对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柳林江防洪大堤进行了重新施工,2018年底竣工,重新修建的防洪大堤可抵挡百年一遇的洪水。”王涧波表示。
而笔者在柳林江边看到,一排排民居就倒映在波光涟漪的江中,好似一幅清丽脱俗的水墨画。夜幕降临,劳作归来的人们也像城里人一样在江边散步休闲。
“现在住在柳林江边再也不担心洪水,政府帮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我们也要维护好,有空我就会到江边来捡捡垃圾,劝导那些乱扔的行为,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住在柳林江附近的王大爷对我们说道。
生态环境的改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乔口呷龙虾,乡村游,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返乡创业,开农庄。
年近50岁的前职业经理人胡再明,就毅然辞去了宁波年薪高达200万元的工作,回到家乡乔口创办湖南开天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他用现代理念发展古老农业,投资1800多万元,流转了上千亩水面和土地,养生态鱼、瘦身鱼、本味鱼,在北京、长沙等数百家中高档餐厅供不应求。
盘龙岭村的刘建辉,嗅到商机,2018年和妻子一起开办了老刘家农家乐,主打荷花虾,今年国庆期间,连续7天,天天十几桌,营业收入就超过了5万元,每年光农家乐的纯收入就有20多万元。
“以前种水稻,一年到头也没几块钱收入,日子过得紧巴巴,现在发展荷花虾养殖,不仅有农田的租金,还美化了环境,带来了客源,日子是越过越滋润哦。”刘建辉感慨。
小结合 大扶贫
10月8日上午,长沙市市长胡忠雄调研望城区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在实地探访了乔口镇盘龙岭村后,对其探索出的产业精准扶贫成功路径,给予了充分肯定。
胡忠雄认为,盘龙岭村的突出经验在于有好的思路,坚持“赏荷花、呷龙虾、当创客、住民宿、解乡愁”,打造产业链,方向明晰、目标明确;有好的机制,突出党建引领,有效整合资源,建立“永不撤离”的扶贫工作队;有好的措施,以村为单位成立土地合作社,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实现了农民增收、土地增效;有好的企业,与知名企业文和友“联姻”,强化龙头带动,依靠市场的力量促进产业发展壮大。
精准扶贫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正是这小小结合,留下了一支“永不撤离”的扶贫队,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源源不竭的动能。
“扶贫扶到了心坎上,帮助帮到了实处。”这是这两年来,盘龙岭村贫困户杨德伏最大的感受。
因车祸致残致贫的杨德伏这些年就靠种着几亩薄田以及在周边打点零工为生,家里还有两个小孩在上学。
为帮助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2017年底,盘龙岭村把姑塘62亩水田改造为“水八仙+小龙虾”套养的姑塘扶贫产业基地,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手把手教贫困户进行“水八仙+小龙虾”套养、渔业生态养殖,贫困户为基地实施主体,负责基地日常工作开展,所取得的最终收益由全村44户贫困户按照多劳多得、贫困程度进行分配,去年每户贫困户分红均在5000元以上,而杨德伏分得8000多元。
今年初,杨德伏被村里的合作社聘请,负责管理100多亩荷花虾养殖基地,每月工资2000多元,仅这两项一年就有3万多元的收入。
田心坪村曾经的贫困户刘正国流转了20多亩土地,在文和友技术专家的指导下养殖荷花虾,今年养出了乔口最大的荷花虾,一只虾子98克。
“今年收入上十万元不成问题,把贫困户的帽子甩得远远的。”刘正国信心满满,“有经验后,明年进行精细化管理,收入还会更高。”
“目前,我们全镇加入合作社养荷花虾的贫困户有55户,还有一些自养的,共有100多户贫困户参与,荷花虾也从精准扶贫产业成为了我们镇的主导产业。”乔口镇镇长刘波告诉我们。
而在乔口镇政府的支持下,由当地养殖大户联合建设的乔口荷花虾大市场目前已建设完成,预计将于2020年1月正式对外营业,“届时,这个市场将成为卖荷花虾的专业市场,吸引更多的人流、客流、资金流。”一位养殖大户展望。
在我们离开时,那一排“赏荷花、呷龙虾、当创客、住民宿、解乡愁”的标语正树立在盘龙岭村荷田中央,阳光照耀下的白字、绿荷、碧水相得益彰。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乔口更加美好的未来。(张福芳 陈建军 童枫茗)
(本版图片由望城区乔口镇人民政府提供)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唐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