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经开区:创新驱动 开放带动

广汽三菱发动机工厂车间里机器轰鸣,繁忙不已,3款世界先进的发动机正在试生产,今年10月将正式投产。届时,长沙经开区的汽车配套水平和汽车产业链、价值链的延伸,都将得到大幅提升。长沙晚报记者 王志伟 摄

长沙晚报记者 伍玲 通讯员 黄姿

长沙经开区是湖南园区经济的领跑者,成绩斐然。但放眼全国,长沙经开区在国家级园区中排名仅居第24位,大有潜力可挖。如何通过“精明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昨日,长沙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庆红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创新驱动、开放带动”是园区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关键,也是园区升级重塑的路径。

探访实录

按规划,未来长沙经开区将迎来两个节点:2021年,园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5000亿元,基本实现智慧园区;2025年,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全面实现智慧园区。

昨日,记者来到长沙经开区,一路探访,一路记录,园区目标、发展路径逐渐清晰明了。经济基础、产业结构、智能制造成为园区实现“两个率先”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双千亿”产业格局凸显

沿着漓湘东路一路向东,道路两旁依次可见三一重工、山河智能、广汽三菱、长丰猎豹、博世长沙等企业。这一家家企业、一间间厂房、一幢幢楼宇,构成了长沙经开区“三湘第一园区”的底色。

作为园区规模最大的企业,三一重工今年的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有望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记者发现,三一重工早已告别过去单一的增长方式。如今,三一重工以科技创新和开放带动为手段,对“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充分利用,带来了企业在产品质量、效益、市场结构优化和提升上的裂变式发展。

更值得欣喜的是,集聚了三一重工、中联重起、铁建重工、山河智能、恒天九五、五新隧装等一批骨干企业的长沙经开区,工程机械产业产值今年将突破1000亿元,园区将首现“双千亿”产业格局。

广汽三菱也是园区裂变式发展的“弄潮儿”。今年10月,广汽三菱发动机工厂将正式投产,届时,无论是园区的汽车配套水平,还是汽车产业链、价值链的延伸,都将得到大幅提升。

对于长沙经开区而言,要精明增长,做大增量,必须招引像广汽三菱发动机工厂这样的重大项目,培育三一重工这样的龙头企业。而这些大投资、高效益企业的落户和投产,正是园区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底气。

记者还了解到,长沙经开区对于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已经有了新思路。在人民东路的两厢,园区将重点铺排工业地产,布局“四创”企业,引进科技创新型企业,提高建筑的容积率,打造园区的“黄金海岸”。

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全面启动

去年,长沙经开区汽车制造及零部件实现快速发展,这一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这得益于园区先进制造业企业对智能化升级改造的追求。

记者在上汽大众长沙工厂看到,一条智能化的生产线可实现6种车型的共线生产,通过技术升级改造,企业产能由原先设计的年产20万台提升到33万台,几乎等于再造了一个工厂。

同样尝到智能制造“甜头”的还有广汽三菱。通过智能制造技术改造,其当前的产能超过原设计的产能的50%以上。发动机工厂的加工车间能实现100%自动化,只需3个班共48人对产品进行检测。

园区一批整车及工程机械企业,纷纷迈向工业2.0、3.0,甚至工业4.0。一个共识也在此形成——智能制造已经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标志。园区经济发展,不仅要拼硬实力、软实力,还要拼巧实力。

对园区而言,智慧园区就是园区公共服务平台要智慧化、数字化,这也是长沙经开区“三位一体”首先要全面实现的。此外,通过数字化的手段连接企业、车间、设备,对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生产到运营,进行全周期数字化管理,并且实现个性化和柔性化的生产,这也是园区的中心工作。

对话园区负责人

长沙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庆红:

创新区县一体发展模式

实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

记者:目前园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精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如何?

张庆红:长沙经开区最大的特点是工业实体经济体量庞大和产业发展迅猛。去年,长沙经开区技工贸总收入突破3100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2348.5亿元。

产业方面,园区已形成“两主一特”产业格局。去年汽车制造及零部件产业成为园区第一个千亿产业。今年广汽三菱发动机工厂即将正式投产,将实现长沙汽车核心零部件本地生产的突破,汽车产业链和价值链进一步延伸。

今年,工程机械产业产值也将突破千亿元,园区将形成“双千亿”的产业格局。

记者:园区在精明增长的道路上,要实现“两个率先”目标,还有哪些不足和短板需要克服?

张庆红:2016年,长沙经开区提出了“率先打造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率先建设5000亿国家级园区”的宏伟目标,推动智能制造、智慧园区、工业互联网“三位一体”协同发展。

目前,园区仍面临两大短板,一是规模和质量齐升的压力。现在我们在全国国家级园区中排名仅为24名,仍有潜力可挖。对科技研发投入比例虽达到2.8%,但远远不够,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效益、税收的比重也需要进一步提升。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研发,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化集约化利用、能耗下降方面,与发达园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二是传统产能的淘汰力度不大,智能制造以及先进技术的提升和普及率不高。未来,不是智能制造的产品,无法获得进入市场的“门票”。

记者:长沙经开区如何扬长补短,走出特有的升级重塑之路?

张庆红: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做大增量,“创新驱动、开放带动”是关键。首先是要紧紧抓住“创新”这第一动力,这是园区、产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要继续引进创新型企业以及研发机构、孵化平台、创意创投机构,同时引导鼓励支持企业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道路,让更多的创新结果转化为市场成果。同时,支持和鼓励本地企业加强与世界先进企业的紧密合作,提高企业的外向度和社会的开放度。

园区将按照“两主一特一融合”的产业定位,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主导产业链精准招商、以商招商,适度发展与主导产业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坚持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之路。

下一步,长沙经开区还要做好“腾笼换鸟”的文章,突出亩均效益这个核心指标,引导一些仓储式、货柜式的企业进行第二次开发,让“创新、创业、创意、创投”企业的车间建在楼宇中,集约节约化发展,成为“长高的园区”。

记者手记

创新与开放并举才能更好更优发展

即将实现“双千亿”产业格局、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再添2家,这是近日从长沙经开区传来的两个好消息。一个代表着产业经济的活力,一个代表着智能制造的优势。

在记者看来,园区经济发展进入“精明增长,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要求目标更高、含金量更高。但无论选择怎样的路径,创新和开放缺一不可,一个催生内生动力,一个引入外部活力。

创新,不是某个人、某个群体的事情,而是政府、园区、企业一致的目标。政府需要出台政策,园区需要做优服务,企业追求科技创新,各司其职。从内容上来说,就需要机制、观念、技术多方位、多维度的创新。

开放,是一个双向度的发展,不仅要支持和鼓励与世界先进企业的紧密合作,提高企业的外向度和社会的开放度,也要注重“引得进”,更要“走得出”,加强对国内资源、国外资源“两种资源”和国内市场、国际市场“两个市场”的利用。

这也意味着,只有依靠创新和开放两条腿走路,充分发挥智能制造的新技术、新理念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水平,才能进一步优化产业经济结构、规模、质量、速度、效益的内在关系。通过开放带动,引进外资、技术、人才,让我们的产品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才能实现园区高质量发展。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伍玲 黄姿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