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下午,出席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的长沙市代表团集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省人大代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桂英参加审议。省人大代表、省市领导王一鸥、周海兵、谭勇、文树勋、谢卫东、彭华松、李平等参加。
1月24日下午,出席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的长沙市代表团集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劭劼 摄
吴桂英代表表示,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对省委十二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进行深化细化,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人民性、实践性,是一份顺应民心、提振信心、鼓舞人心的好报告,我完全赞成。报告多次提到长沙,饱含关怀与重视,更是使命与重托。长沙将始终牢记“为全省稳增长挑大梁”使命责任,切实强化省会担当,全力稳增长、作贡献,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当好全省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主引擎”;突出抓倍增、提质效,深入推进“产业质效倍增年”和“担当善为落实年”建设,加快实施“六个倍增计划”,抓好省“四个十大”项目建设;加快聚资源、强动能,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聚力办实事、增福祉,打造与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公共服务体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决保安全、守底线,统筹抓好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全力以赴做好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应对等各项安全防范工作。全市上下要牢记“抓与不抓大不一样、早抓与晚抓大不一样、举旗抓与常态抓大不一样”的朴素道理,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奋力践行八个“走在前、作示范”和七个“坚定不移”要求,全面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各项任务部署,加快形成大抓落实的生动局面,以早干、快干、多干、实干,推动“施工图”高质量转化为“实景画”。
周海兵代表完全赞同政府工作报告。过去一年,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上下积极面对复杂外部环境、成功应对各项风险挑战,围绕“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扎实推进“三个统筹”,全力稳增长、提质量、增动能、强支撑,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长沙呈现出经济发展进中提质、“三个高地”建设提速、发展环境持续提升、民生福祉升级提档的良好发展态势。下一步,长沙将聚焦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奋力践行八个“走在前、作示范”和七个“坚定不移”要求,实施“八大行动”,全面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部署,深入推进“产业质效倍增年”“担当善为落实年”建设,突出抓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存量企业扩能升级、园区制造业提升行动、企业上市攻坚行动、城市运行安全常态隐患查整、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等工作,以实干实绩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推动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新篇章作出省会更大的贡献。
谢卫东代表表示完全赞成政府工作报告,建议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主管、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全社会参与的协同创新机制,加大对科研经费投入和创新激励政策的落实力度,打好科技创新攻坚仗,省直各部门要全力支持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让科技这一“关键变量”真正变成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彭华松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份新时代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行动纲领,我完全赞成。长沙将坚持在经济增长上“挑大梁”、“三个高地”建设上“勇作为”、区域协调发展上“再加力”,让城市品质更加精致、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切实守牢生态保护、城市安全稳定等底线,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湖南新篇章贡献长沙力量。
围绕抓好“三农”工作,余雄代表建议更加注重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发挥长沙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好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能;张衡代表建议加强对预制菜产业的科技赋能,鼓励建设数字化示范项目。
围绕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崔晓代表建议对岳麓山实验室采取公司化运营模式,构建“政产学研金”协同体系;吕新伟代表建议鼓励企业和高校联手创办中试中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宋天翔代表建议探索“产教融合、教研一体、协同育人、联合攻关”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刘国良代表建议加大企业上市扶持力度,助力企业拥抱资本市场;何海英代表建议对建筑节能门窗产业提供更多政策支持,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
围绕发展社会民生事业,毛华初代表建议加强长株潭生态绿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民生保障;罗国强代表建议将长沙磁浮快线纳入全市轨道交通线网,与磁浮东延线、长浏快线贯通运营。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凌晴 陈登辉
编辑:韩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