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19日讯 在芙蓉区东湖街道韶光社区服务中心西面,三栋已经被围挡起来的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老房子充满了岁月的气息。社区不少居民以为,等待他们的将是被拆掉的命运。然而记者从社区了解到,这几栋老建筑将老树开新花,改造成舒适的康养中心。
韶光社区属于典型的单位型社区,是从原国有改制企业韶光微电子厂家属区接管而来。社区负责人介绍,社区总人口3100人,其中80岁以上的60余人,60 岁以上750人,子女大多在外工作。
该怎么更好地服务这些退休职工,切实让他们享受到家门口的养老?韶光社区实施社区环境和建筑微改造,引进医养机构,打造医养结合的康养中心,打通社区养老最后一公里。
“能做到‘微创手术’的就不要做‘大手术’,尽可能多保留一些老城区的记忆。”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设计系主任叶强介绍,这些建筑风貌保存完整,清水红砖工艺老房子经历岁月的洗礼,保存了该社区的历史记忆,是一笔值得珍重和保护的历史遗产。
“虽然是老建筑,但建筑质量并不比当下一些新建筑差,甚至还要好。”叶强说,规划设计以尊重社区历史、激发社区活力为目标,以空间环境提质整合、整体风貌保护延续、功能配套完善更新为原则,对基地环境、建筑和设施进行微改造,“最大的难点在于老建筑与现在的建筑规范功能不相适应,不过通过重新设计改造,既能保留原貌,也能保证安全。”
社区负责人介绍,改造后,新设养老床位125床,将建设成为新型的医养结合的综合型康养中心,创造有温度的城市社区。■记者 李成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