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芙蓉区两位花甲老人“走红”社区 只因她们坚持这些事

芙蓉区东屯渡街道芙蓉社区居民何爱君多年致力社区志愿服务,调停邻里矛盾,是有名的“和事佬”。

每天何爱君都会来到社区儿童早教室整理玩具,看顾小孩。

红网时刻长沙8月15日讯(记者 邓正可 实习生 胡翠平)一双双留有余香的手掌,一位位广为赞扬的好人,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在长沙市芙蓉区东屯渡街道芙蓉社区,众多美好故事孕育发生,流传于街头巷尾,“邻里帮帮帮”正是这些温暖故事的源泉。近日,芙蓉社区与长沙市培源社工服务中心联合开展“芙蓉故事汇”项目,记录平凡而可贵的真善美,留住好故事传播正能量。何爱君和王玉桃正是常被邻里念在心里、夸在嘴上的两位“红人”。

“力气是用不完的,坚持助人并不难”

“大好人,热心人,知心人。”邻居杨轻是这样评价何爱君的。从2006年退休至今,62岁的何爱君一直在管社区邻里的“闲事”。何娭毑家所住的单元一楼和顶楼的邻居之间多年不合。顶楼邻居胡嗲嗲去世后,家里办丧事忙得不可开交,一楼邻居甩下一句话“他们不请,我就不去。”

“和事佬”何娭毑知晓后,劝说胡嗲嗲的家人敞开心扉。“让儿子去给一楼的长辈磕个头吧,请他们前来致意。冤家宜解不宜结,上一辈的恩怨就随逝者而去,不要再留给下一代了。”在何娭毑的多番劝解调和下,一楼的邻居也被真诚打动,不仅前去吊唁,还帮忙操办胡嗲嗲的丧事,上下二邻从此“首尾相和”。

参加社区各类志愿服务,代表社区去看望住院老人,隔三差五给马王堆海鲜市场的老洁厕工送饭,送迷路的老娭毑回家……作为芙蓉社区“邻里帮帮团”的主力,何娭毑温暖的双手不仅触及邻里,还覆及目光所到之处。

2011年,何娭毑在街道宣誓入党,成为当时年龄最大的新党员。在她看来,党员的身份能让她更好地为邻里排忧解难。“力气是用不完的,坚持助人并不难,反而充实和快乐。”秉承着这样的信念,何娭毑在多年的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中乐此不疲。

十三年如一日,照顾卧床婆婆,王玉桃用实际行动证明久病床前亦有孝子,今年3月,她被评为芙蓉区第二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

婆婆去世后,王娭毑又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了照顾公公身上。

“如果有来世,我还愿意当她的儿媳”

面色红润,笑容可掬,59岁王玉桃一副乐天派的模样,完全看不出曾承受着生活的重压。婆婆中风卧病在床的13年间,王娭毑十几年如一日,伺候婆婆上厕所、洗澡、按摩、吃饭,从未说过一句累。哪怕在经济条件最困难的时候,王娭毑坚持让婆婆住院治疗。

回想2013年,婆婆卧病在床,公公突发哮喘和心脏病,两岁的孙子也需要照看,她往返于医院和家里,几乎没有歇息的时间。“那段艰难的日子我不知道怎么挺过来的,还好有邻居、亲人帮衬着。”王娭毑坦言。后来她也加入了“邻里帮帮团”,回报当时施以援手的好邻居。

“婆婆人很好,如果有来世,我还愿意当她的儿媳。”王娭毑用实际行动证明久病床前亦有孝子,今年3月,她被评为芙蓉区第二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现在孙子上学了,我平时只需要照顾公公,也有空参与社区活动了,生活还是很美好的。”王娭毑一脸满足地说。

作为“邻里帮帮团”中的普通一员,何娭毑、王娭毑的事迹只是众多感人故事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何娭毑、王娭毑们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助人为乐、孝老爱亲、敬业奉献、见义勇为的美德。

自2012年芙蓉社区打造了志愿服务品牌“邻里帮帮帮”,“邻里帮帮图”“邻里微帮”“先锋快车”等服务项目陆续兴起,调解矛盾纠纷、维修水电、提供爱心家政服务等,开启志愿服务新模式,越来越多的热心居民参与其中,也让越来越多的暖心故事在大街小巷流淌。

来源:红网

作者:邓正可 胡翠平

编辑:吕周阳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s.rednet.cn/content/2018/08/15/424920.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