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教老年居民使用智能手机。
志愿者免费为社区居民检测并答疑。
红网时刻长沙8月24日讯(通讯员 刘瑛)走进位于长沙市八一路352号的韭菜园街道军区社区公共服务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由专门志愿者值守的“予爱之家志愿者服务站”。服务站既提供最基本的便民服务,更为社区居民量身订制了针对老年人的“长者互助”项目:红歌传颂、手工编织、智能手机使用、节气养生……8月22日上午,在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一场别致的“中医光波针灸理疗项目”正在进行中。
为数十位老人服务的就是一位来自中国中医促进研究会、学护理专业的“90后”志愿者黎静,23岁的她表示:“护理是我的专业,自己在研习中医理疗的课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自己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的同时,也可以根据专业知识帮助到别人,感觉很开心!”
黎静在为每位居民治疗的同时,还详细了解每位老人的情况和治疗过程,并提出很多中肯的意见:“阿姨,您的颈椎问题比较严重,已经到三级了,一定要引起重视,纠正生活习惯的同时及时正规治疗,否则压迫到交感神经,会引起恶心、呕吐甚至脑供血不足,这样后果就很严重了。”为了避免误会,小黎每接待一位居民都会耐心解释:“阿姨,我只是志愿者,在这里是免费给大家治疗。”
在大院居住了三十多年的陈秀英奶奶激动地说:“以前去社区要爬楼,活动场地也受限。现在越来越喜欢来社区串门了,不但环境好得很,而且还有很多针对我们老年人的服务项目,觉得有归属感!”
这只是军区社区志愿者服务一个片段而已,自社区迁址三个多月以来,各种别开生面的志愿者活动为辖区居民提供了一份份可口的“文化套餐”。军区社区党委书记周养然表示,社区把繁荣社区文化、孕育社区志愿者队伍当作重要抓手和突破口,通过各类文化载体,如鱼水书院、社区红歌会、党员先锋课堂、长者互助项目等,大大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让居民找到归属感。同时在活动中发掘和壮大了社区各类人才和志愿者队伍,建立了涵盖医疗养生、文化宣传等8支志愿者队伍,吸收280余名志愿者,以此深化居民自我教育。
一系列文化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提升了社区文化内涵,凝聚了民心,汇集积极向上的力量,让居民有了“如家般”的归属感。“随着活动的开展,近期涌现出很多‘素未谋面’的志愿者,凭借这些心生面孔的力量,我们的家园将会被建设得越来越好!”社区老牌志愿者、“70后小分队”甘再纯阿姨表示。
来源:红网
作者:刘瑛
编辑:唐甬梅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