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6年6月,长沙跻身第一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这是长沙又一个肩负国家战略的文化实践品牌。两年来,长沙发力供给侧、激活需求端,努力创造文化消费的“长沙模式”。即日起,长沙晚报聚焦长沙文化消费品牌,探究长沙文化口碑形成的独特路径。
长沙晚报记者 胡兆红
自从去年梅溪湖大剧院正式开放以来,市民王欢就成了它的忠实粉丝。梅溪湖大剧院引进的剧目几乎每场都设置有低价票,“打开艺术之门”演出系列最低票价20元、最高不超过100元。“带着孩子花不多的钱就可看到高品质演出,很满足。”王欢说。
“高贵不贵,文化惠民”不是一句口号。近年来,长沙筑牢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底线,打造覆盖城乡、高效便捷、内容丰富、方式创新的公共文化消费网络,高雅文化正在以一种更加亲民的姿态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
完善文化设施网络,催生群众文艺繁荣
公共文化是文化消费的托底工程,长沙作为全国6个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示范地区之一,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走进长沙县泉塘公共文化中心,很多人都会赞叹,6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健全的文化设施,不仅开了我省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先河,在全国也少见。
“这几年来,长沙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是跨越性的。”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杨长江表示,通过抓标志、树品质,抓基层、强基础,抓载体、建实体,成效明显,目前,长沙拥有市本级的一流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群众艺术馆。同时,完善四级文化设施网络,在全国率先提前5年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全面完成168个乡镇文化站的示范建设,建成示范性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700余个,是全省唯一文化小康100%达标的城市。
目前,长沙实现了“读有书屋、唱有设备、演有舞台、看有影厅、跳有广场、讲有故事、创有指导、学有辅导、联有网络、办有经费”的“十有”目标。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催生了群众文艺的繁荣,1900余支群众文艺团队遍布城乡,不管晨昏寒暑,总能在江边、广场、社区、剧院等地看到他们的身影,或翩翩起舞,或引吭高歌,或吹拉弹奏。可以说,群众已经成为享受文化的主人,成为创造文化的主体、演绎文化的主角。
政府购买服务,高雅文化亲民
近年来,长沙井喷般涌现的文化地标,不断刷新刷亮城市“颜值”。
占地196亩、总投资17亿元的滨江文化园“三馆一厅”(博物馆、图书馆、规划展示馆、音乐厅)于2015年底建成开放,如今已成为响当当的“省会地标、城市客厅、文化圣殿、百姓乐园”。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李自健美术馆、谢子龙影像艺术中心、炭河古城等如璀璨明珠,点亮一方。
最初建这些大型文化场馆时,很多人还担心会不会有面子没里子,出现门可罗雀的尴尬景象。现在,不仅免费对外开放的公共文化场馆常常爆满,收费的文化场馆也人流如织。
2017年,英国伦敦西区原版音乐剧《保镖》首次踏足湖南,在梅溪湖大剧院连演8场,票房与口碑之火爆造就了湖南演出市场的“现象级”事件。梅溪湖大剧院总经理贺文介绍:“我们没有完全按照成本去制定票价,最高票价虽然为880元,但只有60张。我们还卖了3000张60元的学生票,这是收不回成本的。”
为什么收不回成本的演出也乐于做?原因就在于政府每年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向梅溪湖大剧院提供补贴,使其有了低票价运营的底气。
在人们的印象中,去音乐厅属于“贵族消费”。但因为亲民的票价,长沙市民去音乐厅看演出已成为稀松平常的休闲。“长沙音乐厅每年得到政府补助,要求全年平均票价不高于240元/场。”长沙音乐厅总经理占苗介绍。
个性化供给,满足不同文化消费需求
长沙市属三大剧团每年送戏700余场,不少群众发现,以往的“你送我看”已悄悄变脸,变成了群众自主选戏、评戏。去年6月24日,“你来选·我来演”文化惠民活动新一轮的“点单选戏”在长沙县开慧镇白沙村举行,当地村民以莲蓬作为选票评出自己爱看的演出节目。
满足群众个性化文化消费需求,是长沙升级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市财政设立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专项资金2000万元,出台鼓励民办博物馆、实体书店、艺术团体发展的扶持政策,扶持民营博物馆20多家;组建“长沙人艺话剧社”“长沙人艺歌舞团”等10家民办公助的文艺团体;推动市场反哺文化,开展“十万群众进歌厅”“群文节目进歌厅”等活动,实现长沙图书交易会与“三湘读书月”活动有机结合。丰富多彩的文化有效供给,让市民有了更多的文化消费选择。
低票价、零门槛的文化惠民政策不仅让百姓获得了真正的实惠,还培育了一批观众群体,有效地促进了文化消费。据统计,2017年,长沙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4645元,同比增长8.9%,其中,教育文化娱乐人均消费6378元,同比增长11.1%。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胡兆红
编辑:吕周阳