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媒体艺术之都又添力作 中广天择携《光景如诗》重磅来袭
2019-08-04 16:20:35 字号:

媒体艺术之都又添力作 中广天择携《光景如诗》重磅来袭

多层次叠影投息技术、多终端数控技术助力突破三维空间,首创的沉浸式互动站立观演,让所有观众都成为光景如诗时空的一部分。记者今日从中广天择获悉,继今年2月首演成功后,经过主创团队近半年的仔细思考、精心打磨,升级版沉浸式数字光影诗词剧场《光景如诗》将于8月10日至25日与观众见面。

《光景如诗》是长沙获评世界“媒体艺术之都”后打造的一个原创媒体艺术项目,今年2月22日在梅溪湖大剧院的多功能小剧场首演。演出刚一结束,记者的朋友圈就“沦陷”了,特别是很多文艺青年和年轻父母,看到充满诗情画意的演出照后都焦急地询问演出信息,恨不能立刻插上翅膀飞往梅溪湖,一睹盛况。

《光景如诗》新一轮演出将于8月登场,从8月10日持续25日,合计17天,其中工作日(周一至周五)每天4场,双休日每天7场。同时,考虑到此次《光景如诗》演出时间正值暑假,在场次设置上还专门安排了为期7天(8月10号-25号)沉浸式诗词课堂场次。

这个剧场有点怪,没有座位满场跑

《光景如诗》虽然还未正式揭开面纱,但记者已听得它有很多奇怪之处。

一是剧场里竟然没有座位。或者说曾经有座位,但被李彦团队拆掉了。不仅座位被拆掉了,“剧场里能拆的都拆了。”座位没了,观众怎么办?答案是站着看,而且还不是那种一动不动地站着,而是可以四处游荡。也正是因为观众的活动空间极大,所以单场演出能容纳的观众人数有限,800余平方米的剧场只接待200位观众。而规模相当的传统剧场,座位数在1000个以上。

二是鼓励观众拍照、摄影。很多演出是禁止此类行为的,还会专门安排工作人员巡视,理由有很多,如担心闪光灯对演员产生干扰、高举的手机遮挡后排观众视线、演出视频外传影响票房收入等。《光景如诗》却因为特殊的表演形态,不存在前两点担忧。至于最后一点,总导演李彦表现得十分大度:“观众买了票,就应享受把美带回家的权利。”

文理兼备,弘扬传统文化精髓

研学场在普通秀演场的基础上,还增添了“沉浸式诗词课堂”项目。这个体验课堂可不简单,它是多媒体艺术构建的沉浸式课堂。如何沉浸呢?先从换装做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服饰不仅可以裹身保暖,它还代表着一个人的礼仪,正所谓“礼仪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因此,参加研学的学生首先要换上华丽精致的唐宋服饰,真是立刻就拉近了与诗人的心理距离,整个人都显现出风度翩翩、文采飞扬的绝佳气质。

换好衣裳后便是精彩的课堂教学,主要内容包括探讨诗词的前世今生,学习交际礼仪唱喏,体验社交游戏飞花令。比如唱喏,要是老师不教,一般人别说不懂意思,就是念都会念错呢!其实唱喏历史悠久,宋代时就很流行了,《西游记》《水浒传》等古典小说中就有很多描写,但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光是口中念诵的文词都极有讲究。

学完传统文化知识,就该进剧场观看《光景如诗》表演了。出来后,导演会第一时间为学生揭秘演出用到的科技手段,讲解创作动因和美学根据,普及多媒体艺术知识。总之一句话,让学生看完表演后,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光景如诗》虽然是以传统文化为内核,但毕竟运用了现代科技手段来呈现。因而导演的解读让研学之旅内容更加丰富,而且文理兼备——文化修养和科学精神好似一体两翼,不可偏废,这是《光景如诗》研学活动的重要理念。

精雕细琢,秀展合一营造诗意

考虑到很多观众有提前到场的习惯,创作团队把候场时间和空间也利用了起来,推出“秀展合一”的全新模式,提前渲染诗意。候场空间被布置成曲水流觞式的展览空间、互动空间。你若在这里看到穿汉服的人,可别惊讶。除了来研学的小朋友会特地换装外,你也会遇到扮成李白的演员。若是这位“李白”捧着美酒来到你跟前念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你也别诧异,他可能只是诗兴大发罢了。事实上,这个展览区不仅有琴棋书画,还有诗酒花茶,人生雅趣,尽在于此。不管你是用看的,用听的,用闻的,用尝的,用摸的,都能在此感受到浓浓的古典氛围和诗情画意。

这个展览区的意义还不止于此,它既是进场的入口,也是散场的出口。当观众看完表演后,它还提供一个回味空间,让演出带来的巨大震撼在心中多停留一会儿。同时因为演出环境不太适于拍照,展览区也是一个打卡空间。对于观众需求的体贴入微,于此细节之处便可见一斑。

诗词万千,总能找到一个答案

入场前的展览区便如此精彩,那么进入表演区后又是怎样的体验呢?

《光景如诗》和一般演出不同,它的剧场是没有固定座位的,同时表演空间是全方位的。这意味着观众在剧场里可以自由活动,根据演出情况随时调整视角。可能一会儿光影照射在剧场一侧,一会儿演员出现在舞台中央,一会儿头顶落下盏盏明灯,一会儿背后飘来声声弦乐……真是永远都不知道,下一刻该把眼睛往哪瞧。

8月演出仍然延续了这一新颖设定,同时根据大家的反馈意见,加大了观众自由活动的空间,让灵活别致的演出特色更加鲜明。

在内容方面,升级版《光景如诗》保留了绝大部分优秀内容,包括选用大家耳熟能详的唐诗宋词。虽然这些诗词大家都很熟悉,从小背诵,但要真正理解并不容易。比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今人多将“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视作美好爱情的代言,其实这首词是政治失意的词人借孤高淡泊、超群拔俗的女性形象抒发自己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光景如诗》就选用冷色系的蓝绿色灯笼,还原了辛弃疾的孤高心境,为演出的一大亮点。

除辛弃疾外,《光景如诗》还选用了其他三位诗(词)人,营造“和李清照一起赏花”“和辛弃疾一起放灯”“和苏轼一起听雨”“和李白一起饮酒”等不同诗境。

此外,很多诗词用到的意象,今人已经难以体会。比如月亮,生活在城市的居民,看惯了明亮温暖的路灯灯光,却不知道清冷皎洁的月光是何滋味。《光景如诗》通过科技手段,再现了皓月当空的景象,让观众有“和诗人一起观月”的机会。

总导演李彦说,中国诗词成千上万,古人用它写尽了喜怒哀乐,千年之后的今人也能从中找到一首来描绘自己的心境。“总有一首诗能回答我们的生活。”李导感叹,“我们总能从诗词中找到一个答案。”寻找答案的第一步,便从《光景如诗》开始吧!

来源:智慧长沙

编辑:胡红叶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