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明楼村党总支和当地小微企业的全力推动下,花明楼村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具、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红网时刻记者 贺卫玲 通讯员 范婷 长沙报道
6月27日,宁乡市花明楼镇花明楼村,一个占地3万平方米的非标机械制造基地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预计年底能建成使用;而在相隔不远的静元电器元件厂和宁花异形紧固件制造有限公司,数控机床和工人完美配合,为三一重工、五新集团等知名企业生产异形螺丝、螺杆和轴类零件。一些受场地限制的企业,年底将统一搬到村上的非标机械制造基地,扩大规模,抱团发展。
在花明楼村党总支和当地小微企业的全力推动下,花明楼村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具、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我在村里办企业三十多年了,厂房、装备、产品紧紧跟随市场走,现在以智能化数控装备为主,生产非标准产品是我们的专业,也是我们的特色!”今年57岁的王寿兵是宁花异形紧固件制造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也是该村非标螺丝制造协会会长,在村办厂已经有33年历史的他对村特色产业的发展与变革最有发言权。
何中万是静元电器元件厂负责人,1996年开始在村里办厂。现在他的工厂每年纳税170万元以上,为村里解决劳动力就业40余人。“现在这个产业市场很广,等村里非标机械制造基地建好了就搬进去,不但有利于集中管理节约成本,形成规模效应,还可以顺利推动扶贫车间的建设与壮大,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于未来的发展,何中万信心十足,其儿子儿媳大学毕业后也回村创业,为企业和新农村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
张立新是第一个走进王寿兵公司的贫困劳动力,东湖塘籍的他为了照顾重病的岳母,16年前带着妻儿搬进了花明楼村,原本就视力不佳的他一直打零工养家,收入微薄。虽说这两年张立新一家享受了多项扶贫政策,不但通过危改住进了新房,大女儿也长大成人,生活压力一下轻了很多,但积贫已久的家还需要他继续奋斗。“工资挺高的,120元一天,还给我买‘五险’,感觉很有保障。”已经走上岗位的他虽然因为视力障碍,加之对机器不熟悉,但他很努力地在学习,希望自己能尽快掌握更多的技能,真正靠双手实现“赚钱顾家两不误”。
非标机械制造基地预计年底建成。
随着非标机械制造基地的建成,越来越多像张立新这样没有一技之长的贫困户,能在家门口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找到一条可持续的脱贫致富路。
花明楼村党总支书记陶湘黔告诉记者,花明楼镇是湖南省内最大的非标螺丝生产制造基地,花明楼村的非标螺丝机械制造产业已有三十年的发展历史,有小微企业35家,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超200人,每年贡献税收达400余万元。近年来,这一制造业走上快速发展道路,原来的生产力和生产场地已经远远无法承受不断增加的市场订单。
今年初以来,支村“两委”组织全村的企业家代表们进行了多轮调研商谈,已经达成了“把基地建在村里,把‘扶贫车间’建在基地上”共识,通过村民代表大会申请,决定利用已经退出生产的65亩工矿用地以股份制模式建造标准化厂房和办公用房,打造集中转移本村小微企业并承接长沙市产业转移企业的基地。
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赚钱顾家两不误。
“基地建好后,村集体可以通过厂房租赁、劳务输出等多方面实现增收,小微企业通过集约经营实现降成本增收益,贫困户、本地村民可通过就近就业、农产品就地销售来实现收入增加……可以预见这是一个多赢局面的开始。”陶湘黔说,根据设计,花明楼村土地可建设标准厂房3万平方米,可提供工作岗位450多个。该项目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拟注册成立项目公司,其中该村以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及水、电、路等基础配套设施作为股本金占股60%,社会投资占股40%。项目前期预计投入约2600万元,企业入驻后,每年可降低生产成本近1000万元,村集体每年可通过收取场地租赁费和劳务服务费用等形式实现增收300万。
解决了“钱哪来”的问题,还要解决集体经济壮大“谁来干”的问题。陶湘黔说,当前,农村有才、有财、有能力的群体流失严重,留下来的大多是“38、61、70部队”,改变农村现状能力有限。
花明楼村党总支充分调动村干部、群众和新型职业农民等各类人才工作积极性,着力解决发展缺人的难题。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和党支部书记群众“主心骨”、发展“领头羊”、稳定“顶梁柱”作用,积极做好在外务工、创业人士的摸底和服务工作,打好“乡情牌”,发挥好乡贤作用。对有劳动能力但缺技术、资金、信息的群众和贫困户,党组织积极帮助联系工作岗位,30名贫困群众稳定就业,“一人务工,全家不穷”。特别注重发挥非公经济组织党员带动能力,帮助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涌现出戴唱文、何中万、王寿斌等一批优秀非公经济党员代表。
来源:红网
作者:贺卫玲 范婷
编辑:吕周阳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