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高见 | 70年城市记忆 长沙走过的这些年……

红网时刻记者 戴丹 报道

长沙,历经三千年而城址不变,城市的发展就如同身边的这条湘江河,充满曲折但又富有活力。

“南门到北门,七里又三分。”这句长沙老话的意思是,长沙城从南门走到北门,大约有7.3华里。然而现在,如果你要从长沙的“南门”到“北门”,再也不是用脚去走就能轻松完成的,城南到城北开车需以小时计。更有甚者,随着城市面貌的快速更新,每年城市的“南”“北”边界都在不断变化。

而细数长沙的城市变迁史,真正的旧貌换新颜,就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这70年。

常住人口约为70年前湖南全省城镇常住人口的3倍

??1.jpg

在1978年的《长沙市交通图》上,橘子洲大桥(湘江一桥)已建成,城市扩容序幕开启。

在新中国成立前,城市扩张如年轮一般生长缓慢,来自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1949年年末,湖南全省的城镇常住人口仅为235.95万人,而到2018年末,长沙市的常住总人口为815.4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54.23万人。这意味着,今天长沙一个城市的城镇常住人口,是70年前湖南全省城镇常住人口数量的近三倍。

1952年,长沙市五一路修建完工;1972年橘子洲大桥建成;1977年长沙火车站竣工……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短短20余年间,长沙的城建脚步由慢变快,拉开了以五一路为轴线、南北快速扩容的序幕。而随着1994年芙蓉路的全线贯通,城市东西向的延展也精彩上演。

1978年,长沙城区面积还只有53.04平方公里,而今天的长沙,城区面积已扩大8倍有余;城镇化率更是快速提升——改革开放之初长沙城镇化率仅为20.5%,至2000年就已提升至42.5%,2018年更是达到了79.12%。

70年来,长沙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以和谐宜居品质城市建设为主线,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主题,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大美丽乡村建设,让城乡发展更加协调。

市民故事:从陋室搬进了别墅房

??2.jpg

长沙第一次经济适房展销。图/乐兵

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雷超雄,是土生土长的长沙人,他出生于1962年。“我还是细仔子的时候,从河东到河西没有桥,要坐两次轮渡。”在雷超雄的记忆中,过河要先从城东小吴门的码头坐船上橘子洲头,再坐一次到河对岸。后来,从橘子洲头到河西还修过一座小木桥,市民过河要先坐船上洲,再走小木桥到河西。”

城市的基础设施薄弱,市民的居住条件也差。雷家以前住在黄兴北路中山亭附近,“文夕大火烧过后,城里基本上没有很好的房子,要么就是公家修的筒子楼,私房很多是木板竹板搭架子,石灰黄泥和着草砌的墙,水泥都没有,我家以前就住这样的房子。”家附近有条巷子,巷子里有个周边居民公用的厕所,是干厕,不像现在的公厕有水冲,淘粪后用手推板车来运输,异味刺鼻。居民家庭产生的生活垃圾,也不像现在有小区物业定点收纳,听到黄兴路上摇铃子响,就是垃圾车过来收垃圾了。

50多年过去了,雷家的居住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长沙修建五一广场,老房子被拆迁,正好此时雷超雄大学毕业分到了单位房,是一套49平方米的两居室;后来,单位房又换成了83平方米,但都不是自有产权;再后来到了90年代长沙市搞房改,单位补助自行购买的商品房面积达到了120平方米。而现在,雷超雄一家已经住进了长沙城郊的别墅房。“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城市越来越繁荣,市民的居住条件也越来越好了!”

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长沙人均居住面积为3.97平方米,当时长沙的人口结构为平均每户4.13人,也就是说,很多家庭是几代人挤在狭窄的空间里。而到了2018年底,长沙市城镇居民人均自有现住房建筑面积已达42.7平方米。

长沙房地产发展历经“五部曲”

??3.jpg

个人城市记忆的背后,亦是一部鲜活的长沙房地产发展史,1992年,在全国范围刚推进住房商品化进程的时候,湖南省房地产业协会专家委员乐兵彼时正好大学毕业,幸运地分配到了湖南省国信房地产开发公司,从此走上了自己的地产职业生涯。也是在那年,中国人开始慢慢告别住大院,筒子楼的历史,逐渐迈进小区的怀抱,全国各地从南方到北方,从东部到西部的大中城市,“开发小区”“商住楼”“花园社区”等各类房地产项目纷纷开工。

在乐兵的分析中,长沙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78年—1991年,为长沙房地产萌发期。当时房地产开发主体全部是国营开发公司,政策严禁外资、个体、私营企业涉足房地产开发领域。截至1991年底,全市房地产企业仅22家。

第二个阶段是1992年—1999年,长沙房地产培植发展期。1992年,国务院对沿江内陆城市省会城市实行沿海开放城市政策,当年长沙市即批准成立各类房地产开发公司134家,1993年迅猛增到317家。这一期间,也曾因为宏观调控政策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行业一度严重下行,直到1999年上半年,缓慢发展了5年的房地产销售市场重回活跃。

第三个阶段是1999年—2004年,长沙房地产进入高速发展期。1999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额首次突破10亿元,投资与销售成倍增长。1999年至200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6年近500亿元,商品房销售1200多万平方米。

第四个阶段是2004年—2015年,长沙房地产进入快速发展期。2004年,随着以阳光100和浙江南都集团为代表的全国性大型房地产企业的进入,长沙成为国内众多大型品牌房企青睐的地方。当时,国内90%以上的大型房地产企业均在长沙设立分公司或开发项目。万元单价房,超高层建筑,大型城市综合体,世界一线品牌酒店落户房地产项目等,以前只有在一线城市房地产项目出现的事物,在长沙房地产市场纷纷上演。

第五个阶段是2016年至今,长沙房地产进入调控发展期。2016年末,长沙房价出现翘尾行情,梅溪湖、滨江新城迎来一轮价值普涨,均价上万元的单个项目成交87万平方米;同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此后,与房地产相关的部门陆续出台了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涉及房企融资、购房者信贷等方面。

在乐兵看来,安居,是老百姓生活的基本需求,“房住不炒”将会是未来行业发展的主基调,长沙楼市步入稳步发展期。未来,区域板块之间、房企之间的价值分化将更加明显,而建立“租售并举”的住房供应体系既是要求,亦是前进的方向,“需求在刷新,科技在进步,品质在提升,坚持正确的导向,保持良好的心态,长沙房地产市场面临着更大的发展空间,城市生活也将会更加美好。”

延伸阅读:

长沙高见3.0 瞰见城市之美

建筑的变迁,印证城市发展;城市的发展,见证时代进步。

在“东拓,西进,南融,北上”的大长沙新格局之下, 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马路宽阔奔涌。从落后到现代,从破败到美丽,从老旧到时尚,城市的每一处变化都值得用心品味。

这个8月,由红网传媒、分众传媒、拓众传媒联合发起的“长沙高见3.0”热爱长沙70年特展活动,将采用航拍技术从空中记录城市生长,带你领略另一个角度的大美长沙。

来源:红网

作者:戴丹

编辑:李雅婷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s.rednet.cn/content/2019/08/12/5802016.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