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干群闻“汛”而动向水而行 4.52万人次投入巡堤查险除险

  11日晚11时许,开福区秀峰街道工作人员冒雨巡查江堤。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小刘军  摄

11日晚11时许,开福区秀峰街道工作人员冒雨巡查江堤。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小刘军 摄

7月10日晚,湘江长沙段迎来史上最大流量洪峰,而22时47分达到的最高水位38.35米历史排名第8。面对来势汹汹的洪水,长沙各级各部门和干群从容“应考”,沿569公里堤防构筑“防洪墙”。记者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为应对本轮汛情,截至11日20时,市、县防指共会商74次,派出工作组314批次,投入巡堤查险除险人员4.52万人次,投入防汛物资砂石料1.03万立方米、彩条布3.6万平方米、编织袋15.7万个,转移1449人。

快!闻“汛”而动向水而行

“正在全力排水,险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我们不会放松,安排了技术组两班倒值守。”11日上午,记者在西湖路高排涵见到了正在指挥除险的长沙市水利局副局长张水平。7月10日上午9时领任务, 9时40分抵达现场,他连续蹲守了十几个小时。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处置不及时,后果不堪设想。”张水平告诉记者,和他一同作战的,还有来自长沙市水利设计院的3名专家,以及来自市住建局、天心区多个部门的400多名“战友”。

“主要原因是出口无控制门,外河水倒灌。”张水平告诉记者,当天赶到现场后,专家组迅速“会诊”,摸清了险情,并对症下药,提出了通过钢板压井口减小出水量,并用沙袋围堰降低水位差等除险方案。

“险情反复多变,沥青路面出现隆起,专家组与抢险队及时会商,修改了方案,取消了钢板压井,保持并增加了沙袋围堰,同时增加排水设施。”张水平介绍,面对险情反复,专家组及时调整了除险方案,同时利用沙包围堰封堵低洼商户门口。

“西湖路地势较低,9日下午4时出现湘江返水现象,市政、城管、街道工作人员等闻‘汛’而动,一小时内陆续到岗。”天心区市政设施维护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已投入400余人次的抢险队伍,动员各类抢险设备及车辆40余台次。

“门面没进一滴水,脚都没打湿。”附近从事建材生意的刘先生告诉记者,因为各级各部门合力处置及时,货物没受影响,照样开门做生意。

稳!洪峰过境市民“淡定”

“洪水过境长沙,生活和平常没什么两样。”市民陈女士在朋友圈中感慨。“2017年洪水过境,连续几天出不了门,今年倒是很淡定。”市民李先生也有同感,可看到湘江大堤上值守的“红马褂”,李先生嗅到了紧张的气息。

“大汛当前,从容不迫。”在市水利局总工程师王力新看来,从1994年到1998年,再到2017年,常年与洪水作战,长沙人的忧患意识、防洪意识不断提高,已练就了稳稳的心态。

堤防外,815万长沙市民生活一如往常。堤防上,严阵以待,严防死守。连日来,4.52万人次的巡堤查险除险队伍向水而行,彻夜不眠筑起平安防线。

在市政府第二办公楼12楼,正在这里值守的工作人员步履匆匆。这里是长沙市防汛指挥 “中枢”,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党员干部,已经在这里连续值守了4个日夜。17时44分,已经到快下班时间,这里却弥漫着紧张气息。只有上班,没有下班,这样连轴转的工作状态,大家已习以为常。

打开长沙防汛公共微信群,每隔几分钟就有信息来刷屏。作为防汛抗旱的“前哨”,长沙市水文局值班人员宋荷花每隔一小时发布一次水文信息。一到整点,市防指值班人员陈诚就习惯性地点开手机,双眼紧盯屏幕,第一时间向各区县(市)发布防汛相关信息。19时,简单吃过盒饭,值班人员又投入紧张的工作中,开始了一个挑灯夜战的不眠之夜……(钱娟 尹慧)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钱娟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