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他们,谱写了震天撼地的英雄史诗!揭秘红军长征在湖南的那些事

湘伴导读

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

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

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

长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

——习近平总书记

长征是“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

——美国著名记者兼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长征的故事感天动地,伴粉们多半耳熟能详。

1934年至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凭着双脚,辗转万里,冲破国民党反动派上百万军队的围追堵截,历尽种种艰难险阻,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最终胜利到达陕甘地区,谱写了一部震天撼地的英雄史诗。

作为湖南人,湘伴君也深感光荣和骄傲。这是因为,湖南在红军长征中占有突出地位。当年,湖南是红军长征经过的14个省份之一,先后共有3支红军队伍先后经过湖南今9个市州48个县(市、区),为夺取长征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如今大家所熟知的“寨前誓师”“半条被子”“断肠明志”“翻越老山界”“通道转兵”等故事,就发生在湖南境内。

前不久,湘伴君来到当年红军长征在湖南所经过的部分地区,踏寻革命先辈足迹,挖掘了很多在当地口耳相传的长征故事,湘伴君就给大家“扒一扒”几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将军断臂

关云长“刮骨疗伤”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可在红军长征时期,也有一位红军指挥员,在没有任何麻醉的条件下,硬是凭着惊人的毅力,让医生用普通的木工锯子,将自己负伤的右臂锯掉。

这位红军指挥员,就是时任红二军团五师师长、后被毛泽东誉为“独臂将军”的共和国上将贺炳炎。

贺炳炎,图片由省委党史研究院提供

1935年12月22日,担任前卫的贺炳炎红二军团第五师第十五团在经过鸡公坡的土地坳时,遭遇敌人的阻击。战斗中,冲锋在前的贺炳炎右臂不幸中弹,血流如注。

经过医生检查,贺炳炎的伤势非常严重,只有尽快截肢才能保住性命。可当时,医疗器械已转移,医生只好找来一把木工用的普通锯子,替代医用切割器械。

雪上加霜的是,麻醉药也没有,只有吗啡。但是,吗啡虽然可以止痛,可用多了会损伤大脑,而且还可能上瘾。

贺炳炎说:“我不要吗啡,直接锯吧。关云长都能刮骨疗毒,何况我是共产党员呢。”

红军战地医院旧址,这间房是贺炳炎当年进行手术的地方。童迪/摄

两个多小时的“手术”中,贺炳炎疼得两腿伸得笔直,左手死死抠住门板边,豆大的汗珠直往外涌,却硬是没有哼一声……

“手术”完成后,一直守候的红二军团军团长贺龙捡起几块截下的碎骨,用随身手帕小心翼翼地包好,感慨地说:“长征还刚刚开始,以后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到时我要拿出来对大家说,这是贺炳炎的骨头,共产党人的骨头,你们看有多硬!”

就在手术后的第7天,贺炳炎又回到了前线,继续指挥部队驰骋疆场,直至革命胜利……

舍己救人

在洞口县花园镇李家渡社区,有一座红军烈士墓,墓碑两侧刻有两副对联:一副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另一副是“继承先烈志,永作革命人”。烈士墓的背后,诉说的是红军战士舍己救人的感人故事。

1934年12月21日中午,红六军团行至李家渡一带时,被国民党飞机发现。敌机丧心病狂地投下了6颗炸弹,20位战士当场光荣牺牲,数十名战士受伤。

当时,当地年仅12岁的少年王康元正巧赶着牛回家,一位红军战士见状,一个箭步冲过去,一把将小孩按倒在地,并伏到他的身上,用自己的身子掩护着他。结果,炸弹就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爆炸,王康元虽安然无恙,但这位红军战士却血流如注,后因伤势过重壮烈牺牲。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修建的红军革命烈士纪念碑,图源网络

村民们深为红军战士舍己救人的精神所感动。他们将烈士的遗体安葬在松涛滚滚的长岭界,周围栽上苍松翠柏。被红军救了命的王康元,此后每年清明节都会去烈士墓前祭扫。

一张借据

1934年11月,正值秋末,寒气初起。红军长征经过汝城延寿瑶族乡的官亨村时,不明真相的当地瑶民因为害怕,纷纷躲进了山里。

红军在村宗祠、学校旁自扎草棚,严令战士不得在农户家借宿,更不得私拿农户的一钱一物。由于几天没有吃东西,一些红军战士饿倒在地。

村里胡四德见状深受感动,牵头积极帮助红军筹粮。全村很快筹集了105担稻谷、3头生猪、12只鸡,交到红军司务长叶祖令的手中。

几天后,红军准备转移了。临走前,叶祖令找到胡四德,当场在祠堂桌子上蘸笔写了一张借据,并盖上印章,承诺革命胜利后一定兑现。

胡四德收藏叶祖令所立字据,李健/摄

红军走后,胡四德将借据藏了起来,一直到去世,连他的家人都不知道。直到1996年暮春,当胡家后人胡运海在老屋里敲掉老灶砌新灶时,才在老灶台的内壁发现了这张借据。

第二年,当地政府按照现价折款,向胡运海兑现1.5万元,兑现了叶祖令的承诺。而叶祖令,早已在长征途中牺牲。

一条棉裤

1934年的12月,湘江战役后,缺衣少粮的红九军团翻越老山界,到达了城步境内的南山一带。当时,侗民周世忠一家居住在南山的南田山,靠种玉米、红薯糊口。

一天清晨,周世忠正要出门劳动,7名红军战士来到他家,请求给他们煮点食物吃。尽管周家一贫如洗,但看到红军饥寒交迫的样子,周世忠怜悯之心油然而生,随即生火煮了一鼎玉米。

