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10人获评“雷锋传人 长沙榜样” 彰显新时代雷锋风采

  在昨日的活动现场,少先队员为“雷锋传人 长沙榜样”代表献花。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柏平 摄

在昨日的活动现场,少先队员为“雷锋传人 长沙榜样”代表献花。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柏平 摄

“到了那一天,我再跟战友见面时,我可以说‘报告班长,我的任务已完成’。”这是33年信守承诺,千里祭扫从不缺席的退伍老兵朱豫刚,最想告诉牺牲战友的心里话。

“我要一辈子学雷锋,直到我做不动才罢休。”这是年逾七旬、依旧热心社区公益的“慈娭毑”乘务岗负责人池凤英的志愿服务目标……

雷锋离开我们虽已有57年,但“雷锋精神”在半个世纪的时光里,涵养着一代又一代长沙人,烙在许多身处平凡岗位的普通人身上。

昨日,长沙市首届“雷锋传人 长沙榜样”表彰大会在长沙举行,10位“身边雷锋”获评“雷锋传人 长沙榜样”。他们中有像池凤英、雷孟宣这样的“退休不褪色”的耄耋老人,也有像周美玲这样勇救他人的年轻学子,还有像朱豫刚、许志礼这样信守承诺的信义之士。时代不同、岁月更替,他们是学习雷锋的好榜样,他们用行动、善举和实践,传承、创新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雷孟宣、朱豫刚、许志礼

承诺如山,他们用数十年的坚持来兑现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这是当年毛泽东点赞雷锋精神的金句,也是师长教导孩子坚持的警言之一。多少人做到了?

这辈子,雷孟宣身体力行坚持只做一件事:传播雷锋精神。这位湖南省雷锋纪念馆的首任馆长,年近九旬,在颁奖舞台上被人搀扶站立着,但一被问到累不累、是否继续传颂雷锋故事,他声如洪钟地坚定回答:“不累,继续干,干到干不了为止!”

对朱豫刚来说,一辈子要坚持做的“大事”,就是坚守对牺牲战友立下的“生死约定”。33年来,他从不缺席千里祭扫牺牲战友,他也坚持替牺牲战友照顾家人。

对许志礼来说,坚持就是,即使没有一纸婚约,也对下肢瘫痪的未婚妻不离不弃,用26年时光雕塑属于他们的爱情的最美模样。

“坚持”是他们身上最美的“标签”。事实上,坚守的背后有着不与外人道来的压力:朱豫刚退伍后曾因创业失败一贫如洗,也曾被诊断为癌症晚期,被宣判生命倒计时;许志礼一边要承受着亲友的压力,一边要独自照顾瘫痪的未婚妻。

“我不后悔。”朱豫刚说,等有一天,他与牺牲战友“再会”时,他可以自豪地说:“报告班长,我的任务已完成。”

“我不后悔。”许志礼说,从一见钟情到如今的相依相伴,他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池凤英、陈宋瑜

不忘初心,他们将奉献当成一生的追求

“有困难,找池娭毑,准没错!”即使已经72岁高龄,池凤英依旧每天风风火火,为社区群众奔忙。即使在遭遇重大家庭变故时,仍坚持每天坐两个小时公交车去社区做公益。本可安享晚年、含饴弄孙,为何偏要专管社区“麻纱事”?

从长沙城区一路西行,约3小时车程后,才能抵达位于宁乡市巷子口镇的檀树小学。从1977年执教至今,陈宋瑜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这座山区学校。“一人、一校、一辈子”的艰苦生活,是什么让他不忍离去?

池凤英说,奉献源于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源于自己在陷入困境时曾有许多人伸出援手,源于社区党员志愿者们永不“下岗”的热情,“活到老,学到老,我要一辈子学雷锋。”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更要兢兢业业干好它。”陈宋瑜说,40余年来,檀树小学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30余名孩子从这里走进高校,300余名学生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他们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周美玲、杨士泉、彭友良

传递温暖,他们撒播爱心的种子

周美玲小小年纪,却不顾个人安危勇救车轮下的幼童;她还担任“美玲志愿服务中队”队长,带领同学开展慰问、爱心募捐,以实际行动影响、带领着全市百万中小学生共做崇德向善少年。

从事慈善公益事业的杨士泉,不仅自己捐资数百万元,还将自己的安置房改造成了小蜜蜂综合服务基地,常态化开展小蜜蜂雷锋超市、小蜜蜂图书馆、小蜜蜂彩虹课堂、微心愿等志愿服务项目。

被乘客称为“微笑哥”的彭友良,他组建的“蓝的雷锋车队”车停到哪里,好事就做到哪里,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与雷锋同行。

如今,3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女孩周美玲已升入高中,但依旧不忘以一己之力帮助他人,也对帮助过自己的好人心怀感激,她说:“希望将手术时收到的多余的爱心款捐出,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杨士泉早已在长沙娶妻生子,目前正享受着三代同堂的天伦之乐。时隔多年,他依旧难忘自己初到长沙流落街头时,无数长沙好人给他送饭、接他回家过春节的温暖场景。“我要好好努力,等将来有能力了,也像这些好心人一样,尽力帮助他人。”多年后,杨士泉实践了当初自己的这一诺言:十余年来,其团队所奉献的爱心资金超过600万元,其个人累计捐献资金400余万元。

“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彭友良说,从农村来到城市,过上了越来越好的生活,他对一切充满感恩,希望用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传递社会关爱和温暖,“这是一份永远的责任和担当。”

刘习明、张卫社

立足岗位,他们无私奉献倾尽全力

新时代学雷锋,形式不一,内容多样,但雷锋的精神内核永远不变。他们是医疗战线工作者,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无私地用专业知识帮助救助群众;他们还是消防队员、交警,奋战在火场、坚守在街头,守护群众的安危。刘习明、张卫社、雷孟宣就是在新时代立足自身岗位学习雷锋的好榜样。

刘习明坚持常年坐诊,还会定期巡讲、义诊,多年来,他累计捐款捐物1600余万元;24年来,张卫社每年门诊量为6400余人次、手术300余台、拯救1000余位危产妇;30余年来,雷孟宣常年坚持外出作学雷锋报告2000余场,听众2000万人次,足迹遍及10余个省……

“一个个家庭的圆满,就是对医生职业最好的肯定。”刘习明说,这份信念会激励他,在治病救人的路上一路前行。

“每当一次次团队协作,奋力将一个个危重生命挽救过来时,我最欣慰此时能站在手术室门口对患者家属说‘他(她)活过来了’。”张卫社说,这种职业自豪感,让她义无反顾继续在产科临床医学领域“奋力前行”。

“我要继续学雷锋,直到我做不动了为止。”这是86岁的雷孟宣一辈子学雷锋的“不变梦想”。(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匡春林 周辉霞)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匡春林 周辉霞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