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手游,如何戒掉你的毒?

漫画/余宁山

长沙晚报记者 伍玲 实习生 王可心

一款名为“绝地求生”的射击生存类手机游戏上线后,一批游戏玩家通过直播平台和竞技赛事展现了高超的游戏技巧,成为众多玩家心目中的“大神”和“偶像”,吸引许多人成为该手游的拥趸。

无独有偶。2015年,腾讯推出了手游“王者荣耀”,短短一年多,其日活跃用户突破5000万,一度跃升为中国手游市场的领跑者。

据统计,成千上万的手游玩家中,学生群体占比高,大学生作为学生群体中游戏消费的主力军,占比达21.8%,部分大学生为手游支出上万元。同时,手游也吸引了大批低龄玩家。为什么这些青少年会沉迷手游?游戏带来了哪些危害?各方又该如何破局?本报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现象

大学生不惜为手游花费“巨资”

在长沙某大学就读的卓卓,是个十足的“游戏迷”。热衷于“QQ飞车”抽奖环节的他,最多的时候一次性充值了400元。“大概为手游累计消费了4000元人民币,有闲钱的时候,就会充到游戏中。”在卓卓看来,手游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得到好的游戏装备,才会有更高级的游戏体验。

某高校2015级学生徐智海也是手游的忠实粉丝。他钟情一款名为“时空猎人”的手游,并为这个游戏累计花费了7000多元,而徐智海每月生活费是1500元左右。

某高校相关调查显示,68.72%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在手机游戏上消费,有50.25%的大学生在手机游戏上进行过消费,费用占生活费10%以内的大学生高达74.92%。

同时,由于注册门槛低、社交性强、操作简单等,手游也吸引了大批低龄玩家。13岁的轩轩用家人的话来形容就是“沉迷游戏无法自拔”。无论是“王者荣耀”,还是“绝地求生”,轩轩样样在行,可学习成绩却是一塌糊涂。轩轩的父母尝试诸多办法管教,可是效果并不明显。

如今,手游已经成为部分未成年人之间交流的重要内容和载体。腾讯公布的数据显示,关注“王者荣耀”的用户中,年龄在12岁及以下的用户占4.78%,12岁至17岁的用户占18.53%。也就是说,“王者荣耀”的用户中“00后”占比超过20%。

诱因

1大学生手游为消遣碎片化时间

是什么让某些大学生课余时间不选择进图书馆而去玩手游?又是什么让超过一半的大学生愿意为手游买单?记者调查发现,碎片化时间为手游消费提供了必要条件。

记者采访发现,大学生作为暑假中的“无作业”群体,假期的生活更加自由,有着更多的自我支配权。然而,结果却不尽人意。在“权利”面前,许多大学生尽情地享受着暑假带来的自由,他们与手机相伴,与手游为伍。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调查显示,关于“游戏时间”,78.1%的受访大学生表示选择在零散时间玩手机游戏,夜间会玩手游的占35.95%。

2追求游戏快感和社交体验

记者调查发现,追求游戏快感、社交体验是游戏玩家沉迷手游的动机。

“1元超值购、6元首充、30元翻倍,都是商家的经营策略。但是,我都会买着玩玩。”某高校2017级学生王刚说道。

为什么明知道是商家套路还继续充钱?王刚给了记者一个比较“现实”的回答。“我喜欢玩仙侠类游戏,里面的江湖就像是一个小社会,有帮派就有社交,你的装备越好,游戏排名就越高,在游戏里就能体验到现实中体验不到的快感。”

高芮作为手游充值大军中的一员,直言充值只为游戏角色“变得好看”。高芮直言不讳地说,为了避免“不如人”,游戏玩家只能选择为手游消费。其实,就是一种攀比心理作祟。

3缺乏父母监管,青少年自制力不够

记者采访发现,当代大学生基本成年,尚有自控能力,而未成年人自制力差,缺少父母的监管和正确的引导就会导致他们沉迷手游。

小学生楠楠父母外出务工,常年离家,照顾和教育楠楠的重担就落在了爷爷奶奶的肩上。楠楠的舅舅介绍,楠楠放学后很少学习、写作业,爷爷奶奶管教也不听。临近期末,身边的同学都在学习,只有他还在玩手游,最后期末考试都没有及格。

影响

日常消费有压力 低龄玩家闯大祸

买装备、抽奖虽带来了游戏体验,但日常消费却有点压力。“吃不了大餐,买不了喜欢的衣服,为手游充值的多些,生活就窘迫些。”如今,某高校大二学生许承已经为手游累计充值上万元。

“口袋压力”只是过度消费的部分后果,有关研究显示,大学生手游消费程度与期末的挂科率成正比。大学生对手游投入的金钱越多,随之投入的精力也就越多。

大学生王瑞雪就是个例子。去年,临近期末时,王瑞雪迷上了一款叫“一起来跳舞”的手游。这款游戏如果想很好地玩下去,就必须要充值买装备。

于是,她拿出了自己生活费的三分之一,花500元购买了一个“高V”(VIP等级高)的游戏账号。之后她每天在宿舍玩游戏。连期末复习的时间,她也没有停下来,最终导致出现挂科。

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沉迷手游更会带来不可承受之重。近年来,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新闻:熊孩子玩手游花掉10万元、女儿玩手游花掉妈妈治病钱、某初中生过度玩手游猝死……未成年人对手游危害缺乏判断力,更缺乏自制力,他们给手游市场带来巨大红利的同时,也带来诸多引人关注的社会问题。

建议

要将自我节制和监督机制相结合

当一款手游成为社交新方式,在同一办公室、大学同一宿舍内,如果不玩同一款手游,就可能存在被边缘化的风险,于是趋之若鹜的玩家纷纷下载手游,陷入其中,也带旺了手游经济。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游戏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手机游戏占据游戏市场近60%的份额。其市场占有率从2011年的11. 6%逐步增长到2017年的65%,市场规模达到1162亿人民币,预计2018年手机游戏市场规模增长会达到30.9%。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游对人们生活的渗透已经不可逆转。

手游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够成为青少年休闲娱乐的工具,成为头脑开发的利器,也能成为这个群体的“毒瘤”。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新闻学教师王超群认为,手游与网购在某种程度上是同一个性质,这是当前消费主义时代呈现的新特征。同时,它又可以跟“刷手机有瘾”的现象联系起来,总结起来便可以理解为“手游消费有瘾”。

在王超群看来,当下,青少年受网络文化的影响,“虚拟世界的沉浸”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沉迷于网络,现实中缺少人际交往与互动。这一现状让他们想方设法到网络上去寻找替代品,玩游戏在此时便承担了传统环境下的一些社交功能、娱乐功能和休闲功能。

“要将自我节制和监督机制相结合,双管齐下才会立竿见影。”王超群希望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注重引导,加强监管,才能破解青少年沉迷手游之困。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伍玲 王可心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