红军战士主动帮他劈柴、掰包谷粒。开餐的时候,还邀他全家同吃了这顿早餐。

吃完之后,红军班长要付饭钱给他,周世忠说什么也不肯收。红军班长很诚恳地说:“老乡,不拿群众东西是我们红军的纪律。吃了你家的东西,当然要付钱。”

周世忠也急了:“你们红军是帮助我们穷人的,吃点玉米算什么,何况还帮我一起做事,我不能收你们的钱。”

此时,外面响起了集合的军号声。红军班长从背包里拿出一条厚棉裤,放到桌上:“那我们送你一条棉裤吧,大冷天可以保暖。”周世忠又想塞回去,可红军战士已飞快出门,赶往集合地……

红军战士留下的这条棉裤,成了当时周世忠家中最好的御寒衣物。但他舍不得穿,每年只有下大雪时才会穿上一两天,天气稍微好转就会把它脱下来,锁在箱子里,生怕把棉裤弄坏。

后来的日子里,周世忠经常会把这个故事讲给儿子听,还很感慨地叮嘱:“红军战士自己穿得很少,却把棉裤送给了我,只有至亲的人才能做到这点。他们是我们周家的亲人,你以后一定要保管好亲人送的这条棉裤。”

周家视红军棉裤为传家宝,童迪/摄

就这样,棉裤和它背后的故事,被周家作为传家宝,一代一代传承至今,成为一种温暖而又永不忘却的记忆。

跳崖取义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可大家是否知道,早在长征时期,就有8名红军战士演绎了舍身跳崖的悲壮一幕。

那是1934年9月15日,红六军团前锋十八师行至通道杉木桥小水村大坡界下时,突遭湘敌五十五旅袭击,陷入重围。

通道杉木桥小水村大坡界,跳崖取义故事发生地。童迪/摄

为掩护主力部队冲出包围,红军派出一个仅30多人的突击排,杀出一条血路,抢占了大坡界的另一高地,牵制敌人。

敌人以为是红军的增援部队赶到,集中火力对准红军掩护部队。

激战中,许多红军战士英勇牺牲,最后只剩下了8名勇士,而且子弹打光了,石头也砸光了。300多名敌军乘机从后面冲上来,切断了红军战士的退路,将他们逼到了一处50多米深的悬崖边。

这已是绝地!往前一步,将是死亡;投降,也许还能活下去。

然而,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没有豪言壮语,只是手挽手,坦然一跃,身影便消失在悬崖上。留给敌人的,只有散落在悬崖边,已被砸得稀烂的枪支……

小水战斗纪念碑,童迪/摄

后来,敌人在悬崖下清理战场时,找到了这8位红军战士。其中,6位战士已经牺牲,还有两位战士身受重伤。

敌人假惺惺地对幸存的红军战士说,国民党也优待俘虏,只要说出红军部队的下一步去向,就给他们治伤,还发放银元。

面对摆在眼前的又一条“活路”,两位红军战士依然选择了拒绝。敌人马上撕掉了虚伪的面孔,就地将两名红军战士杀害。

但红军烈士可以欣慰的是,正是在他们的掩护下,红军主力突出了重围……

六个铜板

1934年9月,红六军团经过绥宁县黄桑营上堡侗寨。当时,村民们与外界少有接触,突然见到这么多军队源源不断地走来,都躲进屋里不敢出门。

可是,红军战士足不入户、露天而宿,还分马肉给村民们吃。

侗家汉子杨启栋十分感动,把红军请进屋里,让他们歇憩、喝水、用饭,自己则出门领马肉。

待他拎着马肉回到家时,红军已离去,而屋子已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家具被归理得整整齐齐,只是火炉屋里的金瓜少了半个。

家人告诉他说,红军吃了半个金瓜要给钱,但家人没有要。

杨启栋一边感叹红军纪律好,一边情不自禁地拿起剩下的半个金瓜。只听“叮铃铃”几声响,6个铜板掉了出来。原来,红军把买瓜的钱偷偷放在了瓜里。

红军当年放在金瓜里的六个铜板,一直被杨家人珍藏。童迪/摄

红军撤离后,村民们一碰头,才知道这近万名红军过境,仅动了那半个金瓜,还留下了铜板。而红军还送给村民们不少马肉,却分文未收。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今天,在实现全面小康的新征程上,长征精神依然是我们攻坚克难、闯关夺隘的重要动力,指引着我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来源:湘伴

作者:湘伴君

编辑:廖浩宇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