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岳麓山下好教书 当好学生引路人

在岳麓区尊师重教、教育先行的教育生态下,涌现了一批“担当”“仁爱”“求新”“阳光”的师德典型。图为博才卓越小学师生在一起。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岳麓区教育局提供

在岳麓区尊师重教、教育先行的教育生态下,涌现了一批“担当”“仁爱”“求新”“阳光”的师德典型。图为博才卓越小学师生在一起。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岳麓区教育局提供

岳麓区教师“求新”已蔚然成风,有的在教改上探索跨界融合,有的在课改上推出了岳麓区经验,擦亮了“岳麓山下读好书”的品牌。图为湖南省首个博物馆创新课程在市博物馆开课,实现了校内外教育者跨界的大教育大融合。邹麟 摄

岳麓区教师“求新”已蔚然成风,有的在教改上探索跨界融合,有的在课改上推出了岳麓区经验,擦亮了“岳麓山下读好书”的品牌。图为湖南省首个博物馆创新课程在市博物馆开课,实现了校内外教育者跨界的大教育大融合。邹麟 摄

岳麓山下,30余万名青年学子生于斯、学于斯,在这里就能够完成从幼儿园到博士后的求学历程。邹麟 摄

岳麓山下,30余万名青年学子生于斯、学于斯,在这里就能够完成从幼儿园到博士后的求学历程。邹麟 摄

因为岳麓教育人的担当,孩子们课外有了素质拓展的好去处。图为学生在长沙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学习消防知识。

因为岳麓教育人的担当,孩子们课外有了素质拓展的好去处。图为学生在长沙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学习消防知识。

  编者按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智慧的启迪者、人格的影响者,更是良好道德品格的实践者和示范者。2017年12月以来,岳麓区启动了教育系统师德师风主题月活动,先后开展了师德专项督查、师德师风报告会等系列活动。同时,利用“互联网+”手段,在“岳麓山下好读书”微信订阅号推荐了一大批师德师风典型和名师工作室风采,进一步加强了师德师风建设。

  舒文 李新宇 张文峰

  千年岳麓,自古人文荟萃,名人辈出,铸就了湖湘人文科教高地。岳麓山下,岳麓书院历经千年弦歌不绝,学脉绵延,百所学校星罗棋布,30余万名青年学子长于斯、学于斯,在这里就能够完成从幼儿园到博士后的求学历程。当历史翻开新的篇章,岳麓区置身湘江西岸加速崛起的激情时代,再次以领跑者的姿态,着力打造与现代化长沙相匹配的现代教育,延续“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荣光。

  “优质的教育是城市聚集人气的吸引力、是区域核心价值的影响力、是未来制胜的竞争力。”岳麓区委书记周志凯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教师是教育之本,要以“一批好老师就是一所好学校,一群好老师就是一方好教育”为出发点,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弘扬高尚师德情怀,力行师德师风规范,推动岳麓教育更好更快发展。

  连日来笔者走访发现,在岳麓区尊师重教、教育先行的教育生态下,涌现了一批“担当”“仁爱”“求新”“阳光”的师德典型,他们用先进事迹为师德师风生动注解,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岳麓教师群像。

  教师形象关键词 担当

  办好老百姓家门口每一所学校

  科教兴城是岳麓区崛起湘江西岸的重要发展战略,对教育的投入岳麓区一向很“壕”。据统计,岳麓区仅近6年就筹集资金100余亿元,新建中小学(幼儿园)44所,新增学位7万余个,新建学校居全省之首……一个个数字串成了岳麓教育加速度。改善学校硬件的同时,不断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是岳麓区兴办现代教育的重要发力点。

  “看一所学校,关键看校长,从某种意义上讲,校风涵养师风、师风引导学风。”在岳麓区委副书记、区长周凡看来,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有一批好老师就有一批好学生,就能造福社会。面对老百姓对好教育的殷切期望,首先需要的就是校长和老师的担当精神。

  岳麓区实验小学校长吴静在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时,这样一句话引起了她内心强烈的共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012年,岳麓区在梅溪湖片区重点打造的岳麓区实验小学开门迎生。作为学校首位掌门人,80后吴静挑起重担,带领着新组建的32名教师队伍,对着老百姓的期望找办学坐标,沉下心、俯下身办学。三年后,这所年轻学校成为有口皆碑的好学校。然而,随着周边楼盘入住率上升,原校区已经无法满足骤增的学位需求,为了“挤进”学校,有些家长甚至采取了过激的行为给学校施压。为此,岳麓区教育局积极协调,将该校对面的新建校纳为岳麓区实验小学新校区,开创了“一校两区”的办学模式,以缓解学位压力。吴静义不容辞挑起重担,为政府排忧解难,从教师管理到教学进度实现了“六个统一”,迅速带动了西校区发展。

