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干部与群众每周三“约会” 文家市民情大走访心贴心实打实

1.jpg

红网时刻长沙3月22日讯(通讯员 邹强)“我家自来水管终于修好啦,再也不用去邻居家拎水了。”近日,浏阳市文家市镇玉泉村老党员蔺邵兴激动地说。修水管的背后有着一段文家市镇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主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故事。

原来,文家市镇推行“相约星期三,干群面对面”服务制度,星期三不仅成了该镇的“无会日”,也成了干部与群众的“约会日”。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工作思路,以“挨户走访+联户座谈”的模式开展民情大走访。蔺老家水管问题正是由于出行不便在文家市镇干部上门了解情况时提出的,隔日便解决好了。

“全镇103个小组要实现一组不漏、一户不少、一人不丢全覆盖。”文家市镇党委书记卢铓在“相约星期三,干群面对面”下组入会部署会上表示。“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到群众中去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集聚老百姓的大智慧,丰富我们的每项决策、每个措施,让我们的政策都合乎民意,顺乎民心,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切实可行,能经受得起风吹雨打的考验,为党的事业和老百姓的幸福做出最大的产出比!”

面对面,化民移俗淳民风

“移风易俗,移什么风?易什么俗?移的是大操大办、攀比浪费之风,易的是陈规陋习。”文家市镇经发办主任周洪文与小双组村民一同探讨为什么要移风易俗。“还不完的人情账,付不起的随礼钱,受不了的身心苦,忙不完的应酬事,很多家庭因此身心俱疲却又无可奈何。”有趣的案例引得围坐在他周边的村民笑声不断,不时发出阵阵掌声。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的理,中间插上老百姓的例子,时间一长,移风易俗自然而然就能成了。

不少村民对宣讲中列举的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之风给人们带来的“不良影响”产生共鸣。村民们表示听了这场宣讲收获很大,并表示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给自己的小孩做好榜样,争当移风易俗的带头兵。

心贴心,走访民情聚民心

锣鼓听音,说话听声。群众的情绪往往就是在日常的言谈举止中流露出来的。经常“身入”基层、“心入”群众,与他们打成一片,就能够了解群众的需求,体察群众的愿望。“您多大年纪了?身体还好吗?”“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吗?”网格干部们挨家挨户跟村民拉家常,扑下身子,深入农户,把脚印“印”到每一个农户家的堂屋,准确掌握群众所思、所忧、所盼,做到身入心入访民情。

“以前都是我们一大早到政府反映情况,现在好了,干部都上门服务了。”湘龙村村民王树华调侃道。“一来二去,大家熟了,话自然就多了,也愿意把掏心窝子的话讲出来,跟着共产党干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实打实,收集民意惠民生

“这下可好了,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学简路要拓宽了,很快能够硬化了,以后可以通货车我们的马铃薯就好卖了,好日子有盼头啦!”文家市镇五神村村民奔走相告这个好消息。文家市镇以扶贫开发、扫黑除恶为抓手,建立民情台账,实行一户一档,为精准服务群众打牢基础。广泛收集村民对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就业就医、养老保障、农民增收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力争做到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化解,任务在一线落实,关系在一线融洽。

针对群众诉求和热点问题,镇党委、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确定问题清单,落实责任机制,明确办结时限。同时及时组织回访群众,更新走访信息,掌握变化情况,做好民情台账动态维护,为民解难长效化。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据悉,文家市镇通过推行“相约星期三,干群面对面”积极落实浏阳市委“三联三保”“三定五联”工作机制,如今红边城民风更淳,民心聚得更拢,干事创业的热情更高。

来源:红网

作者:邹强

编辑:吕周阳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s.rednet.cn/content/2019/03/22/525205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