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心”恒久远 四世永流传

  99岁老党员冯百泉每天坚持阅读。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99岁老党员冯百泉每天坚持阅读。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党员名片

冯百泉,1920年2月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195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1950年定居长沙,先后担任长沙新华书店书记、经理,长沙电线厂书记、厂长等职务。

党员故事

7月3日下午3时许,记者走进冯百泉老人位于天心区城南路街道熙台岭社区的家中,看到老人刚刚午休起床开始当天下午的阅读。整洁的书桌上摆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等书籍,这些都是冯老近期正在学习的内容,有些书页还被他细心地折了起来。读书看报是冯百泉坚持多年的习惯,如今99岁高龄的他依旧会在每天上下午分别阅读一到两个小时。

公车不能私用,三轮车也不行

爱读书的冯百泉与书有着不解之缘。

上世纪初,上海有一家著名的出版机构开明书店。年轻时候的冯百泉就在这里工作,衡阳、桂林、长沙、武汉、南昌,十几年间他在各个城市的分店来回调动。

直到1950年,开明书店并入新华书店,冯百泉被派到长沙新华书店先后担任工会主席、书记和经理。自此,他落脚长沙,这一落就到了今日。

工作中的冯百泉勤奋认真,成绩出色,为了保护中华传统文化,他还积极组织开办了古籍书店。“父亲在工作上有一种钉钉子的精神,他认定要干的事情,就要一锤接着一锤敲,直到事情办成。”儿子冯自强说,开办古籍书店困难重重,正是因为父亲这股子韧劲儿最终才得以如愿。

这股子韧劲儿,用现在年轻人的话说,就是满满的正能量。1954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冯百泉,更是把这满满的正能量传递给了子女后代。

有一次,冯百泉的女儿突发阑尾炎,儿子冯自强就提议借新华书店的三轮车送妹妹去医院。“不行,这是公家的东西。”冯百泉严厉喝止了这一想法,最终,还是冯自强背着妹妹跑了几里路去的医院。听到儿子讲述冯家“公车不能私用”的故事,冯百泉淡然一笑,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一名共产党员最基本的坚守。

1980年,冯百泉从长沙电线厂退休。彼时,三个子女都不在身边,老伴又身患重病需要照顾。然而面对工厂的诚挚邀请,操心忙碌了大半辈子的他毫不犹豫出任工厂关心下一代协会主任。

白天到工厂给工人子弟讲课,而后匆匆忙忙回家给老伴煮饭擦洗,晚上还坚持看书写文章。退休后的冯百泉比上班时还要操劳。

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有10名党员

讲奉献是一名共产党员的鲜明底色,也是一名与新中国同成长的老党员传承给后辈的最宝贵财富。

1963年8月,冯自强即将前往湖南永州下乡,冯百泉带他到百货公司买了必备的蚊帐、雨鞋,以及一套理发工具。“这套理发工具是提醒我要多为群众服务。”即便后来回了长沙,冯自强理发的手艺依旧没有丢,从手动推到电动推,他先后义务给6000余人次剪过头发。

在铁路系统工作的冯自强,有时干脆就在候车大厅支把椅子,为来来往往的旅客剪头发,由此他也被同事称为“雷锋式的好青年”。直到今日,这把为群众服务的手动推子还被冯自强完好地保存着。

近些年,冯自强和妻子罗新元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父亲,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志愿服务。罗新元是熙台岭社区第三党支部的党员,她积极传递优良家风、热心社区公益事业,是社区“岭上人家580(我帮您)”党员互帮互助志愿服务队的骨干分子。

“爷爷一生经历丰富,他对党始终保持着一种朴素的情感,时代会变但爷爷坚定跟党走的心不变。”冯百泉的孙子冯松是长沙市医疗系统信息化建设的专家,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他说,在爷爷和父母的言传身教之下,孙辈们养成了爱读书讲奉献的好习惯,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工作和生活中受益匪浅。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如今,冯百泉老人家中四世同堂,17名家庭成员中有10人是党员。

党员感言

我的一生伴随着党成长,非常感谢党的培养。但我对党的贡献微不足道甚为惭愧,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希望身体更健康一点,我还要继续为党做贡献。

——冯百泉(李静)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李静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