  多了一个校区,压力和困难自然跟着翻倍。“学校从办学之初的32名教师和12个班级500名学生,扩张到现在的280名教师和90个班级4300名学生,学生总人数五年涨了近8倍。”学校的快速扩张给吴静和她的教学团队带来了来自各个层面的困难,但大家直面困难和矛盾,坚定信念,迎难而上。吴静说,既然选择教育事业,就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就必须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为国育才的使命。

  在岳麓区,还有许多个敢于担当的动人故事:

  “没有男人的铁肩,也一样担当起重任与道义。”这是外界对博才寄宿小学校长龙胜的赞美。作为国家级骨干教师、湖南省特级教师、湖南省教育厅首届“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她扎根博才寄宿小学二十余年,在她和老搭档杨素群书记的带领下,将博才寄宿小学打造成博才品牌的策源地。如今,博才品牌学校遍布岳麓区城乡,让老百姓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长沙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主任杨伟和他的团队,为了给学生争取更好的素质教育拓展基地,不辞辛苦上下奔走;为保证基地每一个细节的完美呈现,他带着团队冒风险、战高温,让基地如期对外开放。岳麓区白马实验小学校长李文跃、岳麓区含浦街道中心学校校长潘静等都在各自岗位上,用行动诠释着岳麓教育人的担当。

  教师形象关键词 仁爱

  用爱为孩子成长保驾护航

  什么是好老师?习近平总书记曾用“四有”标准来定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其中,“仁爱”作为好老师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也是岳麓区教育局考核教师师德师风的重要方面。

  “教育是塑造人类心灵和灵魂的伟大事业,而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岳麓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鸿说,人们常常将教师比喻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精心培养花朵的园丁”“默默奉献的铺路石”等,无论怎样比喻,都体现了对教师的尊重和爱戴。但这种尊敬和爱戴不是无为自来的,而是用爱心、责任和辛勤的工作换来的。这就需要老师们带着爱心去工作,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位学生,以人格魅力感召学生。

  苗苗(化名)是个特殊孩子,在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上与其他孩子不一样,三年前他转到了博才卓越小学。当校长计划将这名特殊学生安排在谭明君的班上时,谭明君想也不想就答应了。可是,苗苗的到来在班上掀起了不少风波,头一个月里,谭明君几乎每天都会接到家长打来的投诉电话:“为何这样一个孩子要到学校来?他分明可以去特殊学校嘛!”面对家长的质问,谭明君态度坚决地说,“我是一名老师,老师的职责就是将每一个孩子教育好。”为此,她向家长们承诺“给我半年的时间,他肯定会不一样”。

  军令状立下了,谭明君因材施教,为苗苗量身制订改造计划,并在生活记录本和学习情况记录本上将苗苗的优点和缺点一一记录下来。她与苗苗的家长约定,如果优点比缺点多,就奖励,缺点比优点多,就要批评。三年坚持下来,苗苗讲文明、有礼貌了,在课堂上也不随意走动了,还收获了友谊。

  “以前对‘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不理解,但是从谭明君老师的身上理解到了其中的含义。”苗苗妈妈的话也感动着谭明君。谭明君说,苗苗妈妈让她感受到了当老师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哪怕遇到这些“神奇”宝贝,只要怀着一颗对孩子、对学校、对教育的仁爱之心,就可以将不好的事情,变得非常美好。

  有了仁爱,“让每个孩子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就不再是一句口号。作为全国首批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岳麓区还有一批怀着对农村教育的热情的幼师,她们放弃城区工作,扎根农村。

  2013年,张焱从岳麓区五幼主动申请去地处偏远的岳麓十六幼支教。在两年支教期满后,本可以选择回到岳麓区五幼,但是放不下这里的孩子,她便将家安在园区附近,就此扎根了。雨天里,来回八趟护送学生入园成了当地最美的风景;为了给学生创造好的环境,她连续五个暑假都扑在了幼儿园提质改造上;当孩子们在她和其他幼师怀里睡着时,怕惊扰了孩子的美梦,她们总是轻手轻脚将孩子们放回床上。现在,岳麓十六幼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在园幼儿由最初的44名增加至目前的300名,优质的学前教育惠及农村的更多孩子。

  教师形象关键词 求新

  教改、课改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被誉为湖南的“智谷”。“这意味着岳麓区在湖南‘创新引领 开放崛起’的宏伟战略中扮演着主阵地、主力军的角色。”周凡说,“创新岳麓”离不开创新人才支撑,这必然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具有求新精神的师资队伍。笔者走访发现,岳麓区教师“求新”已经蔚然成风,有的在教改上探索跨界融合,有的在课改上推出了岳麓区经验,擦亮了“岳麓山下读好书”的品牌。

