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赛现场,一款参赛的无人机作品受到了评委们的青睐。长沙晚报通讯员 陈江爱供图
8月28日,第二届“空天杯”全国创新创意大赛决赛在长沙举行。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的50个从事航天航空技术研究的青年才俊团队聚集长沙,通过项目路演、作品展示等形式,尽情地展现他们充满颠覆性、创新性的创意科技作品,展开了一场智力与创新的竞争与比拼。
“飞行汽车”将战胜交通拥堵
记者来到第二届“空天杯”全国创新创意大赛决赛现场,发现一场精彩的智慧比拼正在湘江之畔上演。“‘空天号’的复合多模态高机动无人机,创新结合了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的优点,能够在任意条件下迅速进出战场,为未来战场提供强劲的空中主动权;‘Airclimb飞行机器人’能够无障碍平稳飞行、遇障碍攀爬而过,而后迅速转换为飞行模式,实现了在不同维度环境下,飞行器运动模态的自动转换和自动控制……”
记者细看了50余件参赛科技作品的创新介绍与前景分析,发现有很多作品都具有出人意料的构想,一些新型航天器以及空天防御体系新思路作品,令人大开眼界。在决赛现场实物展示厅里,飞行器的创新创意设计无疑是最吸引眼球的。此次飞行器设计竞赛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变翼垂直起降飞行器”令人印象深刻。这款飞行器采用可折叠倾转的分布式动力机翼,搭载了分布式动力系统,能够在起飞、巡航和着陆时通过折叠和旋转机翼来实现垂直起降和高速平飞,兼具多旋翼的稳定性和固定翼的效率,实现了让飞机起飞降落不再依赖跑道,同时具备更高的巡航速度和效率,使得飞机的续航时间和里程得到了保障,改善了无人机的机动灵活性,增加了无人机的场景适应性。在未来,它能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困境,能实现“飞行汽车”设想,使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得到破解。
“空天杯”大赛汇聚航天航空优秀人才
展厅的另一端,一颗黑色的小球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记者第一次见到能飞的球,还是小说《哈利·波特》中的魔法球——“金色飞贼”。而现场出现的这颗黑色小球,是如何飞起来又能做些什么呢?原来,这颗“黑色飞贼”就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Transformers团队的作品。“可倾转动力的六轴双桨盘高层救援变形飞行器”是它的专业名词,它可以让桨盘平面适应各种复杂的飞行空间环境,并将飞行器与消防机器人的理念结合起来,在应对高层火灾中,能承担高层火灾救援中的灾情监控、引导疏散人员等工作,深入火场实施主动救援;它的可变形特性以及球形外壳实现灵活的高层地面机动,能有效提高救援搜救效率。
国防科技工业空天防御创新中心联合中国宇航学会、国防科技大学自动目标识别重点实验室共同举办了本届“空天杯”全国创新创意大赛。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院长王雪松表示,在科学技术高歌猛进的当今世界,人工智能、探测识别、新材料、新动力正在深刻影响着航空航天领域,我国空天防御体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举办“空天杯”大赛,就是为了激发创新热情,培养创新能力,为了引领技术发展,催生创新思想,推动我国飞行器、智能探测和空天防御体系的发展,加速航天强国建设。(黎铁桥 徐招伟)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黎铁桥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