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讯(记者 舒文 通讯员 曹志鹏)说起编程,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一堆代码和复杂的公式,看得两眼发晕。可是,在中雅培粹学校1610班初二学生罗恺眼里,这简直是“真爱”。9岁开始接触编程的他,12岁时,就已经获得了众多令人羡慕嫉妒恨的成绩:在2016年、2017年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中连续两年获得提高组(高中组)一等奖。今日下午,在雅礼洋湖实验中学举行的NOI全国信息奥林匹克竞赛冬令营闭幕式上,罗恺击败了数百名全国高中编程高手,成为全国唯一一位摘金的初中生,有望获得保送知名高校的资格。
9岁接触编程12岁拿国赛大奖
初见罗恺,他呆萌可爱的样子,难以让人将他与“技术男”联系起来。这一反差萌源自9岁那年,当时还在枫树山大桥小学上学的罗恺,在爸爸的鼓励下,参加了学校开办的编程兴趣班,从此,对编程爱得欲罢不能。
这种痴迷的强大气场,让他现在的信息学教练廖晓刚也感受到了。他说,为了提高编程技能,罗恺常常会在线参加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与来自俄国、美国等多个国家大学的大哥哥、大姐姐同台竞技。“由于有时差,为了比赛,他常常需要坚守到凌晨。”谈及罗恺的特点时,廖晓刚说创新思维在他的身上最为明显。“上课时,同一个问题,他总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除了是编程达人,罗恺其实还是个文艺小少年,唱歌、钢琴、架子鼓样样拿手。
生活中,没有学霸的高冷,罗恺更像一个暖宝宝。“只要同学有什么问题,他都会热心去帮助。”廖晓刚说。
他的家庭教育有些“另类”
这么小的年纪,就取得了许多要到高中才能取到的成绩,让人不禁心里直问“他的父母是从事IT行业的?”然而并没有。罗恺的爸爸罗先生与IT行业可以说是“三不沾”,对编程更是零基础。那么,为什么却偏偏就成就了罗恺呢?
“我不要求孩子听话!”与孩子要听父母话的教育方式相比,罗先生的教育方式显得有些“另类”。“我不能保证我每次说的话都是对的,而且也不能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因此,对孩子的教育我一直主张民主,比如,与孩子一起制定规矩。”罗先生向记者举例,如果孩子向他提出想玩1个小时电脑是的要求,但是,他又只允许半小时时,父子间的处理方式是各让一步,约定玩的时间控制在40分钟。规矩定好了,只要时间一到,孩子就必须遵守。长期以往,罗恺的规矩意识和自控能力也越来越强。
罗先生认为,作为家长还应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并给予合适的引导。
成才不能过早限定在一条道上
据悉,此次比赛全国共产生了50枚金牌,而罗恺是全国唯一一位夺得该比赛金牌的初中生。像这样一位在信息学前途无量的孩子,中雅培粹学校校长李亮有着不一样的解读。
“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回归到人的发展上,成才不能过早得限定在一条道上,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不能因为某学科强而偏废其他学科,否则就像我们饮食上偏食,导致营养不良。每一个学科都有其他学科无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地方,为此,学校不主张放弃其他学科,专攻某一门学科。同时,我也不建议家长将其作为一条升学的捷径。”李亮介绍,在这一育人理念下,学校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三个梯度的平台,除了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外,还开发了42个校本课程,配备专业的导师。每周三下午,全校学生可根据兴趣走班上课。对于在某个学科拔尖的学生,学校还专程开设了创新拔尖班,提升学生在某一学科的专业素养。李亮表示,希望学生在学习中养成攻坚克难的品质,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舒文 曹志鹏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