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天心区已建成实体、网络、热线公共法律服务平台

长沙晚报记者 卜劲文

屏幕上,是某街道司法所一个调解的现场;屏幕外,值班律师正远程进行法律指导,这是近日记者在天心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看到的视频接待的一幕。2016年6月,天心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投入运行,经过探索发展,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线上线下并行、实体数字同步、前台后台联动,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齐头并进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天心区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实现全覆盖,“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初步形成。“与20年前相比,现在的法律机制、法律体系、法律意识是天壤之别。”湖南律畅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心值班律师邹新军说。

记者看到,位于友谊路268号的天心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面积近800平方米,设有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治文化、网络服务、公益法律服务、法治讲堂和值班监控等八个工作区域,配备多名常驻人员和预约制律师,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咨询、司法行政管理业务办理、公证服务、涉法涉诉信访、投诉受理和个性化服务等八项法律服务。该中心还设置了网上服务系统,居民足不出户也可进行免费法律咨询、申请人民调解和法律援助等。

2001年,邹新军来到天心区法律援助中心时,他还是一名实习律师。他清楚地记得,在那个年代法律援助还是个新生事物,制度很不健全,如何申请、审批,怎么指派律师、考核办案质量等都不明确。“当时老百姓有麻烦只知道找居委会、村委会等,不知道还可以找律师,那时候我们法律援助的工作主业不是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而是去基层搞宣传。看到我们摆摊设点,很多人还半信半疑。”邹新军说。

天心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主任许湘玲2005年到天心区司法局工作。在这10余年里,她见证了司法体制改革的巨变,通过各种努力,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也越来越深入人心。“法律援助作为一项民生事业,政府不断降低门槛,扩大范围,加大经费投入,从最初没有办案补贴,到现在给援助律师每个案件补贴1500元到3750元。”许湘玲说,天心区财政预算投入到法律援助的专项经费,已从2015年的25万元增加到今年的116万元。

2016年起,天心区还在全省率先推行覆盖14个街道97个社区(村)的“一社区(村)一法律顾问”制度。有数据显示,1998年天心区法律援助中心刚成立时,办理的法律援助案件是7件,去年该数据上升至434件,截至今年11月14日,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48件。“去年434件中有100多件是农民工工资案件,农民工工资法律机制建立后,受理这类案子的数量已大大降低。”天心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今年下半年起,刑事案件的法律援助量有所增加,因为国家在全国推行刑事案件审判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原来在刑事审判阶段,只有30%的人有辩护律师,今后那些因为没有钱、没有人为其请律师的被告人,政府将指派律师为其辩护。“这是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关注民生的一大进步,对于充分发挥律师在刑事案件中的辩护职能作用,促进司法公正,彰显社会主义法治文明进步具有重大意义。”该负责人说。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卜劲文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