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连绵细雨让浏阳大地寒意更浓。当地沿溪镇乐善家园残疾人服务中心却是欢声不断、温情流动,在国际残疾人日到来之际,浏阳市残联组织30多名志愿者来到服务中心开展手工制作培训,手把手教残疾人动手制作小工艺产品。
捆筒子、剥花生……简单且容易上手的手工制作立即被所有残疾人掌握。手脚麻利的精神残疾患者彭珍(化名)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如今,彭珍在中心工作一天,不仅有免费的中餐吃,还能通过捆筒子挣到25元钱,极大地减轻了家庭负担。“小物件带来了大实惠,自己现在都能为家庭脱贫贡献一份力量,心里十分高兴。”
如今,“工疗”已成为浏阳市残疾人托养工作的新尝试,当地现有的5家残疾人托养中心都已搭建“工疗”区,186名残疾人平均每人每月增收400多元。依托当地现有的产业资源,“工疗”正逐渐撑起了浏阳市残疾人的蔚蓝天空。
社会爱心搭台,筑起残疾人的温暖新家
乐善家园残疾人服务中心是今年3月新建的残疾人日间照料托养中心,占地442平方米,是浏阳市第二家乡镇残疾人服务中心。
投资兴建中心的是一对爱心夫妻,张英科与其妻子秦华冬。为何想到助残?秦华冬坦然说道,自己出身贫寒,一直希望能尽力帮助残疾人。今年年初,张英科将正在装修的宾馆停工,挤出资金建设乐善家园。看着中心康复区、工疗区、培训区、阅览室、心理咨询室、文体娱乐室等功能区域规划有序,残疾人在中心生活安然,张英科坦言“值得”。
按照民办公助的原则,浏阳市残联大力支持社会爱心力量对残疾人事业投入,按规定对机构建设进行补助,同时根据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托养对象的实际出勤天数,按照50元/人/天的服务补贴补助到托养机构,确保服务中心能持续运行,惠及更多的残疾人。
得益于政府与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位于大瑶镇的凝馨残疾人服务中心如今还辐射到湘赣边区域的残疾人朋友,60多名残疾人在这儿找到了“第二个家”的感觉。双手手肘以下截肢的残疾人林名长是这个湘赣边首家乡镇残疾人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他用自身励志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残疾人追逐更美好的明天。
依托地方产业,“工疗”助力残疾人脱贫脱困
“没想到我们进了托养机构也能和正常人一样挣钱。”在乐善家园的工疗区中,彭珍(化名)一边与人交谈,一边熟练加工手中的筒子,言语中难掩兴奋之情。
在这个80多平方米的工疗室内,整齐摆放着4张大方桌,10多名残疾人正在紧张忙碌地工作着。这是该机构针对托养残疾人特性最新引进的工疗项目,捆筒子不但操作安全、简单,还能给残疾人带来较高的经济回报。
“按照正常情况算,凡是参加工疗的残疾人平均每人每月能挣到400多元,像彭珍等几个做事麻利的重度残疾人能挣到750元每月。”秦华冬介绍,当地花炮产业发达,服务中心积极对接花炮企业,相继引进了褙皮、捆筒子等工疗项目,实现了新的就业帮扶,“残疾人不仅不是家庭的负担,还能助力脱贫脱困。”
“浏阳市现有的5家残疾人服务中心全部由社会爱心人士建设。”浏阳市残联教就部部长陈淑梅介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工疗项目的大力推进,实现了残疾人愿意到服务中心来,来了更是留得住。“如仁爱家园建在城区,引进的PVC盒粘贴制作,手脚快的残疾人每月能挣到1000多元。”陈淑梅坦言,浏阳市现有的5家残疾人托养日间照料机构通过创新残疾人托养救助服务手段和模式,依托地方产业引入效益好、易操作、安全性强的工疗项目,为186名托养残疾人带来实惠,促进了托养机构市场化运作,突破公益性残疾人托养机构运行资金瓶颈,确保了浏阳市残疾人托养机构持续发展。(宋攀)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宋攀
编辑:唐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