  如何培养孩子的文化自信?如何落地岳麓区教育局提出的“老师和学生共成长,孩子和家长共成长,教育和城市共成长”?如何满足新一代家长对素质教育的强烈渴望?2017年12月2日,在长沙晚报社的大力推动下,岳麓一小打破校园的藩篱,跨界融合,与长沙市博物馆合作推出湖南省首个博物馆创新课程实验班。该班由学校教师、博物馆教育员、社会资源共同组成的“三师”授课,孩子们“小脚丫,走世界”,将课堂搬进了博物馆、非遗馆等社会大课堂,通过文物讲故事、模拟考古挖掘、文物修复、真人阅读等生动有趣的方式了解长沙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积极的教育创新,实现了课内向课外跨界、校内向校外跨界、校内与校外教育者跨界的大教育大融合。

  “物联网时代,知识每天都在更新和海量增加,对学生来说,除了学习知识外,还要懂得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链接知识来推动问题解决。对于学校来说,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变化发展的能力,就需要孩子们走到校外体验。没有体验的课程最后只会成为僵硬的知识。因此,这就需要教育与社会相融合。”岳麓一小校长李晖说,学校博物馆创新课程是在岳麓区教育局“要做有根的健康人”理念指导下,学校自发自觉地探索和创新。

  乐于求新的岳麓教育人不断颠覆课堂授课模式,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学作为一切科学的基础,因过去传统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许多学生的“痛点”。为此,岳麓区中学数学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曾辉与工作室成员以研究数学疑难课例为抓手,推出了四种岳麓数学课堂范例,即文化起始课、模型概念课、体验操作课和趣味复习课,将抽象的内容,变成了符合孩子特点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仅可以在文化起始课上学习某个数学公式背后的历史文化,感受中国数学文化博大精深,还能在趣味复习课上通过丰富好玩的游戏复习知识点。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岳麓经验已经推广至三湘四水,甚至辐射到了贵州、云南、广西等外省多所学校的课堂。

  博才寄宿小学教师李肖蕾开创的戏剧英语教学,让孩子们在戏剧中学英语,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形象关键词 阳光

  在学生心灵投下一道“光”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岳麓区工作面广、量大、人多,仅教职工就有6000多人。为全力打造一支具有职业成就感、职业幸福感、职业价值感的教师队伍,做有岳麓教育情怀的“四有好老师”,岳麓区教育局出台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实施意见(2017-2019年)》,并将健全师德管理制度、创新师德培育模式、强化师德监督机制等方面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

  岳麓区教育局副局长黄瑾辉向笔者介绍,岳麓区教育局对区域内1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形成了59份调查分析报告,详细对教师心理状况做了统计分析,量身为教师规划了服务教师的“十件实事”工程。此外,在7所城乡中小学试点学校,配备了教师书吧、咖啡吧、母婴室、心理辅导室等空间,帮助教师释放压力。岳麓区教育局还开展了新进教师团队融合辅导、教师职业生涯指导等活动,分层分类为教师提供专业心理培训。同时,专门成立了教师瑜伽社团、插花茶艺社团、非洲鼓社团等200多个供教师放飞心灵的社团。黄瑾辉认为,“一位阳光的老师,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创造快乐和幸福,传播向善向美正能量,感染千千万万阳光学生。”

  在这一良好教学环境下,岳麓区培育了一批“光”老师。

  1994年出生的申如意是岳麓区学士街道联丰小学班主任,她的经历并没有如名字那么“如意”。她的母亲患有先天性脑瘫,父亲患有肺结核,从小到大家庭一直很困难。在她大四那年,她将患有重病的母亲接到大学,一边上学、做兼职,一边照顾母亲,她的孝心感动长沙,被评选为长沙市道德模范。

  生活的坎坷并没有让申如意的心中蒙下灰尘。在她的“孩子”面前,她每天笑吟吟地去上课,创造快乐的学习氛围,与孩子们打成一片。她说,“生活虽然坎坷,但是我并未觉得不幸,因为我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比如通过读书我走出了大山,来到了长沙;通过工作我以后的生活更有期待。作为老师,要把积极的心态传递给自己的孩子,作为班主任更应教会孩子做一个阳光的人。”

  “我们需要以阳光的人性来启迪阳光的人性。不管我们个人遭遇如何,一旦我们与孩子相遇,我们就尽可能地把内心的阳光传达给他们,从而启发他们阳光一样的心灵世界,给他们奠定阳光人生的基础。”知名教育专家、一直致力于研究教育哲学的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刘铁芳教授是岳麓区众多学校的“座上宾”,他说,教育的灵魂,就是引导着人不断地去欲求美好事物,以个体心灵中不断萌生的对美好事物的欲求来激励、引导个体生命的自我成长,“优良的教育就是如何给予个体美好事物的经历。点燃人的内心,才是学校教育的灵魂之所在。”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舒文 李新宇 张文峰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